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時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書筆記

雪,飄飄灑灑,恰如月上柳梢的輕柔。習慣了大雪紛飛的北方人,對於這場小雪,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淡淡的,柔柔的,悄無聲息,不留痕跡。

泡一壺清茶,或衝一杯咖啡,讓濃濃的味道縈繞房間,但無論怎麼濃郁的香氣,也印染不了淡若薄雪的心境。日子好似開啓了快進模式,立冬的時令剛過,小雪便悄然來臨。曾經一望無際的時光,此刻,成了歷數着的過往與不願提起的遺忘。

有些事,只能順其自然,有些話,只有欲語還休。於是捧起手邊書,掩飾歲月蹉跎的無奈,和無能爲力的憂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以簡單的故事爲藍本,從科學的角度剖析人的情感和行爲,教會人們理性看待自己。

人,最難認識的是自己,這需要付出太多的心力來自我剖析,更需從外界錯綜的關係裏不斷反饋調整修習。自卑或自負,像兩個掐架的小人,不論誰勝誰負,受傷的都是自己。

一個人對世界的認知,來源於從出生到四五歲的階段,這是他認知的起源,是一個人的心理底色。以後的歲月,都是在這個底色的基礎上不斷重複。人在嬰幼兒時期,就已經形成了探索世界的視角,未來,都會以這個視角來審視自己和世界。

童年的經歷如此強大,如此鮮活,塑造了每個孩子對世界獨特的看法,外面的世界變成了我這裏的世界。在人生的最初始階段,形成了基本的世界觀,不是與生俱來的烙印,而是適應的結果。

這本書將一個人的心理方式,大體可分爲三種:父母型心理方式,兒童型心理方式,和成人型心理方式。

其中挑剔型父母心理狀態,會讓人站在一個高角度的地方,批評指責其他人。兒童型心理方式,因爲要生存,不得不順從父母,因而會有一套適應策略。而當我們以挑剔型父母心理狀態來批判自己時,我們受到的是雙重的打擊和傷害。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學着放過自己,是人生的必修課。放過自己,纔會獲得更多的心理能量。

兒童的基本情感
快樂和深情
憤怒
悲傷
恐懼

我們不能否定自己的恐懼和悲傷,因爲如果否定他們,不論是無視還是壓抑,都像截肢一樣,在某種程度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適應性兒童心理特徵是:順從,取悅,道歉,依賴。

憤怒是有攻擊性的,撒潑和慪氣就成了憤怒的一種表達方式,尤其是慪氣,是用時間來稀釋憤怒,慪氣是輸家在對強大的贏家做出的反應。

憤怒能夠非常有效地抵抗抑鬱,憤怒的人從不覺得內疚,因爲他們總是在怪罪別人。他們自慰的方式,就是把自己內在的恐懼投射到別人身上。這樣就能把對自己的憤怒轉向別人。

當我們試着認識自己的心理,會產生一些新的概念,容易打破我們的心理平衡。這種失衡有可能帶你走向深層的蛻變,這個過程往往是痛苦的,卻通向深刻的領悟。

成人的心理狀態,理性學習,原諒負責。所有的知識能爲自己所有,而不再是被腦子裏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也不會爲童年的情緒所困惑。不被舊的思想主宰着,單靠爭論不能改變一個人的看法。在父母狀態和兒童狀態中,幾乎不用去思考,我們靠着情感的經驗,條件反射般地去做,去說,好像在演戲一樣。唯有在成人心理狀態中,人可以有獨立的驕傲,也有共享合作的喜悅。

好的人生是從童年中不斷的獲得能量,我們,只要能正視童年,不斷的治癒童年的創傷,便是最好的修行。

放下恐懼,放下焦慮,信自己,信他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