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羨慕別人一年讀200本書了

看到網上有人說,一年讀了20本書,50本書,100本書,200本書。

看到這樣的信息的時候,我通常是羨慕人家的。


說真話,其實自己的內心還是有點不大相信,不相信別人能讀這麼多本書。

很顯然,我這是以我自己的認知來評價別人,很顯然不合理。基於“疑點利益歸被告”的原則,或者以開放的心態來看待這件事,那我選擇相信別人真的看了這麼多本書。


以我的水平,一年看20本似乎也是有可能的。

其實不是數量的問題,讀書更應該關注的是消化與吸收的事。

有些概念,可能需要反覆思考,理解纔可能有所得。


比如我那麼喜歡的《自卑與超越》,《心流》,《自尊的六大支柱》,《非暴力溝通》……

可我看過了,就只是看過了,有好些概念當時還有點點理解,而過後幾個月,一年,老實說,真能想起來的已經沒有多少了。

雖然量多了自然會有質的變化,但是我們也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量,而忽視理解的深度。

《重塑心靈》這本書,我都讀了好些遍了,一直讀不下去。但是每一次重新開始讀的過程,都會有新的收穫。


對於別人,不管是一年讀200本還是500本,其實這都是別人的課題 。

回到我自己的身上來,不要追求量了,不要再羨慕別人一年讀了多少本書了。

把關注的重點放到讀書的理解深度上來吧!


(其實有時候人很這神奇的,向別人炫耀時,你不能說理解某個概念,最好的方式是,我讀了200本書,這樣乾脆直接。)


你有關注過這個點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