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札記(12)——略析影響中國古代哲學思維的心理

文/金子廣

熟讀孔子、墨子、孟子或道家的經典著作後,會發現一條有趣的現象:

借古人之權威,建自己之學說。

爲了讓各天子、諸侯、士大夫尤其羣衆,能夠接受自己的觀點和思想,孔子藉助了周文王和周公的權威和聲譽。

而墨子爲了超過孔子,直接訴諸傳說中的大禹,按照歷史年代,要比文王和周公早約幹年。

孟子更加激進,人人可爲堯舜,直接把堯舜拉出來做靠山。最牛的是道家,什麼王啊堯舜啊,都不是事兒,竟然把神農和伏羲立爲標杆,借其權威和影響,宣揚自己的主張和思想。

堯舜禹在歷史上,都是傳說般的存在,而神農和伏羲更是不言而喻。

古代哲學家們這麼較勁,這樣攀比,其源頭何在呢?

中國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國,人口衆多,地大物博,對於國民經濟而言,農業一直佔重要地位。而在古代,地位更是不可代替。

有文章說西方列國是海洋文明,匈奴氐羌是遊牧文明,而華夏則是農耕文明,這話有道理。在古代,人的生存幾乎全靠農業,而從事者即農民。

農業的種植規律和特點,決定了農民必須定居,固定在土地上。他們耕種土地,要依據季節的變化,決定何時耕種和何時收穫,週而復始。可見,他們是以過去的經驗來指導自己的勞作,當他們要試着實行和推廣新方法時,往往習慣於回顧自己過去的耕種經驗,來獲得先例,以求證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可以說,就是這種心理狀態,造就了中國古代哲學家們互爲攀比的哲學思維。


金之廣原創內容,謝絕他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