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劉亮程- 我的孤獨在人羣中

如果說有一種情感是深深地植根於我們的血脈之中的,那一定是故鄉之情。人從出生開始,那些蕞先見到的事物,便構成了我們對這個世界蕞初的印象。隨着我們的成長,故鄉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一人一事,會深入我們的骨髓,即使在長大成人之後遠離故土,這種鄉情也早已紮根於我們的靈魂之中。

劉亮程的新作《我的孤獨在人羣中》,將虛土樑上的村莊作爲他筆下的“故鄉”,這正是他的小說《虛土》是所提到的地方。他把從童年到成年這段時間經歷的事情和所思所想,都一一記錄在這本書中,但細讀之後你會發現,這並不只是本回憶錄,也不只是本散文集,這是一本融匯了鄉間風物和人生哲思的啓示錄。


劉亮程被譽爲“20世紀中國最後一位散文家”和“鄉村哲學家”。他的文章極.富鄉土氣息,他出版過很多作品,幾乎所有的作品都圍繞着“一個村子”進行的。他的文字帶我們走進了一個萬物共生的世界,他用詩意的情懷思索人生的意義和奧祕。 

如果你是第一次讀劉亮程的作品,你可能還並不習慣他描繪事物的寫法和獨特的風格。我記得劉亮程曾在一則訪談中說到,一個創作者的作品,會越來越趨向於表達自己的心境,而不太會去迎合大衆的審美和眼光,一個作家到了蕞後都是孤獨的,我想這就是書名《我的孤獨在人羣中》的由來吧。

在這本書中,他從自己的五歲開始寫起,在字裏行間中我們體會到的並不是每個人童年該有的閒適愜意天真浪漫,而是一種困苦和危機,一種不安與無助。

7歲的時候父親離他而去,他說自己小時候經常夢到被人追趕,他記得自己在村莊裏驚慌逃跑,追趕的人越來越近,他的內心越是恐懼無比,眼看就要被抓住的那一刻,自己突然飛了起來。

他在這個村子裏生活了多年,他回憶着自己的父親和養父,描繪這個村子裏形形色色的人,接受大自然對他們的饋贈。在這個村子裏,房子被風吹舊,太陽將人曬老,所有樹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葉展枝,空氣、陽光、房子、莊稼、牲口......彷彿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發生和延續着。作者也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種自然的生存,這是快樂和幸福的。

一個地方呆久了,人會慢慢地隨着時間的延伸而習慣和愛上這種熟悉的狀態。正如作者的所說,在一個村莊生活久了,就會感到時光在你身上慢了下來,而在其它事物身上飛快地流動着,你會揹負起曾經與你一同生活過的衆多生命的珍貴印跡,感到自己活得深遠而厚實,卻一點也不累。

所謂故鄉,就是你最後走遍千山萬水,卻永遠走不出、忘不掉的地方。故鄉存留了我們的童年, 或者還有青年和壯年,也就成了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讓我們成了自己。

讀這本書的時候 ,我常在思考一個問題,都說人要走出去多見世面,多長見識,纔可以真正找到人生的意義,然而作者的人生卻始終都基於這片古老的土地,這個熟悉而親切的村子。也許我們常常會忘記,我們既被自然滋養,也被自然教化着,自然先於人類存在於世界上,它更懂得生存的法則,只是我們常常不相信她,甚至是忽略她。劉亮程用豁達而通透的文字告訴我們,自然的樸素與偉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