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居笔记(22)烟火里的居家日常

   

    陆续解封,三三两两散步的人影,楼下叽叽喳喳的聊天,彰显着一切归于平静。

    新的一周了,应该很快就开学复课了。想着又要回到校园,内心深处有激动,亦有惶恐。激动的是要上班了,惶恐浪费了这么多好日。蛰居三周的日子里,我做了些什么呢?说好的每天一篇文章,记述疫居生活点滴,记录离自己身边最近的这次疫情故事。如今22篇,算是完成了一个。认认真真完成每一节网课,云端见面,依然有不少孩子回答问题站起来,很有礼貌的样子,在家的日子,发觉他们又可爱了不少。练字有一搭没一搭,写了几笔,浮躁的坐不下来。读书两本,第三本正在开始,但奈何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于是乎,居家的日常里,烟火成了最大的满足。

    和那个冬日居家防疫一样,嚯嚯米面油,成了最熟悉的日常。一场疫情,生生逼出来许多艺术家,书法家,健身教练,美食达人……于我而言,可能最喜做个美食家了吧。厨房的小天地,是我练手的地方。好坏与否,都有两个食客品尝,父女俩对于我尝试的种种,都能接纳,并一扫而光,很是给面子。于是,长肉也不会赖在我一个人身上了。

      这次居家尝试了生煎包,为了酥皮,也是煞费苦心,无需发面,饺子皮即可,家里第二个电饼铛就是我的秘密武器。剁馅儿,擀皮儿,尽量薄一些,当薄薄的皮儿包裹满满的内馅时,我希望唇齿间荡漾的是这种面食的美好享受!各种馅儿都行,从丑包子到俊俏的生煎包,我无师自通总算琢磨透了包法,得出一个理儿,无论做什么,关键要去勇敢尝试,一次不行,那就多试几次。总有可以的时候。生煎包和水煎包不一样,不需要两面焦黄,一面即可,锅底刷油,放好一个个可爱的小包子,盖大锅盖,底部金黄不要翻动,滋滋作响时加开水,锅底高度的一半即可,待水干,调一个水油面粉汁,这是酥皮脆皮的关键,我一般是一勺面粉,几滴油,三勺水,再次倒入,坐等酥皮。这时候,你只需静候锅旁,享受白汽水韵间,一缕喷香,呲呲冒油,开锅,撒芝麻葱花,你看,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生煎包便好了。生煎的意义在于,它不用发面,无需等候多时,想吃即刻便成,而且它娇小可爱的样子,一口一个,汁水饱满,兼具饺子与包子特质……说着说着,我有点流口水了,想念我的白菜粉条肉的水煎包,干豆角腊肉梅菜的大蒸包,粉蒸肉,醋泡豆角,辣白菜,火锅,麻辣烫……抱歉!一不小心又深夜放毒!

      我想起昨天为什么开心,因为有好消息,还因为成功做了蛋挞。从第一次焦头烂额的模样,到第二次焦黄,第三次金灿灿,我的空气炸锅的作用又发挥了极致。分享美食给小朋友大朋友们,惹得大家一阵夸奖。侄子说是蛋糕店买的,连大厨老妈都说好吃。晓丹更是夸张的说要舔盖儿……虽说都是趣事,但小厨房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小小的进步!想当年,我十指不沾阳春水,愣是被打造成爱上烟火的小厨娘。美食让人心情愉悦,做美食更是一种释压!

    我喜欢用美食犒赏亲人朋友,因为非常喜欢汪曾祺先生,他说,我们活在这个世上,总要做一些给别人带来美好的事儿。不错,是这样的。他说“家人常坐,灯火可亲”,追源溯流,美食达人的鼻祖,从豪放的东坡到随园主人袁枚,再到汪老,每个热爱生活的灵魂,都对美食注入期待。“食为天”,我家向公这两天做饭越发长进,手机菜单指导,红烧肉已经可以品尝,其他家常菜也下饭不错,尤其早餐已经学会了摆盘……不禁感叹真是“民以食为天”呐。

    四方食事,不过一口。很喜欢美食台的那句话“吃好,活好!”是啊,这世间的风景多了,除了饱眼福,还要大饱口福,不亏待自己,满足味蕾,也是一种活法!要不然,我们怎么会总是被那些吃播小视频牵绊无法移目呢?我现在被大家熟知的标签,比起老师,才女,文人墨客这些,更直接明了的应该是“吃货一枚”……

    曾经不食人间烟火,如今乐在烟火气息里,生活之外,也许厨房里也能寻出几分诗和远方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