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個自然生態的魚缸環境

我喜歡養魚,可是每每都是以所有的魚翻着白眼離我而去收場。因爲我雖然喜歡養魚,但是卻不愛打理,比如不喜歡換水,不喜歡查看水濾,不喜歡加氧,甚至是不喜歡餵魚。在很多養魚的人看來,這簡直是懶到了極致,也摳門到了極致。

但我還是喜歡養魚,我想努力地建立一個魚能自己生存的生態環境,不需要喂,不需要加氧,不需要水濾,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

於是我先買了一口大缸,然後鋪上底砂,加上裝飾物,然後開始養水。家裏的自來水含有氯化物等消毒殺菌成分,魚進去一會兒就得死,所以養水是必要的。

魚的自然環境裏應該有點水草,這應該是他們主要的食物來源,雖然魚是雜食性動物,還喫水裏的昆蟲,但我覺得最好還是跟我一樣多喫點素的,實在想喫肉了,夏天的時候可以放幾隻蚊子進來,讓它們在魚缸裏產點卵也就是了。

水草一旦適應了水缸的環境就會快速地生長,雖然我買的是很小的芝麻萍,但是一兩個星期的時間就幾乎覆蓋了缸面。

伴隨芝麻萍而來的還有一些小蝸牛和小田螺,它們繁殖的也很快,有時候看到它們露着肚皮在水裏逍遙,覺得它們纔是這裏的主人,而我只是個看客。

過多的水草在夜間會消耗水中太多的氧氣,所以必須要進行控制,除了人工往外撈,另一個辦法就是養點黑殼蝦,這東西總是一刻不停捧着水草喫啊喫啊,當然有時候它們也犯渾,會聚在一起喫水裏死去的動物,較早進入的一條孔雀魚死了,它們只需要一晚上的時間就能喫的只剩下白兮兮的魚骨架。

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在水缸裏共生了半年多,水缸裏也開始生長綠藻,而且水也變得清亮透徹,這保證了在陽光的照射下水缸裏會有更多的氧氣,也說明了水缸中硝化細菌培養得有了一定基礎。

我開始放魚了,將十幾條雜色的小草金放進魚缸,當天就死了五條,第二天又死了一條,不幾天又死了兩條。魚缸邊的花盆成了死魚的墳場,希望它們的靈魂在脫離魚缸後,能在綻放的花朵裏獲得永生。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小草金的食量驚人,魚缸裏的水草被喫的七零八落的,我不得不從另一個魚缸中挪移更多的芝麻萍過來,以滿足它們的胃口。

今天早上又有一條魚翻着肚皮離開了,我不知道自己的實驗能持續多久,但是卻深深地明白要建立一個穩定、和諧、共生的生態有多難,而破壞一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長期穩定的生態又是何其簡單。

養魚是如此,發展經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