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歲月(105)

                              第十二章  入社(六)

參加會議的人陸續到齊,到了晚上會議正式召開,會議由張少卿親自主持。他宣佈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就是傳達中央有關農村工作精神即將來農村要走集體化道路,成立初級社、高級社等問題,然後是趙專員宣讀中央文件。接下來就是分組對文件內容展開討論並要求每人都要對今後農村工作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會議持續到晚上九點才散會。第二天地委領導根據同志們的建議歸納出幾個要點並對今後農村走集體化道路的工作劃分了幾個步驟。

會議進行到第四天才宣佈散會,散會前張少卿向與會的各縣鄉領導宣佈湖西地委近期有可能被撤銷,然後合併到濟寧,成立濟寧地委,同時還宣佈將有幾個鄉鎮也可能面臨解散與重組,告訴人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做到心中有數。最後張少卿又說:“同志們,我們的工作體制無論如何變動,你們回去以後思想上不能起任何波動,以前怎麼工作還是怎麼工作,不能鬧情緒影響工作,否則嚴肅處理。”

陳清水明白,自己所工作的濱湖鎮就在被重組之列,原班人馬很可能面臨解散,高升的高升,調走的調走,回原籍的回原籍,自己也有可能被調走,調到家門口工作。

會議結束後陳清水便很快回到濱湖鎮,他回來後並沒有向同志們透露濱湖鎮將被改組的事,仍一如既往地勤勤懇懇工作還多次召集濱湖鎮工作人員以及下面各村的負責人召開會議,傳達上級的有關農村工作精神,並佈置各村儘快組織農民成立互助組,建立初級社。會後他本人也是經常走村入戶宣傳黨的政策,動員農民積極行動起來成立互助組、初級社,走集體化道路。

這當口,陳清水由於忙於工作,遷葬父親骸骨的事再一次被擱置。時間轉眼到了年底,陳清水接到上級通知,說濱湖鎮馬上進行重組改建,濱湖鎮東部所轄幾個山村劃歸港鄉管理,濱湖鎮只負責管轄周邊的十幾個村莊和泗湖中的漁民村還有相應的水域。人員也有很大變動,劉兵、小趙、小李等人調回原籍單縣工作,周大有仍留任濱湖鎮武裝部,其他人員暫且不動。陳清水暫時留任濱湖鎮鎮長,等建制內的所有工作人員配備齊全之後再調離去別的鄉鎮任職。

陳清水接到通知後告訴戰友們:“同志們,兄弟們,你們要調走了,我要給你們舉辦一個歡送會,多年來咱們相處情同手足,無論在部隊還是在濱湖鎮都是團結一心,相互幫助,共經風雨。今天要分別了,我不免心中悲酸,很有必要舉辦一場歡送會,以表兄弟情誼。”

歡送會上陳清水說:“戰友們,兄弟們,爲了革命我們走在了一起,今天也是爲了革命我們又各奔東西,但無論怎麼樣我們都是兄弟,永遠都不會淡忘。今天我們就要分開了,心裏真是有點酸酸的,但不會流淚。咱們在一起是兄弟,分開了依然是兄弟,分開是因爲革命的需要,眼下戰爭結束了,國家安定了,將來某一天我們還會見面的。在此我希望你們,也包括我自己,走上新的工作崗位要更加積極努力,工作更要兢兢業業,決不辜負黨和人民對我們的期望,更不要辜負在濱湖鎮取得的好名聲。”

戰友們聽了陳清水的一番話個個眼含熱淚,先是起身鼓掌,緊接着一個個都端起酒杯相繼來到陳清水面前,再一次向這位曾經的領導舉杯敬酒,以表敬意。

到了下午,送行宴結束了,陳清水有了醉意,他眼含熱淚恭敬地送走了曾經的戰友和同事,心裏酸酸的。戰友們走遠了,陳清水看着他們逐漸遠去的背影一種失落感頓時襲上心頭,眼淚緊跟着不由自主地流淌下來。

陳清水步履有些不穩,他搖晃着回到宿舍,先是喝了一杯水,然後呆呆坐了一會兒,接着便躺倒牀上睡着了。這一覺睡得好沉,醒來已是第二天黎明。陳清水起牀洗了幾把臉,然後吃了些早點便走進辦公室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就在戰友們走後一個星期,濱湖鎮新領導班子的成員相繼來到濱湖鎮。新任黨委書記鄭啓亮和新任鎮長是最後來到濱湖鎮的。他們二人來到的第二天陳清水也接到了調令,上級任命他接任微縣臨泗鄉黨委書記兼鄉長。

陳清水接到調令當天就打點行裝離開濱湖鎮。濱湖鎮的老百姓聽說陳清水要調走了,紛紛上街前來送行。人們握着陳清水的手戀戀不捨,並對他幾年來在濱湖鎮的認真工作、對老百姓的關心照顧深表感謝。陳清水也是心情激動,熱情地向村民們一再回謝,他看着依依不捨的老百姓眼眶有些溼潤,他對這裏的老百姓也有些眷戀不捨,自己畢竟在這裏工作了五六年,對這裏的一草一木也產生了感情,今天馬上就要離開了心中自然有些留戀。

陳清水辭別了濱湖鎮的父老鄉親很快回到了家裏,他沒有去i臨泗鄉上任,因爲他知道臨泗鄉的領導班子幾乎沒有動,只是對主要領導做了一些調整,工作依然正常運轉。他要趁這個機會叫上弟弟去河北吳村一趟起回父親的骸骨。

陳清水剛一進門母親李昌雲便吃了一驚,她看到兒子肩上揹着大包小包以爲兒子出了事情,便問:“兒子,這是咋回事?出狀況了?咋揹着大包小包回家了?”

陳清水笑了笑,說:“沒出什麼狀況,你老是看着我揹着大包小包回家以爲出事了,是吧?我是被調換工作了,以後不在濱湖鎮上班了,上級調我來咱們鄉任黨委書記,我是回到家門口來了。”

董曉麗一聽丈夫被調回到家門口很是驚喜,她接過丈夫的揹包急切地問:“你說的話當真?不會是騙我們的吧?”

“這是說的什麼話?這事還能當兒戲?我說的是真的,我真的被調回咱們鄉任黨委書記兼鄉長,擔子加重了。”

董曉麗聽到丈夫肯定的答覆心中一陣歡喜。

李昌雲說:“調到家門口工作好呀,最起碼回家方便了,可以照顧家了。你看曉麗懷孕了正需要人手,我正對這事犯愁呢!”

“愁什麼?”陳清水說,“以後農村要走集體化道路,逐步取消單幹,種地就不用個人操心了,有集體安排,幹活有人帶領,不再是各家各戶分散經營了。”

“那太好了,以後咱們窮人的日子就會越來越好了,我也不再被種地糾纏了,能好好照顧曉麗和孩子了。”李昌雲說。

“那是當然。”陳清水停了停接着說,“媽,我暫時不去上班了,我想給你商量點事。我打算最近幾天去河北一趟把父親骸骨遷回來,讓弟弟跟着,我們兄弟倆一塊,你看行嗎?十多年了,不能再讓父親他老人家孤魂漂泊在異地他鄉了,該把他請回家安葬了。”

“這還用商量嗎?早該這樣做了,這兩年我看着你們公務在身整天忙得不可開交沒有提及此事。今天你倆都成大人了,也出息了,你也娶妻生子了,應該把你父親請回來風風光光地發喪安葬。這也是你兄弟對你爹盡孝呀!”

陳清水說:“可不是嘛!這件事是得抓緊辦理了,不然上級來了通知說有事就有事,事情又得耽擱。還有,我辦這件事也得向縣委請示一下,得到批准後我才能動身。”

“那就抓緊請示吧,這正是個機會兒,一旦放過了又不知道拖到什麼時候。”李昌雲說。

“行行,我馬上去請示。”陳清水說。

第二天縣委給了回覆,批准陳清水的請求,准假一個星期。

時間緊迫,這件事必須馬上辦理。陳清水接到通知後就去了藤縣。他見到舅舅說明了情況,請求舅舅批准二弟一個星期的假期。李昌運爽快答應了。接着兄弟倆便收拾行囊當夜來到火車站坐上了開往河北的列車。

(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