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无法自律?

这两天读了《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之旅》,开篇就提到了一句话: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这让我想到2017年时,我接触到知识付费,开始自我成长之路。

当时我认识了一个很棒的女孩子,经过她的主动链接,我加入了她创建的自律营,在里面认识了很多在各自的生活中努力的人,他们有些常年跑步,每天都会在群里分享自己的跑步照片;有些经常读书,每天都会在群里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有些则是经常会晒自己已经达成的目标。

我像是进入了一个新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我完善的本能,特别是有其他优秀的人刺激下,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我的行动力,于是我立马也学着他们开始给自己定制计划:6:00起床读书,然后自信满满的等待自己改变。

第一天,我困得不行,但想到别人,还是挣扎着从床上起来了;

第二天,我赖了10分钟,最后万分不情愿地起来了,开始读书;

第三天,我坐在床上,开始怀疑自己的计划是否有用,因为读了两天书,好像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改变;

第四天,我按掉了闹钟。

不到一个礼拜,我的计划都彻底被抛到脑后,看着其他人每天坚持打卡,我有些内疚,但随即就把群消息设置为免打扰。

但月底时,我还是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自己的问题。

那个优秀的女孩子还来问我,计划完成的如何呢?而我,连计划的细节都已经忘掉了,我跟她说:因为某些原因,所以我没有完成。

给自己找完借口后,甚至我都有点相信我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无法完成了。

但是直到我看到别人的覆盘,里面说自己在遇到困难后,如何解决并且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约定。我大受震撼,我觉得这才是对的吧?于是开始了深深地自责,可虽然自责,我并没有做出行动。

并且在之后的一年中,数次重启计划,但最多坚持半个月就又败下阵来。

自律带来自由,在我这里成了笑话。

现在再看,其实我的问题也很明显。

第一,没有正确评估自己

这是大多数刚开始自律的人,都会犯的一个错误。

就是在开始一个计划之前,没有先评估自己的等级,而是按照自己的一个想法去走,比如自己想读书,就开始6点起床读书,但如果自我评估一下,你就会发现,自己无法6点起床。

第二,没有细化目标

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任何妄想一步到位的人,最终都只能走向失败。

当你想达成一个目标时,一定要先细化它。

什么意思呢?

比如你想读完一本书,如果细化的话,就是,今天读几页?如果加上前面的评估的话,你就可以先做一个测试,就是30分钟内,你可以读几页?如果30分钟内,你只能读5页,那你的计划细化就是:每天读5页书。

细化目标呢,能够让目标更明确,同时加上评估的话,你完成起来不会太困难。

第三,想要速成

这个世界上,没有速成的事情。

任何标榜着速成的事情,实际上都是在收割你的某样东西。

人生如果有捷径的话,那一定是认真做好手上这件事。

当时的我,读了两天书,就想有大的改变,但现在就能意识到,改变是经年累月的事情,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知道问题后,如何改善呢?

其实一开始我也没有很好的方法,只能不断地重复自律-不自律这个行为模式。但是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里,明确规定了自律的四个原则。

1、推迟满足感

推迟满足感,其实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而是明白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的次序。

但是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是先选择把容易的事情做了,等到最后再开始做最棘手的事情。

往往这个时候,我们的精力、体力都已经消耗殆净。

这个时候棘手的事情,就会升级成超级无敌棘手的事情,并且会让我们焦虑和难受,最后做得还不好,让我们的自信受损。

2、承担责任

你不能解决问题时,你就会成为问题。

其实很多人都会逃避生活中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比如说丧偶式育儿,就是父亲逃避了属于自己带孩子的那份责任。

由此引发的可能是什么呢?

夫妻关系不和,亲子关系不和……

但往往这些父亲都不愿直面问题,甚至还会说:我赚的钱全部都花到家人身上了,还想怎么样?他们很痛苦,但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我们每个人的身份都是多样性的,不可能说我们只承担一个身份带来的一个责任就可以了,而是要学会去承担所有身份带来的所有责任,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要接受的挑战。

3、忠于事实

你确实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

这是不负责任的爸爸需要承认的事实,但多数时候,对方都会逃避这个事实,他们嘴里总是会谈论自己如何为家庭付出,但却看不到一些事实。

比如,孩子因为父亲的缺席而性格出现障碍等等。

书中为此举了一个特别贴切的例子:其实我们生下来就在绘制人生的地图,但如果你认不清事实,那你绘制的地图就是错的,错的地图又会把你带到错误的地方,因此我们要承受错误的地方带来的种种问题。

4、保持平衡

这就是上面所说的,我们有多重身份,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爸爸、老板的员工、员工的老板等等,你不能只承担一个身份带来的责任,你不能只做父母的子女,而不去关心你的妻子、孩子,你需要在这其中找到一个平衡。

比如,在加班和陪孩子之间做出选择。

在某些事情上,你是不可能两全其美的,你必须要牺牲一点什么,才能得到另外的东西。

通过自律的四个原则我们可以看出,其实自律这件事情,不仅仅只是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标,其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如果你无法在生活中做个自律的人,那么你在计划上,也没有办法做到自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