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和正义背后的悖论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作品不少,但《金陵十三钗》的视角却非常独特。严歌苓非常擅长以小人物来揭示宏大的历史事件或深刻的人性本质。

      战争是暴力的极端形式,暴力源自文明前的原始社会形态。甚至可以追溯到生物种群的生存竞争。以命相博的情景下,理性脑让位于“蜥蜴脑”。正义的一方尚可以信仰和纪律在一定程度管控以暴制暴的边界,而侵略者的出发点本就充满了贪婪,他们面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和战俘,人性深处的原始兽欲得到了充分暴露。日本在南京大屠杀犯下的反人类罪,虽然难以给出历史的全景镜头,但严歌苓却以日本军人对占领区女人的残暴奸淫,揭露了比屠杀更残酷人性扭曲。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民族,尊严往往比生命占有更重要的位置。尊严是灵魂中的生命,没有尊严的生命就等同于行尸走肉。

        战争在战场上的残酷,往往被看作不可避免,你死我活在眨眼之间。但占领区的暴行,以及对占领区女人的兽行则是人性深处最丑陋的一面。

      《金陵十三钗》也有一些宏大的战争场面,客观表现了抗日战士用血肉之躯对抗飞机坦克的悲剧。战争初期全面溃败并非决定于当时的战场,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全面脱亚入欧,清政府封杀变革势力时,就决定了此后的强弱。

  实话说,现代战争凭勇敢是远远不够的,正义和勇敢都不足以取胜。应该承认抗战的胜利主要不是在中国战场上完成的,我们不仅要记住战争中的耻辱,更要懂得和平发展科技的重要。我们那些战士非常了不起,技术和装备方面如此悬殊,身边的弟兄一排排地倒地,不恐惧吗?他们是真正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若不是为了民族的尊严,若不是不肯当亡国奴而苟活,他们怎能不爱惜自己那年轻的生命。

      正是南京大屠杀那样的暴行和《四世同堂》里那种当亡国奴的憋屈和耻辱,造就那些无名英雄。日本人低估了中国人民决心,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他们都没有像满清政府那样,洋人一打进来就投降讲和。抗日时武器装备的差距比八国联军入侵是更加悬殊,但中国政府和人民没有屈服。中国一直打到反法西斯联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金陵十三钗》聚焦的还不是主战场的抗日英雄,而是一群秦淮女子。她们战前就处于社会的底层,是最没用尊严的社会群体。没人看得起她们,她们是一群失去灵魂而苟活的人,可她们中间大部分都是走投无路的穷苦人。经过残酷战争的洗礼,她们在灵魂层面最终得到了救赎,用生命解救了十三位女学生。

  一群女学生正被日本兵追赶着,她们慌不择路地逃跑,更激发了日本兵的兽欲。日本兵不是射杀,而是向空中放着枪,边追边恐吓她们。

  被追上的女学生,遭到了惨无人道的奸污和残害。

  这时,一对队未来及撤离的国军部队截杀了追赶女学生的日本兵。这引来了日本装甲车和大部队,仅靠血肉之躯最终无法与之抗衡,大部分都牺牲了。

  那群逃跑的女学生和十几个妓女都逃进一个洋教堂。不久,几个刚才被打散的伤兵也逃到了这里。

  看不起那些秦淮女子的学生们和这些妓女产生了点小小的冲突,日本人追来时,妓女提前抢占了更为隐蔽的底下室。

  日本兵正在追逐那群惊恐的女学生时,神父也无法阻止这群畜牲的暴行。这时,一名伤兵开了枪,把日本兵暂时吸引出了教堂。

  妓女中领头的叫玉墨,本是大家闺秀,家道中落,失身后沦落为风尘女子。在这群看似没心没肺的妓女中,她相貌娇好,身材出挑,是青楼中的头牌,说话有一定威信。

      妓女豆蔻对在与几个伤兵相处中,对其中一位叫浦生的动了真情,为了修复琵琶的琴弦,给这位身受重伤的“弟弟”弹奏,她居然冒险跑回妓院去取琴弦。

  结果在回来的途中落入日本兵的手里,她被轮奸的过程中,不断咒骂,吐口水,结果遭到惨无人道蹂躏,挨了几刺刀后,她再吐出的全是血水了。

  日本军官再次带人围了教堂,并假惺惺地邀请那些女学生第二天去演节目。

  面对日本人无耻的“鸿门宴”,女学生们不愿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

        正当学生们爬上教堂顶端凉台准备自杀时,却被玉墨和那群妓女救下。她们愿意用自己曾被污染的身体去替代她们。洋教主也默许了,但在上帝面前,他并不知道这种默许是否有正当性。

      这些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面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女学生们,去赴一场丧失尊严,并大概率丧失生命的“变态鸿门宴”。

  《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无人不知,这里十三钗所呈现的突兀,恰是作者要刻意表现的。日本人清点过女学生,是十三人,而玉墨她们只有十二人。乔治充当了这“第十三钗”,也许这是文学高于生活的缘故。

  日本人带走了这些秦淮女子,可我一点没觉得这里有多少正当性。对于禽兽一样的日本军人,没有得到任何惩罚,这些秦淮女子只是身材很好的苦命人。之所以电影没能在国际影视市场获得成功,我认为这里引发了一个非常传统的道德悖论,说路轨天桥上有个胖子,推下去,就能救下前方的五个孩子,那你推吗?六亿的国内票房冠军记录不知算不算一种回答?但国际路线失败了。

      总之,在生死面前,人是平权的”。秦淮女子也是人,还有可能是那个时代最苦的苦人,当然一些已被生活逼得自暴自弃,失去了灵魂。但在侵略者的残暴面前,她们站出来救赎,的确是灵魂的一种觉醒。

        可神父呢…?大众呢?为何国内国际有此认知落差,也确实值得深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