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6《一个人的朝圣》【英国】蕾秋·乔伊斯

前言:很早便听说《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但鉴于其书名听起来太像鸡汤文便一直没有列入读书计划中。偶然一次逛多抓鱼的时候,发现这本书的评分居然高于8分,通过内容简介发现这不是鸡汤文,于是便开始拜读。


正文:

小说的故事内容很简单。六十五岁的哈罗德·弗莱在啤酒厂干了四十多年的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他跟妻子莫琳住在英国乡间,过着名存实亡的夫妻生活。一天早上,哈罗德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轩尼斯。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信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自己,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奎妮就会活下去。这是哈罗德一场历时87天的途步跋涉,也是他一场穿越时光的内心之旅。

哈罗德从童年时“没人要的儿子”,后来成为“失败的丈夫”,再后来成为妻子眼中“缺位的父亲”,他的一生五味杂陈,他始终没能学会真正面对他人的无助,生性善良的他只能按捺住悲伤,别过脸去逃避现实,人生如同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每个岔口的不同选择都指向千差万别的结果。在荒凉的晚景中最不经意的回望,也能瞥见灰暗来路上与你擦肩而过的那一千万种其他可能。

“我的意思是,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加油站女孩的话是促使他做出决定的原因之一。当然我想,更因为哈罗德一生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因为自己的胆小懦弱,让自己一再错过、放弃许多人和事吧?而今,这个在二十年前最真挚的女友不能再眼睁睁看着失去了。所以,哈罗德想以此来延缓女友的生命,同时自己也获得救赎。

哈罗德是相信了加油站女孩的话: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而且修道院的护理女工的话也证实了这点:奎妮真的在等他!奇迹真的发生了。“但或许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少一点理性,多一点信念。”哈罗德坚信:只要一直往前,当然一定能抵达。

在路上,老人遇到了很多人,很多和他一样的平凡人,他们每一天所作的就是不断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日子久了,生活显得平淡无奇。在日复一日中心灵开始变得麻木,每一天似乎都是永久,似乎又是一瞬。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已经展开了新的一页,实际上却可能只是重复以前的步伐。

随着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哈罗德的情绪也不断地起伏。这条路,哈罗德用自己的一生在走,而且不管怎样,哈罗德一直在前进,帆布鞋补了又补,手中拥有之物越来越少,最后干脆身无分文,一路馈赠路人又一路接受馈赠,毫无负累地前进了。

在这一路上,哈罗德他明白了,在弥补自己错误的这段旅途中,他也在接受着陌生人的各种不可思议。站在一个过客的位置,不但脚下的土地,连其他一切也都是对他开放的。人们会畅所欲言,他可以尽情倾听。一路走过去,他从每个人身上都吸收了一些东西。他曾经忽略了那么多的东西,他欠奎妮和过去的那一点点慷慨。

在我看来,支撑着哈罗德走下去并不是奎妮,而是他自己,这不是他对奎妮的朝圣之路,而是他自己的自我救赎之路。这一路上,他不断地回忆着,痛苦着,但是,就是这痛苦支撑他走完这条路。他如果放弃了,没有人会在意,或许在他内心里深刻知道,他应该需要对自己的生活有个交代了,在那些回忆里,哈罗德找到了自己。哈罗德是自私的,又是伟大的。就像是一个存在了很久的错误,我们也曾不顾一切的挣脱,却深陷在自己的牢笼。

很多时候,我们被平淡的生活、琐碎的杂事困扰,忘记了生活的初衷是什么,也忘记了自己是为何出发的。我们抱怨生活的不公平,我们埋怨伴侣的不尽心,我们厌倦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然而,我们却忘了扪心自问,到底是为什么会这样。

当一个人与熟悉的生活疏离,成为一个过客,陌生的事物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走在自己朝圣路上,上演着爱与孤独的故事,每一个陌生的事物,每一天遇到陌生的人,也许都会激发我内心得救赎,每一条我们选择的路也许都不是孤独而是一场又一场的朝圣。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目标。在琐碎的生活里,有的目标已经淡忘,有的目标已经变成空想。但是,如果你认定一件事情,勇敢地去完成,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止。没有人鼓掌的时候,我们要成为自己的掌声,在微笑和眼泪里撑下去,坚持一个人的朝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