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记忆

当下雨的清晨遇上周末,寄居的生活是真的令人不好过。

女儿有周末睡到自然醒的习惯,而我却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不爱赖床。

寄居在女儿家,每周末我都会如往日一样早起出门,与往日不同的是不用操心做早餐,周末不用八点前赶回家,周末的早晨我都会在外面随意游荡到十点以后再回家,大多时候我是喜欢这种自由游荡的感觉的,即使外面天热的发狂,我还是喜欢在外自由自在,我行我素的感觉。而这种随意,却在周末雨天的清晨一度被打破,晨起时,外面雨好大,只好搁置每天早起的晨练,窝在床上刷手机。

无意间刷到那年在苏州陪女儿时的一些文字,忽然就百感交集起来:

刚才去买菜的时候,刚进超市门,就传来熟悉的乡音,起先以为是自己太想家,出现了幻觉,怎么可能呢?这么大的城市,这么小的小区超市,怎么可能就碰到同乡人了呢?但乡音却是越来越大,穿过嘈杂的超市人群,从最后面的超市蔬菜区清晰的传到我的耳朵里,不由得又惊又喜,正好自己来超市的主要任务也是买菜,所以便直接穿过收银台,百货区,水果区,……直奔蔬菜区而来。

一路走,一路听到乡音女子大声嚷着什么,似乎很气愤的样子,貌似她的大嗓门也吸引过去好多买菜的大妈们围观。现场很混乱,我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如果是平常我想肯定会退出蔬菜区,或者直接退出超市的,可这会也许是太想家,异地他乡听到乡音总是令人惊喜的事,不由得加快步子,直达她跟前停下来。

叫嚷的乡音女子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姐,惹得她如此生气的是半筐菠菜,和一个六十岁左右的大妈,大妈似乎是超市分装菜的工作人员,而乡音的大姐是嫌她没有把新鲜的菠菜摆出来让她挑选,正在粗声大嗓的用家乡话张扬她上帝的权利,而大妈工作员却不断的用轻声细语的吴侬软语向她解释,超市有规定菜没有卖完,是不能新上菜的,否则她是要被罚款的。
有趣的是,乡音的大姐说着家乡话,工作大妈说着苏州话,尽管如此我想她们是互相明白对方意思的,但之所以大家都在继续据理力争,都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一点利益,或者说维护各自的尊严,或最后的底线也未可知。
这样的辩解显然一发不可收拾,冲突似乎越来越升级,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超市的负责人却迟迟没有出现,看工作大妈瘦瘦的样子,声音弱弱的,这么大年龄了,还干着分菜,上菜这么辛苦的活,我不由得多了几分同情,不由走过去对乡音大姐用同样的乡音说:“大姐,你要不先看看别的菜,说不一定等你买了别的菜过来,旧菠菜正好也卖完了,新鲜的菠菜自然就上了。”
乡音大姐听出我是同乡人,早已忘了菠菜的事,立即笑着向我走近几步说:“啊呀,在这都能碰到老乡啊,太好了!”然后就热情的说起她来此的目地……看儿子儿媳。并滔滔不绝的说了儿子媳妇在此地干什么,住在那栋楼之类的,言语间溢满了满满的骄傲和自豪感。接着她也又急急的问我来这干什么?住那幢楼之类的私人问题。我简单的只说:“探亲”,再就没有多说话,此时围观的人也散开了,只有那个工作大妈,对着我不断的说着感谢的话,并说:我以为你是本地人呢,你长的像这边女子之类的话。我笑笑再未做回答,转头超前走去。
而那个乡音大姐又几步急急的追过来,大声说:“你还没告诉我,你住几幢,我去找你去。”正在我搪塞不想回答时,有个学生过来和我打招呼:“杨老师好!”然后,乡音大姐,又貌似吃惊的说:“你是老师啊!你过来多少年了。”我笑笑继续超前走,她又追着喊:“你是老师,你还骗我说探亲的……”
听着她在后面不断的叫嚷,我再也没有回头,像一个见不得人的女子一般,匆匆的走出了超市。

这篇文字写于2017年,那时候女儿一个人在苏州实习,我趁着暑假去看她,每天待家里无聊,我曾在小区的一个暑假班里干了二十天托辅老师,深得老板的喜欢,执意挽留我,开学后做任课老师。而我考虑得女儿要继续深造,父母需要我在身边照顾,先生不愿意让我出来等一系列现在看来无关紧要的理由,最终选择回了家乡。

今年先生病了,我扔下工作陪他来此地看病。每天待在家,没有收益,没有事做,心里的焦虑是难免的,经常想,如果那年留在苏州工作生活,如今又会是怎么样的状态呢?

年轻时,我是个过份在乎别人感受的人,而今遇到困境了,忽然越来越后悔曾经不上进的自己,也许所谓的在乎别人的看法,其实都是不自信的借口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