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饼筒

老施因企业改制提前退休,每月有五六千块钱的退休工资,和老伴的退休工资加在一块,足够他们的一切花销。儿子已成家立业,一个孙女在上幼儿园,老俩口负责接送,生活过得悠闲自在。

但老施是个闲不住的人,老俩口服侍一个小孙女,老施觉得闲得着慌。和老伴商量后,想再找一份事情做,他们遇到熟人后就多方打听。这不,还就让他们打听着了,某小区的物业正缺保安,老施去应聘,一应就成,老施就高高兴兴去上班了。

给老施介绍工作的人叫陈洁,在某物业公司里上班,同是台州老乡的他们,房子买在同一个小区,时间长了就混了个脸熟,见了面能客气地打声招呼。老施要找工作的事被陈洁知道了,陈洁就把他介绍到自己上班的公司去了。

老施上班稳定以后,想请老乡陈洁吃顿饭,好感谢她介绍工作的一片热情。

陈洁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谁会在意那大同小异的一顿饭局,作为同乡,我倒很怀念家乡的一道特色美食一一饺饼筒。这么多年出门在外,很少吃过家乡的饺饼筒了。

老施的眼里立即放光,说妹子你还真有口福了,你嫂子做的饺饼筒就非常好吃。她退休在家没什么事,变着法子给我们做好吃的,做饺饼筒就是她的拿手好活,我这就让你嫂子给你做去。

陈洁高兴地说,若能吃到家乡地道的饺饼筒,比请我吃一顿饭有意思多了。

随后,老施夫妇即刻准备做饺饼筒的食材。

饺饼筒是一种用面粉制作的食品,它包括外面的粉皮和筒内的各种食材。制作时,将面粉和好,用手将面摊在平底锅上,摊成一张张直径30公分大小的软质面皮,然后将事先炒好的各种食料,如粉丝、萝卜、猪肉、豆腐等,根据个人的喜好,将一定量的食材均匀地放在面皮上包好,然后放到平底锅上,涂上食用油煎到外面的皮变成黄色即可。它薄如纸、圆如镜、透光亮,再拌以油、葱、蒜,吃起来香味四溢,松软适度,可口极了。

饺饼筒的来历,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为纪念戚继光抗击倭寇所为。

几百年前,抗倭名将戚继光带领将士们奋勇杀敌,将倭寇抵御在域外。当地百姓为了犒劳前方将士,各自将家中的拿手好菜献了出来,聚在一起慰问将士们。由于百家百菜,不利于分发。有人就想出了利用面皮把菜肴裹起来,这样既利于存放,又便于将士们携带,饺饼筒最初的雏形就这样形成了。

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吃饺饼筒已经成了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逢年过节,饺饼筒更是家家户户必做的一道美食。

在外多年的陈洁,见识过无数的美食佳肴,但家乡饺饼筒的味道,始终在她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老施请她吃饭时,她不自觉地流露出对饺饼筒的怀念。

当老施把老伴做好的饺饼筒送到陈洁的面前时。陈洁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