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日記 |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的時候立志求學,到了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的時候對人對事不再有什麼疑慮,五十歲自覺知道了自然天理運作的道理,六十歲聽到就是心到,沒啥聽來感覺違逆的東西了,到了七十歲,做什麼事都自有法度、自在中正,不需要有所顧忌而能不偏不倚。

《論語》中的這一章流傳甚廣,“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說法也屢見不鮮,此章便是出處。於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節點的歸納總結,也被許多人當成了關鍵的“人生節點”。比如我,如今二十六歲,對“三十歲”便頗爲看重,很想知道自己三十歲能不能稱得上“立”、能“立”成什麼樣子。某些時候,也會覺得這是對當下的逃避,因爲此時不敢稱“立”,只好借聖人之言,給自己的將來做個記號。

儒家一般會稱孔子“生而知之”,這也是他能夠作爲“聖人”被人們尊崇的關鍵處,程子對此章的註解便點明:孔子“生而知之”,但他也用“學”在說自己一生的歷程,用意是鼓勵學者精進,可以生而不知,但不能不學。

“生而知之”這一點估計很難得到普通人的經驗支撐或者生物學發展規律的支持,我也一樣很難想象孔夫子如何生而知之。但“學”這一點,既然程子也認爲夫子的用意是勉勵世人,那咱便遵從聖人之意好了。

《學而》篇中已經提到過,儒家的“學”並非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而在於效仿賢者做人做事的道理。孔子十五歲立志要效仿先賢,此後於此一生精進。三十歲得以自立,得以在精神上自認爲“長大成人”。關於這一點,我常會感覺現代人都太着急長大,着急“把頭髮梳成大人模樣”,偏偏弄巧成拙。我估摸着,捫心自問的話,二十幾歲能說自己已然“自立”天地之間的人恐怕不在多數。我們在着急長大的過程中,大概沒明白什麼才叫“長大”,於是到後來,既長大了,又沒有長大。

過於自我的感慨便止步於此,還是強調下聖人所願吧。

聖人所願,無外乎叮囑學子立志進學,所學之事,德行爲先,學文在後。德行之中,又以孝悌在先,繼而“泛愛衆,而親仁”,由己及人。禮義仁智信、溫良恭儉讓、忠恥孝廉勇。內心完善的品格在效仿賢人的過程中不斷建立健全,三十歲,能成氣候,故能自立。四十歲,世事洞明,無有疑惑。五十歲,人事之外,能曉天命。六十歲,天下之大,無不尋常。七十歲,自在如我,從心所欲,無有犯禁。

年歲增長能帶來經驗增長,但個體的經驗總是有限,甚至個體會被自己的經驗所限制住。因而只有常葆求學之心,求知若渴,不斷從他人經驗中吸取好的養分來促進自身成長,或許才真正能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