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蛋白質之雞肉和雞蛋

喫夠蛋白質,增肌又減脂。

蛋白質在植物和動物中都存在,動物蛋白更能滿足人類的需求,也更好吸收消化,如牛奶和雞蛋的轉化率高達98%-99%,植物蛋白因爲有纖維的包裹,吸收率在70%-80%之間。

植物蛋白也有很多優點,不含膽固醇,富含鉀、鈣、維生素更多種營養。

最多的動物蛋白來自於雞肉(雞胸、雞腿)和雞蛋。

每餐喫一個手掌的量,雞蛋可以每天喫1-2個,煮最好,其次是蒸、煎炒。

推薦食材:雞胸、雞腿、雞蛋、豌豆、玉米粒、生菜、番茄、西蘭花、洋蔥、菠菜、秋葵、老豆腐、培根

一、雞肉

相比豬肉,牛肉,雞肉的脂肪含量較低,適合減脂喫。

購買雞肉順序是,冰鮮雞肉,生鮮雞肉,冰凍雞肉。

冰凍肉水分減少,肉質會柴一點,爲了提升口感,會用重口烹飪方式,而且爲了防止壞,還會放一些添加劑,放水裏解凍時還會損失一些營養。

冰凍肉可以提前一晚放到冷藏的下層,使其依然均勻化凍,出水少,微生物繁殖慢,安全省電。

雞胸肉的熱量和脂肪含量最低,其次是雞腿,雞翅。雞翅脂肪和膠原蛋白多,對於保持皮膚光澤,增強皮膚彈性有一些作用

二、土雞和肉雞

我們一般喫的雞,分爲土雞和肉雞,主要是養殖方式不一樣。

土雞一般喫穀物雜糧長大,生長週期6個月左右,飼養的是我國的成熟期較長的特色品種,黃羽雞。

肉雞在養殖場喫飼料長大,生長週期45天左右,飼養的品種是經過多年培育,從美國白洛克雞中選育出來的生長週期本就快的白羽雞,再通過現代科學的養殖技術,飼料的配比等,可以進一步縮短生長週期。

所以長得快的肉雞是因爲品種和現代科學控制的結果,並不是因爲激素的使用。使用激素會造成雞的死亡,激素本身的成本也是比較貴的,所以沒必要因激素問題而對肉雞恐慌。

雞在養殖過程中會一定程度的用到抗生素,抗生素是爲了預防動物生病,防止人們吃了生病的動物而得病,凡規模養殖都會用到,無論雞肉還是豬肉、牛肉,如果完全不用,會增加我們喫到攜帶病菌動物的風險。所以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相應也有嚴格的規定和安全標準,雞在停止使用抗生素後,也可以代謝掉體內的抗生素,來符合相關安全監測。只要經過正規渠道生產的雞肉,而不是來路不明的食品,一般都是安全的。土雞並沒有比肉雞更安全,沒有規範的衛生防疫管理,土雞更容易攜帶病菌,而且因爲到處亂跑覓食,也可能攜帶更多的環境污染物。

土雞口味更好,但營養價值與肉雞差別並不大。

如果自己宰殺土雞,要注意1.雞屁股不要喫,除了腥,還暗藏了大量的病毒病菌和致癌物質。超市裏賣的雞屁股一般是經過處理過了的,真想喫也可以喫。2.雞脖子中,血管和淋巴腺體很密集,這些腺體中含有動物體內的毒素。並且腺體一般都集中在雞皮底下,所以喫的時候最好把雞皮撕掉,正規購買的超市裏的雞脖子,腺體是已經去除了的。

三、怎麼做讓雞肉不腥不柴

爲了祛除雞肉的腥味,通常會焯水,就是用開水把雞肉煮到表皮熟或半熟,但是口感會變柴。

焯水技巧:大部分小夥伴,是直接將雞肉冷水下鍋焯水,等水沸騰後再撈出來,但這樣雞肉煮的太久容易讓肉質變老。還有一些小夥伴是等水沸了之後下鍋,煮出泡沫後再撈出來。但是沸水焯雞肉,會導致外面的雞肉收緊,表面焯熟了,裏面還是生的,腥味也被就鎖在雞肉裏面,達不到去腥的效果。

所以,比較好的方法是:先將水燒到溫熱,等到鍋底有氣泡產生的時候,水的溫度剛好適中,這時候再將雞肉放入到鍋裏面,最好加入適量的薑片、蔥段和料酒,當鍋裏面開始浮出血水泡沫時,及時用勺子撇掉。焯水的時間不要太久,等水差不多沸騰了,控制在5、6分鐘左右就可以撈出來了。最後再將撈出的雞肉用清水沖洗一下,就可以完全去除腥味了,同時也保留了肉質的鮮嫩。

不焯水的話如何去腥

焯水免不了會流失雞肉裏面的鮮味和一些水溶性營養元素,所以如果你不想焯水,又想去除腥味,不妨試試把雞肉放在冷水中,加入蔥、姜、料酒、鹽和白醋,浸泡30分鐘左右。因爲鹽水密度比血水大,這樣血水就會自動跑出來啦。

如果你是把雞肉用來烤或者煎,可以先把肉拍散了,再用調料醃製。這樣調料比較好進入到肉裏面,也可以避免雞胸肉因爲纖維太多、脂肪太少導致的“柴”的口感。在醃製過程中加一點檸檬汁,也可以有效去掉雞肉裏的腥味。

越新鮮的雞肉越不腥

可能有些人覺得,隨便什麼樣的雞肉都一樣腥,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有時候肉腥,是因爲我們忽略了肉的選擇,如果挑選比較新鮮的,一般不會有特別大的腥味。我們前面也提到過,如果條件允許,最好不要購買冷凍雞肉。如果雞肉的表層微幹,不發黏,用手指壓過之後能夠立即復原,沒有異味,就說明雞肉比較新鮮。

如果你買的雞肉很新鮮,但處理之後依然有點腥,可能是在第一步清洗環節就沒有做好。

首先,雞肉去腥要先切除雞屁股以及附近的腥腺,這些地方不切除味道會很腥,影響口感。然後,去除多餘的內臟,像雞腸、雞心、雞肝這些內臟的腥味會重很多,可以先去除,再單獨處理。最後,將雞內部的血塊,尤其脊柱骨附近的血塊摘除乾淨,再用水清洗。很多人往往忽略了這一步。

另外,不管是用什麼烹飪方式,雞肉一定要煮熟,不僅僅爲了殺菌,還因爲雞肉的表皮受熱之後,毛孔張開可以排除表皮裏的油脂,達到去腥的目的

四、烏雞

烏雞的黑,是因爲黑色素比較多,黑色素可以幫助聚集微量元素,同時含鉀、鐵、鎂較多,可以補氣血,生長週期長,肉質鮮美,適合燉湯。高蛋白、低脂肪,確實是很好的一種雞肉。

雞的脂肪一般是皮下脂肪,就是連着皮的那部分,所以喫雞肉關鍵是多喫肉、少喫皮

五、雞蛋

雞蛋之所以是人類最好的食物,在於它的蛋白質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蛋白質吸收率達99%。

雞蛋的蛋白部分全部爲蛋白質,佔整顆雞蛋蛋白質的60%,蛋黃部分還含有脂肪、膽固醇、豐富的維生素ADE、鈣磷鉀、卵磷脂等,適當喫能幫助血液流通順暢。

有人擔心喫蛋黃會增高人體膽固醇,但對於健康人來說,攝入膽固醇後,人體會自動減少膽固醇的合成,以保持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穩定,其含量取決於身體自身的合成,而非吃了多少,蛋黃是可以喫的。除非有代謝疾病或調節能力弱的人,需要控制喫蛋黃和其他含膽固醇的食物

每天喫一個雞蛋是非常好的,如果喫2-3個也是可以的,如果想多補蛋白質,多喫蛋白也行。

生雞蛋含有抗生物素蛋白,會抑制蛋白質的吸收,吸收率僅50%左右,腥味也較重,喫生雞蛋的最大風險在於沙門氏菌,這種細菌一般高於71度的溫度就可殺死,所以生喫雞蛋最好選用專門用於生喫的雞蛋,並保證新鮮。

如何選購:新鮮的雞蛋表面比較粗糙,因爲會有一層蛋殼膜,隨着時間推移而消失,所以蛋殼表面光滑有光澤的,看起來漂亮的反而是不新鮮的。另外新鮮雞蛋搖晃沒聲音,放到水裏可以迅速沉下去。

選雞蛋時也不要沾有糞便、血漬的。農貿市場的雞蛋一般比較新鮮,去超市購買的話一定要看生產日期,如果是夏天,超過25天的就不要買了。蛋黃越散也越不新鮮,如果是蛋黃溢出來的散黃蛋就是非常不新鮮,不能喫的。

如何存放:不要水洗,否則會洗去蛋殼膜,更容易被細菌入侵,如果表面有髒東西,可以用布、紙巾擦拭。然後一定要放冰箱,室溫放一天等於冰箱放一週,最好在冷藏三週內喫掉,不要超過35天。放的時候將大頭朝上立着放,因爲蛋黃較輕,會上浮,容易貼在蛋殼上變質,大頭這邊有氣室,蛋黃不容易貼到蛋殼上。喫的時候用幾顆就從冰箱裏拿幾顆,不要全部拿出,反覆放回,否則細菌容易從表面的小水珠進入蛋殼。

土雞蛋是指農家散養的雞下的單,普通雞蛋是養殖場的雞蛋。土雞蛋因爲雞的食物比較多樣,口味更好,蛋白質含量會高一點,同時脂肪含量也會高40%,當然價格也貴。土雞走哪喫哪,散養也增加了雞蛋中含有病菌的風險,農戶直接銷售的話,也沒有相關部門的檢測,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最好還是從正規渠道購買,並且一定要煮熟纔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