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院回來後,幾點感悟

人生病了,就不得不去醫院。這年頭,去醫院也要找個熟人——這是老家的人經常說的一句話,一開始我也不以爲然。尤其是老家縣城,人際關係網特別複雜,不找個熟人介紹去醫院,恐怕連牀位也等不上。直到最近,我幾次三番跑了醫院之後,漸漸地對這句話也認同了。

豈止老家,省城的大醫院,也是一牀難求。豈止牀位,那些有名的醫院的專家號,幾年前賣專家號的號販子可以炒到一千多元一個號,這是真的(比如醫院某科室的護工和某教授熟了,她們早早起來排隊掛當天的教授號,再轉手賣出去,是可以賺一大筆錢的)。不過現在都是實名制了,還要核酸驗證,填寫流調信息、行程碼,專家號可能是炒不起來了。

我想說的是,其實一般普通的病、小病,還是就近看醫生了,省了很多路程,還可以省下一大筆錢。可是大多數人們都只認大醫院,小病還非要往大醫院去跑,這是不爭的事實,沒辦法。

去大醫院看病的人,一般都是衝着某教授的頭街去的。事實上,待你住院之後,你會發現哪個是你的管牀醫生都難,因爲教授在門診看病、收治病人(看病情需要收住院否),諸如詢問病史、開醫囑、決定手術和術前談話、換藥等等的都是實習醫生和進修醫生(大醫院,一般都是教學醫院)做的。教授大都有個團隊,除了早晨查房你能看到教授打個照面外(有的教授你還不一定見得到,他們直接去手術室了),其餘時間根本見不着。這次我隔壁牀的大爺就一直在抱怨,進來病房兩天了,連王教授的人影兒都沒見着。

大醫院的檢查費,看級別,如果是三甲醫院,那是相當高的,各項檢查都比普通醫院要高。我這次住了五天院,花費一萬五,前幾天根本不需要用藥物,因爲等檢查結果出來纔可以做手術(全麻需要查心肺功能),後面手術後掛了兩天的針水,還都是一些普通的消炎藥,想想全是檢查費,那真是一個貴。

比如CT和MR,有些可做可不做的,那些醫生可不含糊,一律照開(MR一次一個部位就小1千,還不包括增強的,另外加錢)。當然醫生認爲都必需要做,因爲檢查的越細緻病因越清楚啊。我堅決拒絕了好幾個檢查(沒必要且價格貴的),管牀醫生最後只得妥協,說這樣啊,那單我們還是要開的,你要不去做呢,他最後在出院結算上會退給你的。

再比如用藥,我做的是一個小手術,出血不多(其實局麻也可以做的),體質也好。我本來想看看他們用的啥藥物,結果一看不得了,是進口的脂肪乳,好幾百元一袋,可把我氣壞了!這個藥品,主要針對胃腸道吸收障礙的病人或者營養不良的病人,我半個多小時的手術需要用這個嗎?第二天我堅決不用,堅決要求停藥(醫囑分長期醫囑和臨時醫囑,如果醫囑不停藥,那麼藥拿回來了,是要收錢的。)

再比如,還有霧化,做一次,包括買一次性的霧化罩和管,也需要好幾百,我也堅決不做,但管開了也是要收錢的,藥配好了也要收錢。我說半個小時的氣管插管還需要做霧化嗎?再有護工,強行收費的……凡此種種,我的感覺是,被過度消費了!

所以,如果實在不得已要去大醫院看病,那就準備好銀子吧。普通的病,大可不必往大醫院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