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碩士賣米粉,遭董明珠痛罵,如今1分鐘賺500萬,張天一憑啥?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說:要考個好大學,進個好公司,然後努力工作賺錢。

實際上,這條路,恰恰會讓你變得越來越平庸!

正如《窮爸爸富爸爸》中的富爸爸所說:

努力工作不會讓你變成有錢人,只會讓你幫助有錢人更有錢。

那該怎麼辦?

“霸蠻米粉創始人”張天一的經歷,給了我很多啓發。

2014年,在《中國青年說》節目中,出現了這麼一幕——

董明珠對着臺上的男嘉賓大喊:“你這是在浪費國家教育資源,趕緊回去把店關了!”

怎麼回事呢?

原來,當時還在北京大學讀碩士的張天一,放棄了諸如“機關、律所”的高薪工作,而是在國貿地下一層的角落裏,開了一家米粉店。

一時間,北大法學碩士賣米粉,成了熱議話題。

有人支持董明珠,覺得賣米粉初中畢業就夠了,張天一白白佔用了北大的稀缺教育資源;

也有人覺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能做出成績,職業本身不分高低貴賤。

所以,7年過去了,張天一的米粉店,做得怎麼樣呢?

開業當週,日營業額突破20000塊;

一個月後,獲得天使輪投資;

兩個月後,開第二家分店,員工發展至20餘人;

半年後,登上央視《對話》欄目;

4年後,完成B輪融資,公司估值5億;

如今,張天一的米粉店非但沒有關門,反而一路開遍京津冀地區,線下線上雙開花!

試問,哪家米粉店能發展得如此迅猛?

難道說,是“北大法律系”的背景,幫了張天一?

如果你剛好也厭倦了朝九晚五的枯燥工作,想創業又不知該從哪裏入手,不如就一起來看看張天一是如何成功轉型的吧!

01 一不小心,折騰出80萬

1990年,張天一出生在湖南常德,父親是醫生,母親是律師。

用他自己的話說,來自於一個“小富即安的中產家庭”。

從小就聰明伶俐的他,不僅學習好,還特別有主見,喜歡在競爭中走“差異化路線”

比如說,14歲那年,學校組織成績好的同學,備戰奧數競賽。

別人拿到考卷都是從頭開始做,而張天一偏偏要從後往前做,上來就跟“最難的題”死磕!

結果,他雖沒拿到最高分,卻成了“老師印象最深刻”的學生。

但這種“不走尋常路”,也有“幫倒忙”的時候。

2008年高考,張天一就別出心裁地寫了一篇文言作文,結果語文成績一塌糊塗。

但就這樣,他還是考上了北京外國語學校,讀了法學專業。

到了大學,張天一更是肆無忌憚地開始“折騰”。

從學生會、辯論隊到社會實習……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比上班的人還忙。

不僅如此,從大一開始,他就主動走出校園,不挑工作地開始實習,從助理、祕書到外賣、前臺……一個月做一個,全都試個遍。

瞭解了“上班”的道道後,張天一又盯上了“做生意”。

一到週末,他就背上個大書包,跑到動物園附近的批發市場,買一堆5塊錢一副的耳機,然後在各大學校門口原價出售

張天一傻了嗎?

當然沒有,他其實是在“引流”。

凡是想原價買他耳機的人,都要先加他的qq,再進他的客戶羣。

這樣一來,張天一的社羣就有了幾百人,以後再推薦其他產品,就方便多了。

到了大二,他手裏已經有了3萬塊。張天一盤算了下,僱人在五道口開了家餃子店。後來生意好了,又在魏公村開了第二家店。

“大四轉手時,兩家店竟然賣了80萬!當時我都驚呆了,要知道這真是自己花了2年時間,一分一毫掙出來的。”

每次說到這裏,張天一都掩飾不住臉上的自豪。

然而,這還不算完。

賣了餃子館,他把所有精力放在學業上,不僅以全系第三的好成績順利畢業,更是考上了北京大學的法律碩士。

也就是說,人家的大學四年,不僅上了研究生,還順便賺了80萬。

人和人的差距,大概就是從這裏拉開的吧。

02 創業,我是被逼的

知乎上有一道高贊問題:每天都不想上班,怎麼辦?

在1300多條回答中,出現最多的一個詞,竟然是:不值得

張天一鐵了心要賣米粉,恰恰就是因爲這三個字。

2014年,張天一臨近畢業。

當時,他已經在機關實習了大半年。

工作之餘,他經常會站在辦公室遠眺。

北京的大街小巷,就這麼在自己的腳下,一種已經站在人生巔峯的感覺,油然而生。

可一下班,他又不得不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一站就是兩個小時,然後躺在狹小的出租房裏,盤算着下半年的房租怎麼交……從巔峯直落谷底的失落,讓張天一猛然感到:該醒醒了!

“我這麼折騰,到底是爲了什麼?”

如果是爲了畢業後找份工作,然後買房買車,結婚生娃……那,直接回老家不就行了嗎?爲什麼非得留在北京?

也許你會說,留在北京機會多。

但就算你擠破頭進了事業單位、500強名企、天天能見到“大人物”……不還是每個月領着有限的工資,交了房租、月供後,就所剩無幾?

北京的機會,大都是有門檻的。比如說,在沒有戶口之前,很多福利都和你無關。

所謂“在北京有份體面的工作”,背後的真實竟是如此不堪,甚至無解到讓人絕望!

更可怕的是,這些“體面的工作”,大都是一些簡單的重複性勞動,既沒有技術含量,更不會給人帶來提升。

“年輕人最缺的不是選擇,而是經歷。”

在張天一看來,年輕人就應該趁着年輕,多經歷一些事情,多積累一些經驗,而不是過早地給自己定型,按部就班地上學工作,成家立業。

正因爲他不想做“外強中乾”的僞精英,更不想在日復一日的枯燥工作中,浪費大好青春。

所以,就只剩下“創業”這一條路了!

可就算是創業,張天一也可以做個與專業相關的領域啊?

畢竟開米粉店,會認字算賬就夠了。既不需要專業知識,更對學歷沒有太高要求。

“不走尋常路的”張天一,爲什麼要“自降身價”呢?

03 內外壓力,真挺累的

“剛開始也沒有想那麼多,就是覺得之前開過餃子館,有些成功經驗;再加上我是金牛座,本身就愛喫,就想在北京開一家‘有家鄉味道’的米粉店。”

但畢竟創業不是點外賣,一次失敗了,下次“繞開”就行了。

在選擇領域方面,張天一還是做足了功課的。

上學時,他最想念的就是湖南常德的米粉。結果找遍了北京,纔在大鐘寺附近發現一家味道正宗的店。每次去,他都會悄悄觀察店裏的客流量和翻檯率,當時就覺得這個生意,好賺錢!

後來決定創業了,張天一又翻了很多資料,發現中國的餐飲市場,保守估計有5萬億。其中主食部分,只佔不到30%,而有品牌的更是連1%都沒有。

這裏面,可發揮的空間就很大了!

再反觀律師行業,說“飽和”一點都不過分,每年幾百比一的錄取率,還不算從其他城市過來的“非應屆生”。

與其擠破頭掙一個“螺絲釘式”的工作,不如放開膽子,做一份自己想做的事業。

所以在《中國青年說》上,面對董明珠的詰問,張天一纔會喊出那句:“北京不差我這樣一個搞金融的律師,但是缺一碗好喫的牛肉米粉!

思考成熟後,就該行動了!

張天一先是找了3個志同道合的夥伴: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碩士柳嘯、拿到美國高校MBA全額獎學金的宋碩,以及在深圳早已有穩定工作的周全。

三個人都是來自常德的老鄉,也是張天一的好哥們。

聽說他有創業想法,3個人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大好前程,投奔了過來。四個人一共湊了10.5萬元,其中張天一出了7萬:“主意是我的,不能讓他們擔太大的風險。”

在北京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拿10萬塊開店,又談何容易?

打了幾百個電話,跑遍了大街小巷,張天一始終沒找到個“價格合理”的鋪面。

在快要放棄的時候,轉機出現了!

當時在國貿地下,有個美食廣場。裏面有個非常偏的鋪面,已經連續幹黃了3家店。上一家奶茶店剛倒閉,就讓張天一他們發現了。

“條件你們也看見了,租金你就給6000元,我也不要轉讓費了,有人開着就行。”

店家和物業都很大方,張天一也顧不上挑三揀四了。實際上,付完租金,他們連奶茶店的粉色櫃子都沒錢換了,簡單刷了刷牆壁,就直接開業了。

創業是個艱難的過程,更何況是最辛苦的餐飲行業。

剛開始的時候,店裏一共就3個店員。張天一一個人身兼數職:廚師+服務員+收銀員。

“連着幾個星期都沒見過太陽,天不亮就起牀採購,然後一直忙到深夜。”

但是,第一週日銷售額就破了兩萬,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有什麼祕訣呢?

原來,他們在明確了客戶羣是“在北京打拼的湖南人”之後,就一口氣註冊了50個微博賬號。然後通過網絡,尋找在北京的湖南人,尤其是有一定粉絲基數的大號。

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漸漸地,張天一就搭起了一個千人社羣,作爲他們的第一批客戶。小店的生意,也就慢慢穩定了下來。

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又有人出來阻攔張天一!

有一天,他在店裏忙到凌晨1點多,正好遇到在樓上律所加班的同學。

“哎,人家都加班回家了,我還在這苦逼地幹活……”

心情複雜的張天一順手寫了一篇《我碩士畢業爲什麼賣米粉》,發到網上就去休息了。

結果,這篇文章竟然火了!

一時間,來米粉店的,除了喫飯的食客,還有各路記者、投資人,以及——張天一的父親

原來,遠在老家的張父一直以爲兒子在北京機關工作,還引以爲傲地到處宣傳。

直到看到《常德日報》轉載的文章,這才知道,兒子在北京竟然賣起了米粉!

“真是兒大不由爺呀,你這麼做,有沒有想過我跟你媽的感受?”

“但是,這件事是我想做的,我也相信我會把它做好。”

就這樣,頂着父母、各界輿論的壓力,張天一楞是把這米粉店做得風生水起,連續開了第二家店、第三家店……不僅如此,他還創新性地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餐飲效率,將之前“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配方,進行標準化,從而確保每一家店的米粉,都是湖南常德的正宗味道。

2018年4月,張天一將米粉品牌正式更名爲“霸蠻”。

這是一句湖南方言,既代表了產品特色,更是蘊含了“喫得苦,耐得煩,不怕死,霸得蠻”的品牌精神。

隨後,“霸蠻米粉”便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遍地開花,品牌市場估值達5億。

此時的張天一,是意氣風發,對自己當初的選擇,更有信心了!

然而,創業的風險,總會在不經意的拐角處出現,打你個猝不及防。

04 差點斷掉的資金鍊

2020年春節前,張天一發了一個朋友圈,說:從今天起,一天一家新店,開到年三十前。

然而,緊隨其後的,是新冠疫情!

60多家線下店,一下子收入全部歸零。

2月底一對賬——

營收:零;

應付:2000萬!

這樣下去,最多隻能撐到4月份。如果到時候還不解封,等待張天一的,就只有破產了。

“非常慌。”

“就跟突然被切了動脈一樣。一個人身體再好,動脈一段最多也撐不過5分鐘,資金鍊斷了就是這種感覺。”

好在,短暫慌亂之後,張天一又恢復了慣有的冷靜與理智。

他敏銳地發現,雖然實體店的生意都停擺了,但線上的交易依然如火如荼,甚至比疫情之前還要火爆!

他立刻將員工分成3撥,一撥人開設電商小店,打通線上渠道;一撥人入駐直播間,一天16個小時在線講解產品;最後一撥人,對接各大主播談合作。

“倒計時,五、四、三、二、一!"

2020年4月,在薇婭直播間,霸蠻米粉上架不到1分鐘,就賣出了10萬多份。

500萬的銷售額,牢牢地把張天一斷掉的資金鍊,又接了回去!

再加上門店的半成品外賣,一場意外,反而促使“霸蠻”加快了門店數字化改造,線上線下聯動,收入不降反增!

05 尾聲

如今,三十而立的張天一,早已不是站在舞臺上,被質問“浪費資源”的懵懂少年。

從世人的質疑不解,到越做越好的“霸蠻米粉”,張天一的創業故事,大概會讓很多人,又重新拾起了“創業夢”。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張天一沒成功,米粉店關門了,大家對他的態度,會不會有180°大轉彎?

成王敗寇,始終是這個世界的底層邏輯。

所以,你做什麼不要緊,關鍵是你得能做到、做成!

就像是你要去某個地方,騎自行車和開汽車都可以,但誰能最快到達呢?

還真不好說。

另外,在張天一的身上,心眼兒還發現了幾個特徵,是所有成功者都應該具備的——

1、差異化競爭:不管是文言作文,還是碩士畢業賣米粉,張天一總能找到“自己與衆不同的地方”,然後利用這點去參與競爭。

2、獨立思考:除了專業書,張天一還非常喜歡讀“文史哲類”書籍。與通俗易懂的工具書相比,這種書往往會引發人的深層思考,看清事情的本質,發現問題的根源。

3、危機意識:“壞事時常發生”,這是掛在張天一辦公室裏的一幅書法,既是鞭策自己,更是創業者如履薄冰的真實寫照。

那麼,關於“北大碩士賣米粉”,你又有怎樣的看法呢?

歡迎留言,我們討論區裏繼續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