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祭司、武士、詩人》

時間的乘客,你好,歡迎乘坐49路末班車,這是你的車票請收好。

車牌號:49路末班車

車票號:H20211020

車票價:1440RMB

參考資料:《國王、武士、祭司、詩人》

路經站:摘抄站、回顧站、啓示站

摘抄站:

1)托米看起來正在被部落的老人們施以折磨;他被推進森林的荊棘叢中,忍受着叢林螞蟻無情地噬嗤。他痛苦地打着滾,身體被飢餓的蟻羣咬得破殘不堪。

2)酋長提高了聲音對大家說:“一個男孩已經死去了,一個男人新生了”

3)生命最根本的動力就是嘗試從較低形態的體驗和意識走向更高、更深的意識世界,從稀薄、慢散的身份認同走向更堅實、更結構化的身份認同

4)男人的心理是一種對外界體現扶持、培育,能爲外界創造福祉的心理態度,而不是去放任自己對外界施以傷害和毀壞。這種人格的特徵是平靜、同情、清晰的洞察和產出能力

回顧站:

 這本書的書名爲《國王、武士、祭司、詩人·從男孩到男人,男性心智進階手冊》文章中作者強調當前男性氣質正在衰減,家庭中父親的角色正在逐漸消失,一場關於男性的陽剛之氣的危機正在愈演愈烈,認爲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個,一方面原始社會中由男孩到男人所經歷的痛苦蛻變儀式被取消,一方面社會輿論下錯誤地將陽剛之氣等同於唯暴力論,男性魅力來源於受虐與施虐。

作者認爲單純追求唯暴力論的行爲,沉溺於施虐與受虐之中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男性氣質,而是一種不成熟的男孩心理表現,其本質心理爲懦弱與無能。文章中列舉《翡翠森林》電影裏的鏡頭,說明在從男孩到男人的過程中儀式感是一個關鍵因素,在這個過程中男孩需要經過肉體和心理精神上的雙重摺磨,度過考驗之後才真正成爲男人,遇到困難與挫折時自身能夠保持身心的整體性是其的一大特徵,男孩在遇到困難與挫折時會出現身心破碎,沒有主心骨的狀態。

文章中作者希望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能夠活出自己的特性,在整個社會中重構男性氣質,共同打造成熟的男性和成熟女性。

啓示站: 心理學上認爲在嬰兒、母親和父親的三者關係中,父親扮演的是外在世界的角色,當一位父親的力量越大,所能撐開的世界也就越大,對於嬰兒來說父親是力量的象徵而不是暴力的象徵,正如文章中所言:“男人的心理是一種對外界的扶持、培育、能爲外界創造福祉”因此,責任感與擔當纔是真正的男性主旋律,這一點需要自己需要好好培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