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的點評(三十九)

【點評文章】究竟是有才人還是負心人?

【文章作者】中年再讀詩

【文章來源】伯樂推文

我首先是被題目吸引了,在閱讀之前,猜測着文章或許是一個情感類的故事,而我習慣了點評故事。

然而不是,但我的目光一直被文章的內容所吸引,讀了一遍後,沒有一絲失望。我就反覆閱讀了幾遍。

作爲一篇議論性散文,《究竟是有才人還是負心人?》讓讀者看到了這類文章所兼備的理性和文學性兩個特點。

如: “初次見到李益的資料是在讀初中時,有同學拿着《唐詩三百首》,我看到了《夜上受降城聞笛》與《江南曲》。關於李益的故事,則是在我二爸拿回家來的《古代文學史》中懵懵懂懂看了個大概情節的《霍小玉傳》。”

以上是文章第一段,開篇就已經和一般的議論文不同了。它沒有議論文通常要求的點明個人觀點。

而是藉由敘說的兩個片段,委婉道出李益這麼個人,讓文章開篇就有了營造懸念、引發讀者好奇的作用。這就是文章文學性的一個表現。

接下來,文章從討論李益是否是有才人入手的。

作者以李益寫的《夜上受降城聞笛》和李白寫的《春夜洛城聞笛》,兩首詩相比較,得出的結論是:似乎李益詩的情景更加契合實際、表達情感更加徹底深沉,整體效果更勝一籌,李益是個有才人。

之後的議論,是圍繞着李益與霍小玉的感情故事,來認定李益是否是個負心人。

作者是通過議論,啓發讀者去對李益進行辯識,看他究竟是有才人還是負心人?這個過程就形成了這篇散文的主線。

而議論中所表現出的理性,就是議論性散文與敘事散文、抒情散文等等的區別。

在一通的議論之後,文章也得出自己的結論:李益有才是毋庸置疑的,他在霍小玉一事上的負心薄倖也是真的。

那麼,作者通過這篇文章想表達什麼呢?

作者說:“明知道她的心是“寂寞的城”,竟然還說自己騎馬經過“緊掩的小窗”是“美麗的錯誤”?自己“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我看你就是一個龜慫!”

作者還直言:“真是搞不懂這些負心人!難道是——半是真情半負心、愛到極致卻絕情?”

更在文章的結尾寫道:“情詩是那般動人,其行爲卻是那般糟糕。”

以上這些,讀者很容易總結出,對這類既是有才人又是負心人,作者是唾棄的、嘲諷的和批駁的態度。

癡情專一、同甘共苦、刻骨思念……認真地對待感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纔是從古至今的美談。

另外,文章裏的這幾句:“正因其善於表深情,所以才易得女子芳心;正因其善於美化自己,所以寫成文字便是世界第一等的癡情語。”

是不是也有提醒戀愛中的女性,擦亮眼睛的作用呢?

原文真精彩,快去品閱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