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動力VS嗨動力

時間的乘客,你好,歡迎乘坐49路末班車,這是你的車票請收好。


車牌號:49路末班車

車票號:H20211016

車票價:1440RMB

參考資料:《變量》“嗨動力”VS“貧窮動力”

路經站:概念站、方法論站、實踐站


概念站:

 “嗨動力”是指爲了追求自我的愉悅,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而做某件事情

 “貧窮動力”是指爲了擺脫貧窮,追求物質財富而做某件事情

何帆老師在《變量》中提出了這兩個概念,中國正在由過去的“貧窮動力”轉向爲“嗨動力”這一轉變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由貧窮的物質匱乏社會向萬元美金的社會過渡,在物質匱乏的情況下人們爲了家庭的物質條件的充裕而從事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最好的激勵制度是給予物質上的獎勵。如果加班能夠增加收入人們會拼命的加班,金錢是衡量萬物的尺度。 但中國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貧窮”不再成爲困擾90後00後的生存難題,物質上的激勵不再成爲讓年輕一代認真工作的唯一指標,而能不能在工作中嗨起來,體驗到自我愉悅自我滿足感纔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方法論;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人們價值觀上的轉變,這種轉變最終會體現到人們的日常行爲中。

1)領導者:激發員工的嗨動力

領導人在日常工作中開闢多渠道讓員工進行自我表達,認真傾聽年輕人的想法與觀點,讓年輕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展自我的工作,自我構思、自我協調資源、自我組織活動、自我解決問題,相信年輕一代的行動力,讓他們通過語言和行動參與到項目中,獲得價值感與參與感,不斷激發自我參與的熱情與愉悅感。

2)年輕人:自我激發自己的嗨動力

《變量》作者何帆在書中介紹人們可以通過遊戲化的方式獲得嗨動力,將自己的日常工作與學習當做一場遊戲,自我設定遊戲規則、自我設定遊戲獎勵、自我設定遊戲懲罰等等,像一個遊戲開發者一樣進行思考,像一個遊戲玩家一樣進行行動。人生是一場無限遊戲,沒有終點,一切都是體驗,一局遊戲的失敗並不代表人生的失敗,調整自我的心態,再開一局。

木心先生說:“玩物喪志,其志小,我們玩物養志”。如果傳統意義上的目標、理想、使命感等詞語無法讓自己找到做事情的意義,不妨將它視爲一場遊戲,自己作爲遊戲的開發者與玩家,讓自己獲得嗨動力,讓成功成爲一種物我兩忘的心流狀態。

現在,請你翻看車票的背面,你會看到一句話,出自香帥無花(唐涯),這是今天與49路末班車玩遊戲獲得的一個小獎勵,別告訴別人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