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風俗這個東西,應該如何看待它?

這週二接到了一個非常令人心痛的消息,公公去世了。

當天我就和孩子坐高鐵趕回了老公的江蘇老家,料理公公的後事。我也是這正式深入地參與這個地方的葬禮,感觸還是挺多的。

開始,我只是覺得這裏的習俗太過隆重,講究太過繁瑣,儀式太過複雜。對於這邊的人來說,葬禮是他們的頭等大事,所有的事情都要爲此讓路,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我覺得越是農村和落後的地方,才越是講究這些繁複的儀式。而越是在大城市,人們大都忙於工作,也沒有那麼多時間精力去應付這些事。

當我作爲參與者真正成爲儀式中的一員時,我註定自己無法逃脫,只能聽從於習俗的安排。但是我也開始思考這些儀式背後的一些意義。

首先,儀式是否隆重和正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對死者的尊重程度以及對長輩的孝心。

中國人自古以來講究排場和麪子,對於這場人生最後的謝幕儀式一定要安排到極致。這既是給親戚們看的,也是多數死者的本意。兒女們都在儘自己的所能,能辦多風光就辦多風光。

對於晚輩們,這既是對死者的尊重,更是自己最後一次表達孝心的機會。所以,即使是非常繁瑣的流程,非常高昂的開銷,兒女們也都一絲不苟地按照規矩來行事,沒有一絲怨言。

這些習俗禮節,可以說給了兒女們重要的精神寄託和表達孝心的場所。

第二,這些習俗從一定程度上拉進了親戚之間的關係。

在儀式的各個環節中,逝者的晚輩們都要盡到自己身份所對應的義務和責任,孝子孝女則要承擔更多。在這個過程中,晚輩們會對“孝敬”的概念更進一步,對於“擔當”的意義認識得更深,想來這也是一種對心靈的洗滌和感化吧。

雖然葬禮並不同於婚禮,但也給親朋好友提供了相聚的機會,可以進一步增進感情。

第三,習俗從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一個複雜的葬禮流程,所需要到的物品真的不下一百種,很多儀式和流程要找專業的機構處理,在當地這儼然已經成爲了一個產業了。提供孝服的、花圈的、搭靈棚、白事服務的以及餐飲等方方面面都可以從中受益,這條產業鏈可以給當地很多人提供工作和收入。

雖然,我時常覺得這麼冗長的流程有點太過耽誤時間而且浪費時間精力,畢竟這樣的事情一生也經歷不了幾次,浪費幾天也不會影響以後的人生軌跡。但是從一定程度上,這個過程也確實讓我更加敬畏生命,更加珍惜身邊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