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兒子爲什麼要討好長孫皇后的外甥女?

紀王李慎,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生母韋貴妃;王婉,長孫皇后的外甥女。

從表面上看,這兩人關係並不算多緊密,但開耀元年王婉病逝後,她的墓誌卻是由紀王李慎親自撰寫的,這是爲什麼呢?

究其原因,應當有二:

1、李慎和王婉是親家;

2、李慎想要討好唐高宗李治。

先看親家關係。

王婉的小兒子韋績娶了李慎的女兒江陵縣主,所以兩家是毫無疑問的姻親。不僅如此,李慎爲了拉近他和王婉之間的關係,在墓誌中還特意強調了王婉是“餘之舅母,仁貸寔深”。

論輩分,王婉的丈夫韋元整可以說是李慎的堂舅,所以李慎纔會稱王婉是自己的舅母——當然,這對舅甥的關係已經隔了至少4代,親疏遠近可想而知,只是李慎一心要巴着王婉一家,所以如此賣力地拉關係也可以理解。

再看李慎是如何討好唐高宗李治的。

李慎會如此擅長討好唐高宗,可以說是家學淵源,他的生母韋貴妃、胞姐臨川公主都曾拍過唐高宗的馬屁,而且他們討好人的方式,那可真是花樣百出,只有外人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比如韋貴妃:屁顛屁顛地跟在城陽公主身後給唐高宗的保傅姬揔持送上祭品;顧不上慰問面臨喪妻之痛的兒子,一心跟在唐高宗身邊,早晚按時請安地刷存在感。

比如臨川公主:唐高宗一即位,就立馬送上自己撰寫的《孝德頌》;榮國夫人病逝,立馬寫文獻給武后以表孝心。

李慎自幼在生母和親姐的耳濡目染下,深得真傳,平時一得到什麼好東西就立馬獻給唐高宗,這會兒遇到表舅媽+親家母逝世這麼個良機,自然不可能放過了。

畢竟王婉並非空有長孫皇后外甥女的名號,看看她的丈夫韋元整,作爲謀反案的從犯不僅沒有被殺,後來還能繼續步步高昇,甚至帶飛王婉當上晉原郡君,這份恩寵連王客卿這個安分守己的太穆竇皇后的外甥女婿都沒有的。

而王婉一家不僅在唐太宗時備受優待,後來唐高宗即位了,依然頗受重視。所以其子韋綝在父親曾經謀反的情況下,仍然有資格當上唐太宗的挽郎。

這種歷經兩朝而不衰的恩寵,着實令被父親無視了一輩子的李慎渴望不已。所以李慎不僅主動將女兒嫁給了王婉的小兒子,還甘心放下親王的架子,親自給王婉撰寫墓誌。

看到這裏可能有人要奇怪了,李慎好歹也是韋貴妃的兒子,怎麼還會羨慕王婉得到的恩寵呢?因爲李慎和他的生母一樣,有的只是表面風光——韋貴妃因爲不得寵,連累兒女待遇都很差。

什麼?身爲貴妃還不得寵,這是要鬧哪樣?

首先,很多人想當然地以爲貴妃就等於寵妃,其實不然,後宮是自古以來的制度,就算沒有寵妃,皇帝也不會把四妃之位一直空着不封。歷史上身處高位卻無寵的嬪妃比比皆是,別的不說,光看唐朝諸位皇帝的貴妃,除了唐高祖的萬貴妃,唐玄宗的楊貴妃,唐代宗的獨孤貴妃外,其他皇帝的貴妃都不得寵,也找不到什麼得寵事蹟。

其次,用史書上的一段話來回答這個問題是再好不過了。

太宗謂侍臣曰:“漢代常以八月選洛陽中子女資色端麗者,載還後宮,此不可爲法。然即日宮內,甚多配役之口,使其誕乳諸王,是非所宜。據此論選補宮列,理宜依禮。”公對曰:“人多惑嬖色,乃致敗亂。周幽惑褒姒,晉獻惑驪姬,耽於寵欲,廢嫡立庶,幽王因此身死,遂喪西周;獻公身雖護沒,禍延數代。嬪御之間,所宜深慎。” (《魏鄭公諫錄》)

這段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大意就是,唐太宗對大臣們說:“漢朝經常在每年的八月擇選一些品貌出衆的良家女子入後宮充當嬪御,這種做法本不應該成爲後世效仿的對象。但是現在我的後宮中有太多賤隸出身的女子充當妃嬪,由這些人生養皇子實在不合適,所以還是按照漢時的規矩,以後擇選嬪御由宮外的良家子中擇選。”

唐太宗顯然不認爲韋氏這些女人尤其是罪籍的血統有多好,更不應當給自己生孩子。但生不生孩子,唐太宗沒法說了算,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無視——無視李慎勤奮好學的優點,無視李慎在襄州幹出的政績,別說丁點賞賜了,就連半句表揚的話也沒有

在這種長年累月的冷落與漠視下,李慎看到王婉作爲長孫皇后的外甥女就能深得唐太宗的恩寵,老公謀反也能死裏逃生,甚至繼續保持家族榮寵,能不打心眼裏羨慕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