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有料又有趣的全景百科,讓孩子親歷並感受科技的魅力

前幾天看到一個消息,成都新開了一條旅遊觀光的公交線路,從金沙遺址出發,經過杜甫草堂、青羊宮、武侯祠、寬窄巷子等幾個老城區著名的歷史景點,再經過人民公園、天府廣場到達春熙路,停在有名的“爬牆熊貓”下。

我把那條推送拿給小朋友看,跟他商量:“週末我們不去坐有軌電車和快速公交了,去坐這個紅色的旅遊巴士吧!”喜歡車子的小朋友立馬就答應了。

於是,週日午後,我們就跑來坐這輛紅色的錦城觀光巴士。

雖然只是坐個公交車而已,小朋友也興奮得不行。是不是男孩子都特別喜歡各種交通工具?家裏汽車、飛機買了一大堆,客廳裏早已被他的軌道火車給佔據,每天放學回家就開始擺弄他的寶貝們。玩得時間長了,小腦瓜裏就開始生出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

“媽媽,小汽車是怎麼往前跑的?”

“媽媽,自行車爲什麼追不上小汽車?”

“媽媽,飛機可以飛到火星上去嗎?”

……

層出不窮的問題讓老母親招架不住。幸好,雖然我不懂這些機械原理,但我懂得向懂的人求助。正好,期待已久的《給孩子的全景百科:科技篇》上市了,火速買回家,小朋友一拿到就迷上了~

這本《給孩子的全景百科:科技篇》是《給孩子的全景百科:社會篇》的姊妹篇,同樣是出自西班牙Sol90公司。全書以“科技”爲主題,分“房屋”、“城市”、“交通工具”、“通信”、“科學與知識”五大板塊,從古至今依次介紹了人類歷史上那些改變了時代的科學技術。

對於小朋友而言,書裏最吸引人的當屬那多達500張的跨頁高清精美圖片,色彩絢麗,圖像逼真,不少都採用了3D渲染技術,立體而生動地還原了人類歷史上的多個經典場景。尤其那些全景圖、剖面圖和細節圖,連我都看得津津有味,大呼“漲知識”!

並且,書中所選的五大板塊,每一個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小朋友最喜歡的“交通工具”板塊,先從梳理車輪的歷史開始,直觀地展示了車輪從木製車輪到橡膠輪胎的變化。原來,最早的車輪是實心的,到後來纔出現了帶輪輻的車輪,而這也逐漸接近現代車輪的模樣。

如今最常見的橡膠輪胎叫做“子午線輪胎”,它的構造也是非常精密的,書中展示了一個輪胎的截面,從外到內詳細標註了輪胎各個部件的名稱和作用。

如今,汽車已成爲我們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但汽車自發明至今,也不過短短百餘年時間。在汽車出現之前,長達數千年的時光中,人們出行和運輸貨物,主要靠的是人力和畜力。

工業革命爆發後,蒸汽機出現,一位名叫喬治·史蒂芬的英國人設計出了靠蒸汽機驅動的機車。從那時起,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

經過近兩百年的發展,我們不僅可以“坐地日行八萬裏”,還能探索深海和宇宙。想必,不久的將來,普通人也能進行太空旅遊啦~

以前讀《手繪·中國歷史長卷》時,曾在那本書裏看到過原始人的房屋,從“北京猿人”的山洞,到新石器時代“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不過在那本書裏,只講到了中國歷史上的房屋變化,且配的都是平面圖。而在這本書中,“房屋”板塊梳理了從史前時期到近現代全球各個地區不同民族的房屋演變史,配以高清精美大圖和詳細的文字解說,讀來讓人打開眼界。

史前時期,人類建造的居所僅僅是露天的臨時居所,那時人們以羣居生活爲主,房屋多靠近水源選址,且建造比較簡單。後來爲了禦寒和躲避野獸,原始人類開始住進洞穴。隨着人口的增加和種植技術的發展,逐漸出現了聚落,這也是現代城市的雛形。

如今,經過漫長的發展,人類早已離開洞穴,爲自己建造了更加堅固宜居的住所,修建房屋的材料也不再是那些取自自然的樹枝樹葉、泥土石塊,而變成了更加堅固、耐用的混凝土、鋼材和玻璃等。

針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具有代表性的住宅,書中都有詳細而立體的剖面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時期的人類生活和居住的空間是什麼樣子,比如生活在極地地區的人們居住的房子都是雪造的,而西非馬裏的多貢人居住的房子卻是黏土建造的,這些形態各異的房子大大地拓展了我們的眼界,同時還能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慾望和好奇心。

未來,伴隨着科技的發展和觀念的更新,我們會住在什麼樣的房子裏呢?這就需要小朋友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啦!

說真的,我現在覺得,買了這套書之後,唯一的缺點就是——小朋友的問題更加多了,我得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和他一起尋求那些問題的答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