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差異並非兩性地位的根源,價值判斷纔是 | 談生理決定論(下) 女性淪爲“第二性” 生理差異並不是兩性地位的決定因素 總 結

續上篇:男女生理差異決定了兩性的地位?| 談談生理決定論(上)

5

生育,也可以轉化成對有利因素

人們常識會覺得生育給女性帶來了不少麻煩,那既然一切都只是取決於解釋,那隻要換一種思路,生育完全可以成爲有利因素。既然生育的使命在女性身上,那也意味着掌控生死的大權也在她身上。

從哲學來看,生育,能讓她更接近神性。儘管生育的過程十分艱難,但相應的回報是能擁有確定是自己的後代、能親身感受生命在自己體內的誕生和孕育,感受高頻的生命能量在自己體內化身爲低頻物質身軀的過程,這可謂與創造之源十分接近的神性的過程。

具體到社會中,女性也不一定會因生育而被奴役,她也可以因生育而自由。例如,她可以充分把握這種創造生命的主動權,根據自己的意願和情況,想生育時就挑選優質伴侶進行生育,而不用反而非要在婚戀市場上接受對方的挑剔,成爲爲別人生產繼承者的工具(當然,在目前社會下,女性想把握生育主動權,還是困難重重)。

到此,以上共列舉了五個例子,以說明生理決定論也只是一種解釋。換種角度看,或許結果就會不同。

但這裏需要強調一點,以上說的一切不是爲了爭辯兩性誰優誰劣,而是嘗試對當下主流的男權思維的進行拓展,看到更多的可能性,顛覆既往的以男性爲中心的觀點。實際上,兩性本是一個整體,對社會的發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不存在價值的高低。

女性淪爲“第二性”

既然生育可以轉化成有利因素,既然生理決定論也只是一種解釋,那女性何以還是淪爲第二性呢?

原因之一是,女性對繁衍過程的主宰,對於男性來說是很大的心理創傷。於是,隨着生產力發展,男性取得支配地位後,便把女性對繁衍的主宰權奪取過來,把她們變成私有財產和生育工具,並用各種方法限制她的自由。

例如對兩性的行爲實行雙重標準,寬容男性的放縱,卻用貞操觀和蕩婦羞辱來扭曲和改造女性的性;

宣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相夫教子、服侍家庭就是最大的使命,這也讓她們形成了對男性的依賴,情感上也就更容易產生“戀愛腦”,也更容易受到傷害;

實行“嫁娶式”婚姻,“嫁”讓女子變得如一件物品,不僅在夫家變成僕人和生育工具,而且在孃家也變成外人;

孩子隨父姓,這甚至可以說抹殺了女性在生育上所作的巨大貢獻,讓人們認爲男子才能傳宗接代,進一步加劇了重男輕女。

並且,爲了鞏固這種不平等的情況,人們試圖從生理上解釋這種人爲造成的性別差異,例如兩性的大腦差異、杏行爲差異,以及強調女性在生育過程中的劣勢,以說明男性更優越,更需要性。這些生理上的解釋,讓情況更難以得到改變。

生理差異並不是兩性地位的決定因素

正如波伏娃說到,對於兩性地位的成因,從生理因素進行的分析確實能提供一定的幫助,但“體力、男性生殖器官、工具的價值只能在價值世界中才能確定”

也就是說,差異並不會導致不平等,只有當人爲地爲這種差異附加上種種價值判斷的時候,才讓一切開始變得不一樣。因此,導致不平等的根源並非天然的生理差異,而是各種價值判斷。

例如,在老撾緬甸邊境生活的克倫族,被稱爲長脖族,那裏的人認爲,脖子的長度跟家庭背景有關;女孩子脖子越長,也越被視作漂亮優雅。因此,脖子長度不一樣的人,生活便有了不同的差異。但很明顯,脖子的長短並不是導致不平等的真正因素,針對脖子長短所作的價值觀判斷纔是。

人們常常認爲,因爲兩性有不同的差異,所以才導致了不平等的產生,但實際上,很可能是因爲先有了某些不平等的價值判斷,這個差異才真正地顯現出來,並且被擴大化了。

——《透過性別看世界》

相反,要是一味地把兩性地位差異歸因到生理因素,只會讓真正的原因被掩蓋,忽略了背後更重要的社會文化因素,讓實現平等更加困難。

總 結

最後總的來說,兩性問題並不全是由生理造成的,更多是文化的塑造。生理僅僅只是生理,換一種角度去看,換一種方式去行動,便可以得出不一樣的結果。

爲了體現社會環境對性別角色的塑造力量,近來出現了一個新的概念:社會性別。這個概念強調文化在人的性別身份形成中的關鍵作用,提醒着我們:女性受壓迫的起因是人爲的、制度的、文化的、被建構的,而非生物性的、非本質的。

以往我們歸諸人類本性的東西,絕大多數不過是我們對於生活於其中的文明施加給自己的種種限制的一種反應。

——人類學家博厄斯


參考資料

  • 《透過性別看世界》沈奕斐 / 2019

  • 《第二性》[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 / 上海譯文出版社 / 2014

我是G小姐,公衆號「G小姐的自由世界」,分享愛、情感和心靈,帶你穿過紛繁的表象,從深處瞭解性與愛。如果對您有啓發,歡迎點贊、評論、關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