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詞的筆記】一本筆記法,讓我過去3年有跡可循

我是從2019年5月13日開始用第一個筆記本的。準確說,我是從那天開始,什麼內容都記在一個筆記本上,用完一本換一本。直到現在。

其實我也是一個很有筆記本戀物癖的人,很喜歡收集各種本子,將不同的內容騰挪到不同本子上,比如去某個地方學習,專門有一個本子;某一門課專門一個本子;看電影的有電影的專門筆記本等等。後來,我發現,用得散,本子越多,太注重於形式,反而忘記了內容,忘了當初爲什麼而記。

那時恰好寫一篇書篇,選的就是一元筆記本法,於是寫完文章,就開始實踐這個方法。一用就是幾年,直到現在仍然繼續。原因是:

首先,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哪有那麼多規劃和內容要寫,於是什麼想記的、工作上的都記到一個本子上,每天要拿起來記,我還可以不斷溫習前面的內容。看到當時記錄的痕跡,還能幫我回想那時的場景。反而這些內容,我可以在隨之的日子中、談資中用起來。學以致用,豈不是最好的學習。


其次,我選擇不是特別厚的本子,A5的120頁左右的,這樣快則兩月,慢則三四個月,我就能用完一本。看着真正完成一本滿滿的,多有成就感。於是,就可以享受重新選一個新本子、用一個新本子的自由與喜悅,何樂不爲?

第三,那是不是用完的就丟一邊了?不是的,我會在全本用完之後,重新翻閱,將重點的內容、人物對談、刷新的重大認知部分,用熒光筆記標出,然後貼上標籤。於是,一個本子,總有那麼五條十條重點。之後哪怕細節忘了,再翻看本子邊邊,也能一掃重點,又可以重新溫習,從而提醒自己去實踐。多好呀!

第四,每個月小結的時候,羅列過往一月的要點,我就發現自己的注意力、精力去了哪裏,如何偏離了目標,也可以調整回來;如果常常都是關注某個部分,那就要考慮一下,那是不是真的讓我有心流的,不自覺都做那些事情。

最後分享幾句,我第一次記筆記時的有趣碎片。

比如

納博科夫的寫作故事

01對畫面上的空白進行填充,完成腦海中清晰的拼圖。

02作品的構思先於作品自身。像玩字謎遊戲,我隨意在空白處填寫,在卡片上寫下一些段落。

又比如

電影《綠皮書》

01他們的出身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你不一樣。

02不管做什麼,傾盡全力。

03我愛你就在認識你的那一天。

又比如

時間拉長後,電影無所謂好壞,而是一種在一起的共同記憶。——徐靜蕾



青詞 80後二寶媽

長期漂泊於湖南與廣東之間……一個時時懶於寫,又偶爾覺得,自己與TA人最大的差別,就是“寫”。所以,一次次掉入懶惰拖延中,一次次又想辦法爬起來。

她說:每一個喜歡讀書的人,都有一個寫的夢想,也時時讀了想與人說道說道。

所以,踐行讀了能說,說了能寫,把讀和寫當成生活一部分,同時從2020年開始一直堅持辦線下讀書會。

讓自己先站出來,讓他人看見,相信一定會遇見更多喜歡讀書的人。


@江門兩頁書吧 @江門半日閒讀書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