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齊:求仁得仁,又何怨!

《論語》中記載了一段對話,冉有問自貢:咱們的老師會幫助衛國嗎?

子貢說:我去問問。子貢進去孔子的房間問:伯夷、叔齊是什麼人?

孔子對說:古時候的賢人。

子貢又問:您說他倆會抱怨嗎?

孔子說:求仁義而得仁義,爲什麼要抱怨呢?

子貢走出孔子的房間和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國的。

上面這段對話中的伯夷、叔齊備受孔子的推崇,因此他倆的行爲成了後世的典範,也就是所謂的“仁義之舉”。

伯夷、叔齊本是孤竹國的王子,從小便穿錦衣、喫佳餚、住宮殿,過着非常優越的生活,但是兄弟倆都對權力沒任何慾望。

因此,當父王年事已高,要在兄弟二人中選一人當繼承人的時候,二人居然都互相避讓。

依照禮法,有資格繼承王位的人是長子,因此父王就選定了伯夷爲繼承人,沒想當父王百年之後,伯夷卻逃跑了。

於是,文武百官只好立叔齊爲君。

叔齊也不願意,堅決不肯,最後拗不過大臣們的意願,只好踏上哥哥的後塵,也離家不歸。

文武百官只好找國王的其他兒子繼承王位。

叔齊逃跑後,和哥哥伯夷生活在一起,兄弟二人商量,聽說西伯侯姬昌對待老人非常的友善,咱們去投奔姬昌吧,於是他們上路了。

不幸的是,姬昌剛好逝世了,繼位的是他的二兒子武王姬發。

當時,商朝的君主,暴虐無道,耳不聞政事,目不視百官,更不問民間疾苦,不顧百姓死活,因此,惹得天怒人怨,百姓羣居議論,諸侯起兵討伐。

百姓議論可以不管,但諸侯討伐卻不能不顧。

各路諸侯形成聯盟,選舉武王姬發爲盟主,武王姬發把父親的靈位擺在兵車上,然後統領大軍討伐商紂王。

就在去討伐的路上,遇見了兩位老人,老人勸武王:父親逝世,不及時安葬,算得上是孝嗎?以臣子的身份去討伐自己的君王,算得上是仁嗎?

武王身邊的侍衛,手握住刀柄,想把兩位老人殺死,姜太公站出來了,感慨道:這兩人是仁義之士啊。

於是,讓二位老人走了。

勸武王姬發的兩位老人就是剛剛從孤竹國逃出來的王子,伯夷、叔齊。

沒過多久,武王姬發討伐商紂王凱旋,隨即登天子位,立國號爲周。

天下人都知道周朝的天子是一位仁義之君,因此都認可週王朝的統治,唯有伯夷叔齊不願接受周朝的統治,並且說:寧願死也不喫周朝的糧食。

然後,兄弟二人就雙雙跑到了首陽山,做了隱士,以泉水解渴,用野菜充飢。

到了冬天,山上無遮蔽物異常寒冷,而且容易結冰,到冬天最冷的時候,山幾乎和凍住了一樣,像鐵一般堅硬,連野菜也挖不出來了,一連好幾天都沒喫飯,二位老人感覺時日無多了,因此做歌譏諷周天子: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沒過多久,兩位老人就餓死在了首陽山。

二位老人的事蹟之所以被孔子推崇備至,就是因爲他們明明可以登高位、繼大統、總百官,爲他們的國家定法度,爲他們的百姓開新風,然後他們卻只想做一個安分守己的老百姓,最後卻因守護周朝的道義而餓死在了首陽山。

這種行爲,守護了尊嚴、抗拒了暴力、推崇了仁義,爲後世奠定了做人的準則,讓神州大地的士、農、工、商,都明白做人的道理和意義。

這就是二位老人的氣節,也是孔子推崇備至的原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