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順?可能是因爲你太會甩鍋了

昨天打開了納入書架許久的《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是斯科特·派特,畢業於哈佛大學。

這本書,我之前看過一遍,但再次打開時,感覺完全沒有印象了。

書中開篇的一句話讓我立馬劃了線,並且分享到朋友圈。那句話是: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參加付費學習這兩三年,我聽過最多的話,莫過於你要自律,你一定要自律,自律就是成長的象徵;但同時也有很多人寫文章勸告那些自律的人,別再自律了,你根本是在無效自律。

每一種言論,都有許多人支持。

支持自律的,覺得自律能改變人生;不支持自律的,覺得人生要隨性,怎麼能刻意去活呢?

而我,像株牆頭草。

在我能夠自律時,我堅定認爲唯有自律才能改變人生;在我懶惰時,我堅定認爲人生應該隨性。

我對自律,其實是沒有一個完全的定義。

但在這本書裏,它有了一個清晰明確的標準:所謂自律,就是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承受的痛苦,解決問題。自律有四個原則,分別是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

其中,讓我感觸良多的,是作者在承擔責任這一篇中,聊到他自己的故事。

作者在某段時間工作特別忙,每天都要接待三四個患者,而他的同事每天接待一兩個到四五點就下班了,但作者卻要到八九點。

因爲加班很晚,回到家中時,妻子抱怨他陪家人的時間不夠多,孩子也覺得爸爸爲什麼總是那麼忙。作者發現自己的生活出現了問題,因此他尋求解決方法。

他找到了自己的領導,請求領導給他給他放一個長假,讓他休息一下。

他的領導聽完他作者對問題的敘述,對作者說:你出問題了。

作者非常生氣,他覺得他知道自己有問題,但這不是來尋求領導的幫助了嗎?爲什麼領導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還跟我說我有病?是領導有病吧?

氣呼呼地回去時,作者突然就想明白了。

確實是自己有問題,自己在安排時間上出了問題。

選擇每天接待三四個患者是自己選擇的,這是作者自己樂意做的事情,但是通過這件事情導致家庭生活出現了問題的時候,作者卻以爲責任是其他人,並且想要把選擇權交給領導,讓領導幫自己決定。

這是推卸責任的一種行爲。

當作者意識到,這個問題的責任在於自己時,他立馬轉變了態度,他找到了解決方法。

這個問題也就被解決了。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面對問題然後解決問題的過程。

《十三邀》裏的羅振宇說,人在舒適區是待不住的,會覺得特別無聊,就總是想搞點事情。

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很有可能是因爲我們不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最後導致被這個滾雪球一樣滾成大雪球的問題砸死的。

我想起我之前寫課。

我又一次寫課,在辦公室寫到十二點多快一點,因爲那是截止日,老闆也在辦公室等着我,我寫得眼淚都出來了,覺得壓力特別大。

當時就在想,爲什麼要我寫呢?

我這麼弱。

現在再看,就發現其實我當時的這個問句,就是在推卸責任,因爲在接任務的時候,是我自己選擇接受寫課這項任務的,不是老闆強派給我的。

但是我沒有去解決自己底蘊不足的問題,反而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受害者的角色,把鍋甩出去了。

這也難怪到最後,需要加班寫課。

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問題,都有可能是在之前的某個時候,它發生了,但是我們沒有去在意或者說下意識屏蔽了它,但是問題不是說你不去看它,它就會消失的。

很多人都知道,但還是忽視了。

最後也就只能被大雪球逼到懸崖上,然後悲壯地喊一聲:天要亡我也!

哪有什麼天呢?天就人,人就是我們。

俗話說天意天意,其實是民意,得民心者的天下,說是天亡你也,其實是自絕啊。

但很多人就是不明白。

有時候我也不明白。

但偶爾也會明白。

大家都害怕面對問題的痛苦,最後都被累積的痛苦擊潰。

所以,要自律嘛。

我理解的自律,其實是可以掌控自己。

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則是自律。

別再抱怨生活不公啦,快想想,你甩了多少鍋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