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賣公司,再開店遭萬達嘲諷!當“逃兵”後身價230億,他憑啥

都說堅持就是勝利。

尤其每次遇到困難,你總能聽到“只要堅持不放棄,就一定能見到彩虹”的說法。

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

2009年2月18日,上海。

一個男人獨自走上中銀大廈天台,呆呆地望着黃浦江,陷入了沉思。

他眼前閃過很多人:

有充滿期待的員工;有一臉焦慮的供應商;還有獰笑不止的競爭對手……

“我不想就此結束!”

但似乎,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最終,男人一步步走下樓梯,忍痛在“賣身契”上籤下了大名——汪建國。

此時,汪建國已年近半百。

大家都覺得套現十幾億的他該告老還鄉了:當個“逃兵”也沒什麼不好

可誰也沒料到,12年後,兩家公司先後在深交所、港交所上市,其股東名單上竟都赫然印着“汪建國”三個字。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此時的他,還手握一批斂翼待飛的“獨角獸”,身價直飆到230億!

再看當年把他“擠兌到天台”的老對手,退休的退休,落寞的落寞……到底是什麼,讓汪建國在花甲之年,仍能逆風翻盤,一雪當年之恥?難道是“不死磕”、“當逃兵”?

在汪建國的身上,肯定隱藏着某些外人無法察覺的商業祕密。

今天,心眼兒就想跟你一起向這位“身價230億的逃兵”學兩招,看看他到底都做對了什麼?從而讓你也能做到“進退有度”,事業迅速走上正軌!

01 十年鐵飯碗,抵不上“大海的誘惑”

汪建國,1960年在江蘇蘇州出生。

很小他就和父母搬到常州農村務農。

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時代,汪建國的童年過得相當貧苦。

很多我們現在習以爲常的東西,在他的眼中都是奢望。

比如說,他希望自己能有一雙像樣的鞋,纔不至於在數九隆冬裏,雙腳被凍得青一塊紫一塊。

他還希望能大口喫上一頓白米飯,但畢竟一家老小的口糧有限,懂事的他總是默默地拿起芋頭狂啃。

甚至,他還幻想自己能有一輛自行車……可事實上,直到高考前,汪建國連張草稿紙都用不起。

年少時的貧窮,是一把雙刃劍。

有的人,被其刺傷,漸漸走向歧途;

有的人,卻能在貧窮中涅槃重生,反而打磨出了非凡韌性。

很明顯,汪建國屬於後者。

轉眼來到1981年,汪建國大學畢業,被分配到省商業廳工作。

剛踏入職場,他成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一員。

其中,有個人對汪建國的影響非常之大,直接爲他以後的工作風格樹立了標杆。

他,就是當時的辦公室副主任——李主任。

據說在一次工作報告會上,李主任連續講了兩個多小時。不僅沒看一眼稿子,而且把大大小小几百個數據,涉及農業面積、土地面積、丘陵面積、工業產值、農業產值……竟全說準了!

一下子,李主任便成了小汪的奮鬥目標:如果說成功有捷徑,“全身心地投入”就是唯一的捷徑!

你看,人家聽了兩小時報告,得到了一條成功真諦。

再想想咱們開會,別說兩小時,超過半小時就開始刷手機了……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牛人與普通人的差距?

算了,拉回正題。

5年後,“幹什麼都較真到底”的汪建國又被調到鹽城市濱海縣商業局,當了掛職副局長。

所謂“掛職”,就是頂着“副局長”的名頭,到基層鍛鍊。

這下子,可不得了。

原來汪建國的祖上世代經商。

他是聽着老輩人在商海里打拼的故事長大的。

再加上學了4年科班知識,如今又有機會深入基層實踐。

所有的一切,很快串聯成一條完整的知識鏈,瞬間將他內心蟄伏多年的商業種子給激活了!

1988年,掛職結束的汪建國回單位就打了辭職報告:鐵飯碗我不要了,我要去“游泳”。

02 小試牛刀

所有人都覺得汪建國瘋了。

“人家是削尖腦袋往機關鑽,你可倒好,主動往外跑。”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面對各方質疑,汪建國竟異常堅定:“我不是當官的料,更適合做生意。”

都說三十而立

剛30歲出頭的汪建國,卻已經對自己的未來十分篤定了。

就這樣,和領導反覆溝通後,汪建國還是辦了“停薪留職”,從商業廳調到了國企。

到了五交化,他很快便弄出來個綜合開發部,然後帶着幾個大學生開始搞“內部創業”。

當時特別火的掌上游戲機、收音機、空調……只要和五交化經營項目相關的,他們都賣。

果然,不愧是科班出身的商業世子,不出半年,汪建國賺了幾十萬。

當然,收益都是公司的。

但小試牛刀的汪建國也憑着這份成績,順利當上了公司總經理,相當於正處級。

級別有了,生意也做成了,按說汪建國該滿意了吧?

03 “千年老三”難出頭

1998年,改制的春風吹了起來。

一心要在商海里大展拳腳的汪建國,膽子更大了。

很快地,五交化公司更名爲五星電器。

汪建國也正式成了一名商人。

然而,真正“泡在海里”後,汪建國才赫然發現:自己會的那幾下狗刨,完全不夠用!

上任後,汪建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掉了公司原來的五金、化工等部門。

爲啥呢?

原來,經過這些年的經驗積累,汪建國深刻體會到“專注”的重要性

只有孤注一擲地在一個領域做大,纔有可能成爲市場頭部,迎來輝煌。

而這次汪建國要壓的“寶”,是競爭日趨激烈的家電零售市場。

但是,當時黃光裕的國美電器已經遍地開花;張近東的蘇寧也早在8年前就開了第一家線下專營店。

這時汪建國再往裏衝,還能有機會嗎?

1998年12月,第一家五星電器在南京開業了。

但是,這個“五星”只批發賣空調。憑藉與華寶、格力、海爾等多家空調廠商的多年合作關係,汪建國僅用了半年,就實現了7000多臺的銷售佳績。

隨後,他又在南京開了第一家連鎖店。

半年的時間,近20家連鎖店如雨後春筍般,在南京周邊陸續開張納客。

到這裏,汪建國才終於有了“做全品類電器”的勇氣,在2001年4月開了第一家“全品類家電賣場”。

這下子,五星電器起飛了:繼江蘇市場之後,又陸續拿下浙江、安徽、河南、四川、雲南等多地……轉眼間在全國開了100多家店,年銷售額超百億,排名僅次於國美、蘇寧

然而,一個好的開端,並不代表後面的一帆風順。

眼看着連鎖店一家家地開張,汪建國突然發現:手裏的錢不夠用了!

很快地,五星電器開始啓動上市,急需資本輸血。

可偏偏天不遂人願。

眼看着國美和蘇寧手拉手上了市,汪建國的五星卻被無情地攔在了大門之外。

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到了2005年,五星的銷售規模已經縮水到國美的1/3,蘇寧的1/2。

原來“三足鼎立”的競爭態勢,轉眼變成了國美和蘇寧的“兩強相爭”。

更可怕的是,當時的家電市場,已經不能用“紅海”來形容了。

用汪建國的話說:

“太瘋狂!整個行業熱得發紫。光是南京新街口就有6個大賣場,再算上郊縣的那些,大大小小不止60家。爲了搶客戶,大傢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

其中最好用的,當屬“價格戰”

新世紀伊始,別說線上電商了,線下賣場都還沒有電子聯網。

記得那陣心眼兒家想買臺電視,那是來回跑了好幾個賣場,反覆對比後才最終下了單。

買家尚且如此折騰,賣家那邊就更厲害了!

當時,各家公司都會派專人在競爭對手的門店裏盯着。一旦發現對方的價格比自己低,就趕緊跑回來改價格。

以至於後來,一件商品一天要換十幾張手寫價籤!

也就是說,電器零售已經徹底陷在了“低價競爭”中,利潤越攤越薄。

而汪建國的五星電器,恰恰最缺資本支持,想繞過“低價”反超老大老二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怎麼辦?

汪建國想過“賣掉五星,另起爐竈”。但轉念一想,要捨棄這麼多年跟着自己打拼的兄弟,又頓生不捨。

十幾年一手帶起來的公司,哪能說放就放?

04 “救命草”出現

經過無數個日夜的仔細斟酌,汪建國決定引入外資。

美國最大電器零售商百思買,出現了。

轉讓出近一半股權,本想着能救五星於水火。

可誰想,行業同質化愈演愈烈,你這邊剛跟外國老闆彙報完,那邊馬上就能學了去。

就像陷入一片沼澤,五星電器越努力掙扎,生存空間反而越小。

汪建國絕望了。

關鍵時刻,還得求助於知識。

當時汪建國正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讀EMBA。

在呂鴻德教授的一堂課上,他聽到了一個概念,叫做——第二增長曲線

一條高高拋出的曲線,在即將越過高點,轉頭往下栽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拐點,又重新長出了一條曲線。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有固定的生命週期。起步、發展、鼎盛、衰落,無一倖免。”

那麼,當你意識到即將發展到頂端時,就要大膽地去尋找第二條拋物線。

與其抱着第一條線繼續下滑,不如果斷放棄。

這不叫“逃避”,而是“放手的智慧”。

緊跟着,呂教授又講了一個小故事。

說有一隻猴子,平時沒事就把手放進玻璃瓶裏,進進出出玩耍。

突然有一天,人們往玻璃瓶裏放了3顆棗。

猴子看見後很想喫棗,便按原來的方法,伸手進玻璃瓶,抓起棗就往外抽手。

結果呢?握成拳頭的手,根本沒辦法出來,更別說喫到棗了。

很多時候,我們也和猴子一樣,不願意放下已經到手的“戰利品”。

殊不知,“握在手裏的”正是你再次起飛的瓶頸!

一句話,讓汪建國醍醐灌頂,大徹大悟!

這纔有了開頭“將五星電器最後25%股份賣給百思買”的一幕。

也就是說,這時的汪建國,是要放下過去開啓“第二曲線”。並不是外界猜測的,帶着套現的十幾億現金,隱退江湖。

那麼,他後來找到第二條線了嗎?

05 有舍纔有得

原來早在2007年,汪建國就開始涉足投資領域了。

他先是入股江蘇信泉創業投資,後來又帶着400萬成了焦點科技的股東。

2009年,焦點科技在創業板成功上市。

僅用半年時間,汪建國的400萬就變成了4800萬!

後來賣了五星電器,汪建國便帶着套現的4億多美元,和馬雲、史玉柱、虞峯等商業大佬一起成立了雲峯基金,開始專心搞投資。

除此之外,他還是高瓴資本、鼎暉基金、紅杉基金的投資人。

在投資圈混久了,汪建國又開始有“親自下水”的想法。

這一次他看上的,是與電器毫無關聯的——母嬰賽道

2009年12月,一家叫“孩子王”的母嬰用品店在南京建鄴開張。

與當時主流的母嬰店不同,這家店給人的印象是“非常大”。

大到什麼程度呢?

8000平方米的賣場,相當於22個籃球場。

店裏的貨架也都非常開闊,還專門給孩子們留出了“遊樂體驗區”。

如夢如幻的滑梯、淘氣堡……簡直就是“室內迪士尼”!

開業前,房東王建林曾略帶嘲諷地問汪建國:

“你不就開個母嬰店嗎,用得着8000平米的地方?”

然而,汪建國想好的事情,哪是幾句諷刺質疑就能改變的?

很快,孩子王便在全國遍地開花:近三分之一大型購物中心裏都能見到孩子王的“大招牌”

大店面+會員制,再加上汪建國獨創的“育兒顧問”制度,讓孩子王的營業收入一路上揚,直衝到83.6億,4年給汪建國賺了11億!

2021年10月14日,孩子王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市值一度高達250億元。

半年後,汪建國控股的匯通達也在港交所順利敲鐘,如今市值也高達232億港幣。

當年被說是“逃兵”的汪建國,如今手握兩家上市公司,財富身價更是水漲船高。

2022年,他以230億人民幣財富,強勢登上胡潤富豪榜,位居全球第1119名。

06 未完待續……

神奇的是,當年汪建國忍痛清盤五星電器,接盤的百思買卻從此迎來了一連串失敗

5年後,五星電器再次被百思買甩賣,過繼給了佳緣創盛。

2020年8月,就在孩子王四處擴張、賺的盆滿鉢滿的時候,五星電器再次被京東收購。

三易其主後,徹底變成線上電商的子公司。

所以你看,汪建國的不二成功法則,原來就是懂得適時放手。

這讓我想起了道家老子說過的一段話。

懂得放手,實際上就是一種“順勢而爲”,它要求我們隨着人生的起伏而動,接受出現在生命中的各種不確定性。

你需要在變化中找到自己的節奏,哪怕意外不斷,仍要跟隨其保持奔湧向前的姿態。

這個道理,不僅能用在創業上。

在職場中,懂得放手的領導反而更容易得到下屬的尊敬,獲得更多成績與掌聲;

在家庭中,懂得放手的家長也更容易聽到孩子真實的心聲,從而幫助其順利成長,走向成功。

那怎麼能做到呢?

不妨就從現在開始,從你身邊的細微小事開始,用行動來闡釋我我們與生活之間的達成的默契。

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阻礙,都能冷靜的觀察、理性的判斷,聆聽生命的潮起潮落,從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所謂“上善若水”,一起加油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