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唯一建立美學體系的哲學家,91歲高齡逝世

他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唯一建立美學體系的哲學家。

他的《美的歷程》上市後,瞬時洛陽紙貴。80年代大學生宿舍裏,總能翻出他的這本書。

他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系研究所研究員。

他是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

他還是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

他也是德國賓根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威斯康辛大學等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

易中天曾經說過,他每有新作發表,朋友之間都要奔走相告。

他叫李澤厚。

他的人生的時刻表,定格在2021年11月2日,他91歲高齡。

01

李澤厚,1930年生於湖南長沙。

父親早逝,家庭拮据。

12歲那年,年少的李澤厚j就已顯示出與人不一樣的地方,他已在考慮生命的意義了。

李澤厚想,“人爲什麼要活着?活着有什麼意義?”

這是一個宇宙難題。很難想象,一個12歲的懵懂少年在思考這樣的一個哲學話題。

因爲思考這個問題,李澤厚曠課多日。

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精神危機。

總體來說,從各種資料來看,李澤厚渡過了這次精神危機。

站在不同的位置能夠看到不同的風景。

李澤厚看到了哲學之路。

這是他身邊的人無法企及、無法認同,無法感受的道路。

度過了精神危機後的李澤厚,考上了湖南省立一中,這是湖南最著名的高中。

但是,他沒有到這個學校報到。

他去了湖南第一師範。原因是,第一師範的政策比較親民,免學費的同時,還能補助。

1950年,李澤厚考入了北京大學哲學系。

但是,家裏窮,李澤厚買不起火車票。於是,他打算去賣血,到了賣血地,因爲身體不合格,他的血人家不要,登不上火車的他,遲到了一個月纔到北大,沒有人知道他這個月是如何過得,這一路經歷了什麼。

讀大學的李澤厚,還是比較窮,至少在同學中,算是最窮的、

自己沒有錢,每個月的補助,還要資助正在上學的堂妹。

沒有錢,李澤厚用鹽刷牙,買不起牙膏。

02

在北大晃悠的幾年時光,在那個動盪的年代,真正能學到的哲學課程,是任繼愈講中國近代哲學。

大部分的課業是自學的。 大一開始,有時搞研究,有時逃課,有時躲在廢棄閣樓看書。

沒有人知道他在做什麼,包括他的老師。

後來,他回憶說,“我最大缺點之一,是不喜歡問,總是自己摸索,走了許多的彎路。”

從後來他生前的種種看,李澤厚的一生沒有脫離他這所謂的“缺點”。

李澤厚認爲導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時間、書籍和不斷從方法上總結經驗”。

這一點被很多人奉行爲李澤厚的讀書之道。

確實很有道理。

學習能力,在李澤厚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03

北大畢業了。

終於可以擺脫貧窮的日子,李澤厚進入了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這段時間內,他不怎麼去上班,大多時間呆在家,看書寫文章,也沒不會按領導的指示寫文章,被當時的人們稱爲異類。

1956年,李澤厚撰文《論美感、美和藝術》,批評朱光潛的一些美學觀點。

朱光潛看到後,大爲稱讚,認爲這是所有批評的文章中最好的。《人民日報》於1957年轉發了李澤厚的這篇文章的修改版。

畢業的第六個年頭,在哲學界、美學界,李澤厚已與朱光潛等大咖並駕齊驅了。

朱光潛認爲當時的美學是“三派”:朱光潛、蔡儀、李澤厚。對於一名年輕人來說,這是很高的讚譽。

當時,工作後的李澤厚過得並不好。

他曾經被開除過公職。

經常被下放勞動,是同事中被下放最多的那個人。

經常餓得全身浮腫。

他熬過去了。

1979年,49歲的李澤厚出版了《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估計我們這一代人看這書容易上頭。當時,在那個思想解放的80年代,這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這一年,他又出版了《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又引起了轟動。

80年代,他相繼出版了《美的歷程》、《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國現代思想史論》、《華夏美學》和《美學四講》。

易中天回憶說,《美的歷程》是可以當成藝術品看待的。“以十幾萬字的篇幅來完成這樣一個‘美的歷程’,高屋建瓴,勢如破竹,且能做到該細密處細密,該留連處留連,絲絲入扣,順理成章,在看似漫不經心的巡禮中觸摸到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誠非大手筆而不能爲!”

著作等身的李澤厚並未止步於此。

1988年,他當選爲法國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成爲20世紀下半葉唯一獲此殊榮的中國哲學家。此前馮友蘭先生也當選過該院院士。

04

李澤厚的諸多成果來源於年少的困惑,來自他的獨立思考,更來自他沉下心寫作。

這些特別,成就了一個人。

他提出三個不準則,不開會,不講演,不上電視。因爲李澤厚本人非常討厭強光刺激,更討厭正襟危坐,他更喜歡的是率性。

70歲那一年。

李澤厚提起要蹦極,學生們無奈之下打了電話問景區,七十歲的人還能蹦極嗎?

景區回覆一句:神經病。

這次的事情才作罷。

有意思的事還有一個,他的徒弟趙士林想要他寫一篇序言,他寫道:

這本書是瞞着我寫的。因爲他知道我將不會同意在他準備博士學位論文的時候弄這些東西他她寫完後告訴我,我當然沒有辦法,總不能叫他去燒掉。那我拒絕看這本書任何一個字,也不對這本書負任何責任……”

這是一個有趣的人。

出版的圖書

05

上學時讀過他的書,懵懵懂懂迷迷瞪瞪地看不懂。沒有辦法,太專業了,不通俗且生澀。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對那個時代的他懷念,在那個年代,以他爲代表的一羣人,在探索文化、探索思想,那時沒有抖音,沒有快手,也沒有短視頻,更沒有這麼發達的互聯網。

人們從書本上沉澱下來,在思考。

這樣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

李澤厚先生的離去,給一個文化熱退潮的時代畫上了屬於他的句號。

他的一生分爲四段:苦難的童年,不一樣的青年,輝煌的中年和有趣的的晚年。即便他的時代已過去,絲毫不影響我們說一句:死而不亡者壽。

先生,千古。

-END-

PS:

回來了,從這個月開始,想寫些東西,一邊學習一邊分享,把這些輸出送給有緣人,如果你覺得這篇文字對你有所幫助,某句子觸動了你,請一定要轉發給更多的朋友,讓我們一起了解歷史。

也謝謝你對文字的寬容,歡迎指正。

藍胖說說。

苦難地成長

大學

異類的率性

不開會、不講演、不上電視。

不愛熱鬧,只享受寂寞的一個人。

2021年11月3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