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产改善的案例

某铸造企业,库存和销售比4:1,也就是说销售100万,库存最少400万,而且还经常完不成订单,查生产计划,没啥毛病,也就是客户要多少,计划就加10%,那为啥这么多库存呢?

1.实现周期长,从第一道工序到成品,需要8天。

2.集群式。完成一工序后,才转到第二道工序生产,完成第二道工序后,才转到第三道工序。一共有8道工序。

3.瓶颈工序产能不足,瓶颈积压严重

4.产品质量不稳定

然后老板手里一大堆订单未交付,比如6个月以前的订单还未交付的占30%。月销售约450万,回款280万,企业面临困境,但老板不觉得,他认为他库存1800万的产品都是钱,问题恰恰是没钱,现金流几乎断。

因此,问题很明显,解决钱是最紧急的,如何解决呢?

第一步、从定单下手,梳理客户,付钱良好的客户订单先分类出来,立马组织库存分布识别,组织优先客户产品交付,而且,收货付款,优惠3%

优惠通知一出,回款立马就好很多了,这下老板不用愁借钱发工资了

第二步,跟客户沟通,主要是不付款的大客户,价格跟回款周期挂钩。

这一决定,等于是都自己的后路,所以老板开始下不了决心,问题是不回款企业也是不好活,去他的客户了

那时确实丢了几个客户,一阵痛苦。但不这样是持续痛苦。

第三步,改进实现速度,依瓶颈来布局,对于目前的库存积压采取分流消化。

为了说明效率不等同于效益,没少花功夫给老板讲故事,最终,拉锯一样,总算是隔天就能发一次货柜,以前是半个月都发不了货,然后老板才明白整体输出才是有益的效率,否则效率,有时候也是浪费。

第三步后的效果:实现生产周期缩短到5天,同时小客户多起来了,大客户还是不温不动,小客户变成先付钱,为了3-5%的优惠

第四步,质量提升。

善意提醒,质量提升是吃力不讨好,而且与生产有仇的过程,没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库存清到1800万,变现1200万,钱都砸进去了,结果是合格率从80%,提升至95%,实现速度提升至3.5天,差点翻不了身,为嘛,还是缺钱,那么如何做呢?如何开展第六步呢

补充一下第五步,环保,安全花了300万所有设备自主开发

第六步,分割法。(解决物料库存,之前是解决成品库存)

以前月初会库存好一个月整月的生产资源,比如原材料500万,其它生产准备150万,如何分割呢,库存10天的资源,以前要准备650万,分割后220万,10天一轮转,且跟供应商协议好,15天付一次款,供应商当然高兴了,以前要一个月,现在15天,供应商都说,没问题,第一批不付钱,第二批到货后5天付第一批的钱

效果:第六步,成功解决开工资金困难,现在是一星期付款,老板说:要是当初手里有钱,永远也想不到这重模式。

第七步,瓶颈备能

在产量提升的过程中,发生了一段插曲,产值可达800万,而销售下降到400万,我要求放慢速度,产量最高不超过600万,老板不干了,还提升至850万,说做不出来是生产的事,卖不掉是他的事,仅仅三个月,老板就急了,因为积压,整个的秩序就乱了(好不容易降库存降到可以接受的量,拼命制造库存,一个字:服),然后老老实实继续降库存,降库存是痛苦的,库存可是真金白银啊,思想没转化,你能咬他一口,市场会教训他,所以那时候,保持沉默,资金转化率低,你永远不知道,钱到哪里去了。

但是,一旦你把库存看成是可花的钱,已经死了一半了

第八步:稳

第九步:模式固化

第十步:复制,黏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