《創業36條軍規》32-36資本

資本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風險投資只是一個投入產出的商業模式而已。融資時不要糾結於估值,迅速拿到錢最重要。公司做起來,自己的股份稀釋多點少點只是很小的差別,融不到資公司做不起來一切都是零。

上市是且只是企業的成人禮,既不是創業的結束也不是創業的目標,只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一個里程碑而已,不要爲了上市而上市,也不要該上市不上市。

軍規32 資本只是你的一段情

對創業者而言,資本既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投資與融資只是生意而已。洞察了這一點,你就會接受投資人從來錦上添花很少雪中送炭的現實,你就會明白投資人幫你是情分,幫不到你是本分,幫得到你是福分。

凡事有利必有弊,這是客觀規律。企業遇到困難時特別想找錢,企業要快速發展必須要引入投資人,尤其是在目前這個資本的時代,風險投資幾乎進入了每一個有價值的公司,你的對手融資了你沒有融資就等於你拿着大刀長矛和人家的飛機大炮對抗,你獲勝的可能性近乎於零。但是資本進入公司必然是以出讓你自己的利益和權力爲代價的,這一點融資之前就要想明白。

資本進入企業的唯一目的就是獲利退出

風險投資本質上是一家公司,其經營行爲包括融資、投資、管理、退出4個階段。

投資後的管理也是基金公司的主要工作之一,主要通過參與被投資企業董事會、在被投資企業業績達不到預期目標時更換管理團隊成員等手段,對被投企業進行管理,通過幫助被投資企業完善商業計劃、公司治理結構以及幫助被投資企業獲得後續融資等手段,幫助被投企業發展。

風險投資進入被投企業的目的是爲了退出,而且目標會設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獲利退出,其退出途徑包括被投企業上市、股權轉讓和破產清算三種方式。

資本的本性是貪婪的,創業者和資本打交道時必須清楚這一點。投資人下意識的動作是把利益算計到極致。雖然大家在一條船上,但如果船要沉了,他們是不會和你一起沉下去的,而且他們會在船沉之前把你兜裏的最後一枚銅板裝到自己兜裏。

不要指望投資人能幫你錢以外的事情,不要指望投資人能幫你解決業務上的問題。

很多基金在搶項目的時候,會告訴你可以提供給你很多的增值服務、很多的資源。你聽着就行了,不要太當真。對於財務投資人許諾的錢以外的幫助,可以期待但不要期望。即便是戰略類的投資人,投資之後能否形成業務上的合作,還要看雙方業務部門的意見。介紹關係一定能夠做到,能否解決實質問題還要看是否符合市場規律以及緣分,即便都是他們投資的企業,你們之間能否展開合作,合作到何種深度,本質上還是看雙方能否共贏。能共贏的合作沒有關係也會開展,不能共贏的合作有了關係也沒用。

很多創業者希望在融資的時候融到的不僅僅是錢還有資源,其實融資首先是融錢,在你沒有錢的時候,誰的錢價值都一樣。在你有得選時,你可以比較錢的背景、資源、基金管理者的風格和性格等各個因素,但爲這些選擇浪費太多的時間或者爲後來的基金毀約已籤的意向之類的就沒有必要了。本質上,各種錢對公司的要求都是一樣的,能帶給公司的額外價值也差不多。

融資時心態要平和

和風險投資打交道是創業者的必修課,創業者在融資時既不要自視過高,也不要自卑,首先要克服融資時自己的“弱勢心理”。

中國人有個心理,總覺得找投資是找人借錢或者要錢,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其實不是,你找對方融資是給對方賺錢機會。對方作爲基金,其使命就是把錢投出去並獲得回報,你是對方的客戶,客戶就是“上帝”。

但有很多基金的工作人員,會因爲潛意識之中自己是“給錢”的一方總是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自我感覺很好,他們沒有意識到在投資和融資過程中,創業者是最偉大的,沒有創業者的創業,就沒有風險投資的獲利機會。可以肯定,這種淺薄的投資人是走不遠的

不要被“戰略投資”戰略控制

所謂戰略投資是指一個企業投資另外一個對自己的業務有協同作用的企業,最常見的是所謂的平臺型企業沿着自己的產業鏈所做的投資。對於被投及企業而言,他們認爲獲得平臺型企業的投資可以讓自己進入對方的平臺,獲得流量和用戶從而促進自己的發展。

但有的巨頭開始用戰略投資作爲競爭武器,通過所謂的戰略投資來控制被投公司,試圖讓被投公司按照他們規劃的方式來發展,一旦發現你的發展會影響到他們主業的利益,就會在董事會甚至股東會上層層設立障礙,阻礙你的發展。

資本是把雙刃劍,什麼時候該融資,該接受誰的投資都是一門學問,當人家把投資當作是主業的競爭手段時,這種錢還是不要爲好。

不要被Term Sheet忽悠

“Term Sheet”即投資條款清單,或者稱爲投資意向,是投資公司與創業企業就未來的投資交易所達成的原則性約定

通常Term Sheet是投資方假設自己所瞭解到的被投企業的狀況都是真實情況下的一種投資意向,雖然Term Sheet對雙方都是非約束性的,但一般而言簽署還是非常嚴肅的一件事情,如果隨後展開的DD(盡職調查)若未發現重大偏差,投資方即應該確定投資。

但也有一些不良基金商會把Term Sheet當作一個搶項目的工具,甚至壓價格的工具來使用,他們先與融資企業簽下Term Sheet,以鎖定企業不得與別的投資公司談投資事宜,但自己也遲遲不確認投資,最後甚至不了了之。這是非常不道德的,融資時需小心這類不良基金,不要被他們忽悠了。據統計,只有大約有1/4至1/3簽了Term Sheet的項目最後成功達成了投資協議。

如果你同時與一家以上的投資公司談判投資條款,“背靠背”是必要的,千萬不要講出另外一家投資商的名字和他們開出的投資條件,要不然你得到的將不是兩份互相競爭的Term Sheet,而是一份聯合投資的Term Sheet,基金肯定會互相打電話聯繫的。當你想拿別家投資公司的報價來壓價時,當心他們會聯合起來跟你講價。

很多基金在出具Term Sheet時會下意識地列出很多很多對他們有利的條款,俗稱的“漫天要價”,如果創業者不懂,往往以爲是行業慣例就稀裏糊塗地接受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沒有什麼所謂的行業慣例,如果基金非常想投你,這些條款都可以沒有。

簽署Term Sheet之前最好請融資顧問或律師先把它看一遍,不用迫於壓力或爲了表示合作態度而急急忙忙地簽署。

另外,基金內部是有一套非常嚴謹的決策程序的,和你談的非合夥人級別的人員一般都沒有表決權,所以不要被他們顯示出的“巨大興趣”所迷惑,那是他們吸引你的營銷手段,和基金決定投資之間沒有任何必然聯繫。

不要“賣”了公司

對於天使投資人而言,除了投錢之外,還應該是一個聯合創業者,用你的經驗去充當創業者的教練,最好是用自己的“大資源”來幫助“小創業者”,而不是“大魚喫小魚”傾軋創業者。尤其是那些已經功成名就的天使投資人,你可以用自己的成就、威望和財富招徠優秀的創業者,並且應該懷着一種做慈善回報社會的心態來做天使投資,至少不應該以此來擠壓創業者的利益空間。畢竟在創業企業裏,創業者和團隊永遠應該是企業的核心力量。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天使投資人自己規劃了全新的創業、投入了全部的資金,並尋找了一個操盤手類的創業者,這時候投資人佔較大股份是合理的。

反過來,作爲創業者,也不要爲了獲得融資,什麼條件都答應,除非你想好了,否則即便你爲了着急要錢答應了,企業做起來之後你的心理也會極度不平衡,與其未來後悔,還不如不要這樣的投資人。

軍規33 能融資時要儘快融資

現代企業的競爭是全面競爭,資本和實業已經高度融合,實業只有藉助資本的力量才能在競爭中勝出,創業就必須融資,不要讓自己輸在創業的起跑線上,創始人必須學會和資本打交道。誰更瞭解資本,誰能用好資本,誰就能讓自己的企業佔據先機。

首先,你需要錢。經濟學的觀點是資源永遠是稀缺的,一個企業如果認爲自己不需要錢、資源已經足夠,那隻能說明管理者有很大侷限性,並沒有規劃出最佳的戰略。

其次,資本的進入會強制性地幫助你梳理你的商業模式,讓企業的管理進入規範化,會大大地提升企業管理能力和經營能力。

再次,你的競爭對手會融資。一旦競爭對手融到資,突破自身滾動發展的框框開始大踏步在市場上前進,你就會很被動。

最後,併購是一種重要的發展方式,如果有錢就可以通過投資做佈局,通過併購跨越式發展,一切都自己從零做起是最笨的做法。

如果要融資,一定要在企業不需要錢的時候去融資。我的老師厲以寧教授在講到國企改制時曾經用過一個詞“靚女先嫁”,企業一定要在最好的時候來融資和擴大發展,等到你走下坡路時想融資也沒有人感興趣了。

爭取和最強的資本結合

首先,融資的過程能夠讓你的企業強大起來。有人說過,見每一個投資人不要看結果,要將投資人看成磨刀石。見30個投資人哪怕30個投資人一個也沒給你投錢,通過他們的挑戰,你能把自己的模式想得更清楚,能把自己的商業模式打磨得更清楚也是很大的收穫。

其次,投資人確實可以帶來一些資源。這些資源包括,你可以獲得一個經驗比較豐富、閱歷比較廣的董事,投資人投資的其他企業是你天然的合作伙伴。投資人的品牌給你企業做了背書等等。

最後,融資其實是一個結盟過程。一些戰略性的投資人選擇成爲你的股東,其實是在和你結盟,反之亦然。在現在這個高度競爭的時代,結盟至關重要。

與創業公司相關的投資基金分爲幾種,規模不同,投資方向也不同。最早期的是天使投資人,其後是風險投資,然後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及各種保險基金、對沖基金等類型的基金。與創業者關係最緊密的是天使投資人和風險投資

天使投資人是指提供創業資金以換取可轉換債券或所有權權益的富裕的個人投資者,原則上天使投資人是個人,但現在也有以基金形式運作的天使投資。成功的企業家從事天使投資是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把自己的財富中的一部分拿出來,投資給那些有創業夢想的人,以及那些有意義的創業想法

風險投資也稱創業投資,其投資對象多爲處於創業期的中小型企業,而且多爲高新技術企業;投資期限至少3~5年以上,投資方式一般爲股權投資,通常佔被投資企業30%左右的股權,而不要求控股權,也不需要任何擔保或抵押;風險投資人一般積極參與被投資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增值服務;投資目的是追求超額回報,當被投資企業增值後,風險投資人會通過上市、收購兼併或其他股權轉讓方式撤出資本,實現增值。

創業者要清楚風險投資的本質,風險投資基金是由基金管理公司來管理的。不管是風險投資還是私募股權投資,本質上都是一家以錢來掙錢的公司而已,而且這家公司非常短視,其壽命事先已經被設定爲7年。

風險投資如何選項目

第一是看人,我認爲首先人要對,即人要有領軍人物的氣質和素質,要志存高遠、心力強大、胸懷寬廣,還要有戰略水平和學習能力。

他們能夠把事情做起來,即便是從一個最不起眼的起點開始做,他們也能最終做成大事。古往今來,成功者都是那些給點兒陽光就燦爛的人,都是那些能抓住一個點做成一個面的人,失敗者都是那些挑三揀四推三阻四的人,都是那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人。

第二是看需求,要看創業者做的事抓沒抓到需求,要看創業者重視不重視需求。需求是一切創業的起點也是根本點,沒有需求的產品是不可能生存更別談發展的。但是,對創業者而言,初識沒有抓住需求很普遍,這不可怕,如果是一個能力強的創業者總是可以找回到需求的路上的。

第三是看商業模式,所謂商業模式就是賺錢的模式,你有沒有做出一款有人願意買的產品,你有沒有找到一種方法把產品源源不斷地賣出去?就這麼簡單,產品是什麼,怎麼收費,怎麼賣,就是商業模式的核心。

第四是看前景,看這個創業方向市場有多大,競爭門檻有多高,畢竟我們想要投資的是能夠長成參天大樹的樹。

所有做投資的人都希望事和人都OK,但這種情況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堅持認爲人是最關鍵的,人對了事才能對,人不對事也做不對。

雷軍在《評估創業項目的十大標準》中給出了評估團隊的6條標準,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供大家體會:(1)能洞察用戶需求,對市場極其敏感。(2)志存高遠並腳踏實地。(3)最好是兩三個優勢互補的人一起創業。(4)一定要有技術過硬並能帶隊伍的技術帶頭人(互聯網項目)。(5)具備低成本情況下的快速擴張能力。(6)履歷漂亮的人優先,比如有創業成功經驗的人會加分。最難的是(1)和(5)。雷軍認爲如果創業團隊達到上述6條標準,只要有夢想,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成功。但同時創業團隊必須找到合適的創業方向,纔會真正成功。如何判斷項目是否值得做呢?雷軍總結了4條標準來選擇項目:(1)做最肥的市場,選擇自己能做的最大的市場。(2)選擇正確的時間點。(3)專注、專注再專注。(4)業務在小規模下被驗證,有機會在某個垂直市場做到數一數二的位置。一句話來表達就是:在對的時間做一件對的事,並且要做到數一數二。

軍規34 融資時要敢於喫虧

不要相信那些融資神話,實際上只有很小比例的創業者能夠融到資金。創業初期應該專注於業務,與其把時間浪費在見投資人身上,不如先竭盡全力推動業務走得儘可能遠些,你自己不發揮出全力資本不會出手參與。融資時要敢於喫虧,儘快拿到錢去幹活是最重要的。

企業融不到資是常態,如果我們統計一下每年發佈的融資案例,或者簡單地把所有基金募集的金額和他們平均的投資金額相除,我們會得出一個結論,其實只有不到1%的企業能夠獲得融資,創業者必須做好在融不到資的情況下的創業,靠自己能夠動員到的有限資金,一步一步向前走。

很多創始人總認爲企業發展不起來是因爲沒有錢,其實不是,很多時候初創企業發展不起來不是因爲錢,而是因爲沒有方向沒有人。

我不贊成創業初始就去融資,創業初期,最需要的是想清楚做什麼,把樣品做出來。這一部分的錢,是你自己可以解決,也必須自己解決的。

很多時候融不到資的原因是你還沒有走到可以融資的那一步,每類資本都有其投資的階段,是投資於創意的還是投資做出產品階段的?是投資用於打樣的還是投資用於複製的?投資人未必是你的業務的專家,但一定是看項目的專家。他們每天要看很多項目,他們有很專業的分析模型,有非常清晰的標準來衡量項目,他們未必知道什麼公司能做成,但是他們知道什麼樣的公司做不成。所以當你的商業模式不清晰或者有硬傷時,當你還沒有把你自己應該使出的全力使出來時,他們是不會出手投資的。

創期公司要儘可能把精力放到業務上,在逼不得已或需要大量起步資金時再去找投資。

融資最大的目標應該是融資成功,以及儘早融資成功,前一兩輪的估值真的不重要,尤其是第一輪融資,只要估值不是太離譜了,有人願意投資趕緊接住。要知道,企業是否被投資是有本質區別的,融到資的企業說明已經被第三方認可。

融資有竅門嗎?有,融資唯一的竅門就是要敢於喫虧,敢於賤賣,甚至敢於答應投資人那些“無恥”的回購、保底等條款。

創業者要把融資當作和戰略合作伙伴的一次業務合作來看,自己喫點虧,讓合作伙伴的所得超出預期,合作自然容易達成,合作自然愉快。價格低點兒、融資的規模小點兒、時間早點兒

軍規35 不要讓投資人替你決策

引入投資人後企業發生了很多變化,從目標到治理結構以及決策權,但創業者必須清楚,你和投資人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創業者應該是公司的主人,永遠不要放棄你對公司所負有的責任,永遠不要讓投資人替你決策。

創業者是把企業當孩子養,投資人是把企業當豬養。

從企業接受風險投資那天起,就意味着創業者接受了一個遊戲規則,這個企業不再屬於你個人,你需要和投資人分享股份和權力,作爲企業家,要有一種心態——這個企業屬於你,又不屬於你,至少你得按照新的遊戲規則來玩,爲了繼續掌握公司的命運,你需要多做一個功課:管理好你的投資人。

風險投資和創業企業的關係,絕對不是夫妻關係,而更像是保姆與主人的關係,如果一定用男女來比喻,風險投資更像是你家的保姆,幫你照顧一段時間孩子,最終會離開。她不是雷鋒,不會免費幫你,保姆幫你照顧孩子是爲了獲得工資回報,如果你付不出工資或者有人給更高的工資她就另謀高就了,如果你能付得起,孩子大了保姆也會離開。資本投資給你就是爲了未來退出的,退出的時候他希望獲得足夠的回報,這一點創業者必須清楚。

創始人必須學會管理你的投資人,因爲他握有權力,很多事情你必須獲得他的支持。

所謂管理你的投資人,就是讓投資人同意你的思路、支持你的計劃。

第一,永遠不要讓投資人surprise。即要隨時採取各種方式與上級溝通,讓投資人知曉你的想法、你的動態、你的進展,讓投資人對你的事情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需要他做表態的時候他不會一頭霧水。

第二,要建立信任。核心是說到做到,如果投資人認爲你是一個說到做到之人,支持你就是順理成章的,如果投資人認爲你“不靠譜”,他就很難同意你的計劃。

第三,要建立感情。人都是感情動物,和投資人要像朋友一樣相處,建立起一定的私交,工作上配合起來會更順暢。

第四,要講究方式方法,在什麼時間,用什麼方式提出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貿然開大會,大會之前必須和關鍵投資人開小會,達成一致後再爭取其他人支持。

融資條件中價格並非最關鍵因素,核心的是那些關鍵條款。每一條都足以決定公司的生死存亡,一定要談好投資條件。條件不合適的,寧願不要錢,否則會爲公司未來的發展埋下巨大的隱患。

實際上所有的投資條款都是可以改變的,關鍵看公司的價值,所謂“弱國無外交”,好公司、不需要融資的公司談判最主動,等着融資救命的公司沒有資格談條件。

不要在那些小概率事件條款上浪費時間,例如回購,例如優先清算等。這些條款發生時意味着公司已經做敗了,這類條款不妨大方一些,作爲爲大概率事件討價還價的籌碼。對於大概率事件條款要寸土不讓,例如董事會的權力、獨立投資權限、追加投資權限等,投資人會要求各種一票否決權等特殊權力,但創業者必須對這類條款據理力爭,堅決守護底線,例如:

1. 投資人的一票否決權

哪些事情他們有一票否決權?各個投資人之間一票否決權如何行使?這些都是可以爭取的,一票否決權使用事項的範圍越小越好,如何最大限度地讓多數來制約少數,如何儘可能地給創始人留下決策空間,都要花心思去設計結構和法律條款。

2. 回購條款

投資人會要求如果沒有在幾年以內上市,他們可以要求你回購他們手裏的公司股份。這類的條款,只要是公司回購就可以答應,但是原則上不能答應創始人回購。因爲創始人回購是無限責任,公司回購是有限責任,真正到回購的時候要麼是投資人不願意你回購要麼是公司沒有能力回購。

3. 上市時間表

投資人進入公司後,一般都會要求制定一個上市時間表。這也不怪他們,因爲基金的最長存續期只有7年,投資人必須在7年之內完成對你的投資以及退出。他們的時間很緊,所以就會緊逼你加快速度。但是對於創業公司而言,何時上市不是完全由你決定的,如果承諾明確的時間表對公司是一個巨大的壓力,建議的做法是,可以同意該條款,儘量把時間放長,同時規定一旦公司進入下一輪融資,就按照與下一輪投資人的約定辦。

任何時候創業者都必須自己做主

不要按照投資人的要求來做公司,創業者都有夢想,要按照夢想去做公司。

融資時必須放棄一些權力,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創業者還是應該儘可能地去尋求對公司更大的控制,例如保持董事會的多數(畢竟一票否決權是核武器,投資人用起來會很慎重),以及注重培養和投資人的感情,建立自己說到做到的信譽,建立起投資人對你的理解和信任等。

上市時,可以設計一些特別的計劃保護創業者對公司的控制權。

最好不要對賭,對賭會讓管理層動作變形,會去做很多正常經營內不會做的動作,這些動作帶給企業的危害會遠遠大於對賭條款帶給投資人的保障。事實上,當投資人對賭贏了的時候,投資已經失敗了。當然,如果創業者對賭失敗,對企業對自己對投資人其實也是三輸的結果。

軍規36 上市是企業的成人禮

企業的目標應該是可持續成長,不要把上市當作企業目標,上市只是企業的成人禮和新的起點而已。到了該上市的時候一定要上市,不到上市的時候不要爲了上市而上市。

成熟的企業上市能夠極大地促進企業的發展,一個企業能走多遠,取決於三個因素:治理結構、管理水平和抗風險能力。企業上市成爲公衆企業,可以大大提升治理結構及管理水平的規範性以及大幅度提升抗風險能力,加速企業的發展。

上市會帶給企業鉅額資金,並且大大提升企業的品牌知名度,使得企業的資本實力倍增,能大大提升企業整合資源的能力,從而幫助企業更好地抵禦風險以及擴大再生產。

上市是企業的成人禮,不要心疼股權被稀釋,不要覺得監管是束縛,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要上市

市本質上只是企業的一種融資手段而已

上市路上,時機非常重要,能早一天上就不要晚一天上,誰知道明天市場會怎樣?一旦有窗口就要果斷上,不要斤斤計較發行價格之類的問題,掛上去是第一位的,以後有大把時間讓企業的價值獲得承認,而上市窗口稍縱即逝,一旦錯過,也許就是永遠地錯過。

企業上市是對創業者新的考驗的開始,募集資金到手的同時,如何滿足股民對公司業績的更高期望?如何達到監管機構對公司經營和管理的要求?如何用好募集資金?如何剋制有錢了之後的投資衝動?這些都是對經營層新的持續的考試,考砸了一樣會“死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