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寫作療愈羣,第15期,D12

18,你爲什麼看不到別人的好?

從一個困惑說起:

26歲那年某天上午,聽一個人給我講了一番道理,我覺得:哇,好厲害!

當天下午聽另外一個人跟我講了另外一番道理,我又覺得:哇,好厲害!

晚上躺在牀上回想,突然發現兩個人所說的道理背後的根本原因竟然是矛盾的!

我當場崩潰了――原來我是一個完全沒有判斷力的人!

是呀是呀,這就是以前的我,與作者不同的是,我就接受了自己是一個沒有判斷力的人,自己接下來會在生活中再去觀察,思考,但是止步於此,不會想到去找書來看。

但是作者是怎麼做的呢?

他說“我害怕了,我發現自己過往的自信都是錯的,――不是自信,而是自以爲是。”

怎麼辦呢?還好我有個做圖書館館長的母親。

這件事帶來的好處是,讓我從小就知道一個道理“答案一定在某本書裏”。

這不就是樊登教給我們的:你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困境,都有一本書對應着。

於是作者就鑽進圖書館找書看。

1997年,已經可以用計算機檢索圖書管理的書籍了。

咱們現在的檢索更方便了。

按關鍵詞“thinking”思考,來檢索。於是找到了這本書《超越感覺》,在這本書裏受到的最大的啓發是:

我們在武志紅的書裏學到過的那個概念

“我行,你不行”

“我不行,你行”

“我行,你也行”

是的,所以李笑來的成長路徑,大概就是家庭的薰陶,加上大量的閱讀。

1,我不行,你也不行

我不好,你也不好

我是錯的,你也是錯的

幼兒園階段,小孩子們看看自己,再看看別的小孩子,可能就是這種感覺。

也有一點像團長講過的,無助無望無價值感,三個病毒性信念裏面的“無望”。

誰都不行,沒有人能做得到,沒有希望了。

2,我不行,你行

我錯,你對

也是幼兒園時期,家長和老師傳遞給孩子的感覺可能就是:孩子是錯的,大人是對的。

也有點像討好型人格,我什麼都不行,但是你行。更容易看到別人的優點,但是看不到自己的優點。容易仰望別人。

我以前就是這樣,回想一下,現在改變還蠻大的。

討好型的人也有自己的優點,繼續發揮優點,同時,對缺點,比如“容易仰望別人”進行調整。我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調整仰望別人這個點。

大家有沒有發現?凡是你寫過的東西,就更容易進入潛意識。

寫,真是太神奇了。通過寫來反覆斟酌反思過的東西,就是能夠更快的進入潛意識,更快的調整我們的行爲。

3,我行,你不行

我好,你不好

我是對的,你是錯的

孩子時期受到的“被壓抑”太嚴重了,可能會形成日後的“報復式反應”

其實也有可能是模仿。就像武志紅說的,父母是“我行,你不行”模式,那跟孩子相處當中,孩子就處在“我不行”的位置。當孩子遇到比他弱小的人,就變成了“我行”這個位置,對方就到了“你不行”這個位置。

指責,是不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

在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中,非常容易陷入“爭對錯”模式

而且這種模式你不仔細覺察,還覺察不到。當你覺察到了“爭對錯模式”,就會發現它也是“我是對的”(隱含着你是錯的)。

就像我媽給我外甥梳頭,我外甥喊疼,我媽就責備“誰叫你昨晚睡覺頭來回的磨!”這就是爭對錯模式。其實只需要說“哦好的,忍一下啊”就好了。


我們通常就在第二個階段和第三個階段來回穿梭。

這兩個階段你就看不見別人的好,看不見別人的優點,看不見別人的閃光點,看不見別人的資源。

那我們社羣的小夥伴太好了,因爲我們就每天在練習,去看見這些。

骨頭裏挑雞蛋,也得挑點亮點出來.

二級反饋,賦能,都是反其道而行之,尋找亮點,尋找資源。

作者自己說:他的經驗是,在某個方面必須得到一定程度的普遍承認,纔可能真正做到心態平和――就是願意看見別人的好。

最後,他又說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覺察――元認知能力,那我們就是修煉的這個辦法。

所以我們就是在修煉“你好,我也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