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修復關係沒你想得那麼簡單

早上剛起來,舅媽已經買菜回來了,她說今晚喊了其他舅舅阿姨過來晚上弄燒烤,讓我幫忙洗一下菜,醃一醃肉。

我們家已經大半年沒搞過燒烤了,上一次也是喊了老媽的幾個兄弟姐妹在門口坐着喫着燒烤喝着啤酒聊天。

中午喫完飯,就開始把洗好的菜串一串,碼在碟子上。燒烤架子拿出來刷刷乾淨,等着晚上烤東西。

晚上不做飯了,大家就喫燒烤喫到飽。

聊天聊着聊着,大人們突然聊起自家十幾歲青春期的孩子。

舅舅一臉驕傲的說他教育小孩子一教一個準,就是要先狠狠的整治一番,再給點甜頭,保證聽話的很。

我想起暑假表弟表妹下來時,本來跟我們有說有笑的,舅舅一來他們立馬噤聲,低着頭玩手機。

舅舅一看他們玩手機,立刻黑了臉吼道:“天天就知道玩手機,玩玩玩,很好玩是嗎?啊?是不是?”說着說着他又帶了笑,挨個問是嗎是嗎?

表弟表妹低着頭不說話,舅舅就去扒拉他們。見他們還是低着頭,又怒道:“說話啊,不說等下你的手機我立刻從窗戶上丟下去!”

表弟才擡頭說:“不要。”然後舅舅就帶點得意笑着說:“會怕了?那還敢不敢不應我?”表弟回答:“不敢。”等他走了,表弟表妹似乎被影響了心情,逗他們說話都悶悶不樂的。

現在看看舅舅一臉他教導有方的表情,我突然意識到他是一直認爲他跟孩子們之間關係很好,他可以“治”的住孩子們。

我試圖辯解,讓舅舅明白,一味的整治、強壓其實只能當時有用,而那些不爲人知的小情緒永遠也不會被表露出來。

但舅舅一副:“你知道個屁!你是想說,口服心不服嗎?只要他不聽話我就把手機摔爛,他認錯我再買一個給他!他就很聽話,不然就不會認錯了。”

我啞然,心裏想:如果是我,那等我有經濟能力的時候,絕對會離開這樣的父母…

還有表妹,她給長輩們的印象是永遠樂樂呵呵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

可她因爲沒買早餐給表弟喫,表弟在微信羣裏發脾氣說以後再也不喫飯。然後被舅舅罵沒用、開學不給她交學費時跟我們抱怨爲什麼只罵她?

小姨說,她就不像你,還會記仇,什麼都記的那麼清楚。

我的辯解,在他們眼裏成了記仇。如果我媽在的話,一定會眼神莫名開始感嘆女兒沒用。然後跟舅舅說:還是你的好。

舅媽笑哈哈的打圓場,有什麼好記仇的,等你媽媽回來讓她帶你去喫大餐!

小姨也跟着說:哪有孩子一直記父母仇的,父母只有爲你們好!

不好意思,修復親子關係沒你們想的那麼簡單!

導致關係破裂的原因有很多種,主要的其實就是溝通不到位!彼此之間的想法沒有傳遞給對方,或者下意識逃避或忽略問題,導致關係惡劣。想要彌補就像補一塊碎掉的鏡子,表面糊的再完美,那道縫依舊在。

青春期的時候,我特別敏感自卑,加上校園暴力讓我沉默寡言。

沒有宣泄口。我迷上了課外書,從同學家借了小說、雜誌、讀者,一有空就躲在房間裏偷偷的看。

有一次,我正看的上癮,沒有注意到我媽偷偷進來了。等我發現時,她手已經伸向我的書,我捂在懷裏拼命躲,她一邊說:“又不好好學習,老是看這些沒用的書!”一邊搶,最後搶不着,脫掉拖鞋就把我揍一頓。

我一邊哭一邊擔心借的書被弄爛了不好交代。

等我媽走了之後,沒顧上疼,把弄皺的書頁復原,然後換個地方繼續看。

心裏則是愈發不願意跟我媽說話,無論她跟我說什麼我都是嗯嗯哦…而我也不會跟她分享我自己的祕密,更不會向她求助,反正她也不會理解,只是期待自己能夠快高長大,那樣就可以離開這個家了。

後來一次喫飯藉着話頭我裝作不在意的問她,你記得那次我在房間看書你打我的嗎?她瞪着眼睛說哪裏?小時候誰沒被我打過?眼裏明晃晃的寫着:我不是,我沒有,我冤枉!

我就再也沒問過類似的話題。

我不知道她還記不記得,我只記得我記得,永遠都記得。

最後是她自己,我想清楚不願意在跟家裏鬧彆扭於是跟父母坐着好好談一談之後,她似乎受到了觸動,在微信給我發信息說:

最後悔的一次就是那次打我,她不是因爲我看雜書而只是單純因爲心情不好。

她說,對不起。

我回她,沒事,都過去了。

大人們以爲道了歉這件事就可以翻篇了,確實可以。但當時的那種感覺,已經被刻進生命裏,它只會隨着時間長的越深卻不會消失不見。

哪怕後面關係再怎麼親密,也無法改變曾經的傷痕,它可以癒合但不是不存在。

大人們總把孩子想的太簡單,也太小看自己的一舉一動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不就是罵了幾句嘛?不就是打了幾下嘛?我小時候還不是這樣過來的?

正因爲他們的小時候也是這樣,所以受到影響的他們纔會把歷史重複在我們身上,他們可能也抗議過,覺得父母是不對的。

但現在他們已經忘記了。

我跟我媽的關係仍然處於平衡狀態,說不清是好是壞。

她認爲我長大了懂事了,但是卻不理解父母的辛苦。我認爲她改變了很多,但骨子裏的某些觀念仍在作怪。

她很喜歡說對不起,對不起幾個女兒小小年紀沒書讀,對不起幾個孩子沒有提供好生活,對不起所有人…因爲我不是男孩,如果我是男孩她就不用生那麼多。

我回她:你不用說對不起,錯就錯在我不是個男的,頂不起這個家。

她說,是的。

我曾努力去修復關係,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們。我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給他們,可他們不是要一個小棉襖似的女兒,而是一個二十幾歲可以獨當一面的兒子。

啊,真的很抱歉,我不是。

修復親子關係,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