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川端康成,品味經典日式愛情

我第一次讀川端康成的作品,是在剛上大學時。

當時我們班的第二外語選修的是日語,日語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推薦了川端康成,說他是日本文學界泰斗級人物,也是第三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閱讀他的作品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之美”。

作爲第一位以歐洲之外的語言進行寫作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作家,川端康成在出席諾貝獎的頒獎儀式時,不僅身穿印有家徽的和服禮服,還發表了題爲《我在美麗的日本》的演講。在演講中,他並未談及自己的作品,而是通過介紹分析了幾位禪僧所作的和歌以及日本的茶道和插花技藝等,向世人詮釋了日本的傳統之美。

而我看的第一本川端康成的小說,是《伊豆的舞女》。這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時隔多年,其實我現在已經想不起這個短篇到底講了個什麼樣的 故事,只依稀記得是一個含蓄而朦朧的唯美的愛情故事。

2022年正好是川端康成逝世五十週年。50年前,這位日本文學界的泰斗在神奈川縣逗子海岸的公寓裏選擇用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並未留下任何遺書。正如他自己所說:“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而我們,只能從他那些經久不衰的作品中去品味他那哀傷而孤僻、美麗又豐滿的一生。

趁着假期,我讀完了後浪的這一套《雪國·舞姬:川端康成經典名作集》,再一次被他筆下那一個個憂傷唯美的故事所深深地打動。

這一套書有五冊,採用的是灰卡紙結合燙白工藝的函套包裝,一共收錄了6篇川端康成的極具代表性的小說,分別是《雪國》《伊豆舞女》《千羽鶴》《舞姬》《美麗與哀愁》和《古都》。

和常見的厚重的精裝套裝書不同,這套書選用的是32開小開本設計,封面的配色尤爲溫柔,設計也簡約而極具文藝氣息,紙張輕盈柔軟,單手持握閱讀也不會覺得累,無論是放在枕邊夜讀,還是隨身攜帶在旅途中,都非常適合,輕輕一翻,就會進入川端康成爲我們所構建的那個唯美的世界。

重讀《川端康成》,我首先選擇的是《伊豆舞女》。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它依然是我最喜歡的一篇。

《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根據自己年輕時的經歷所寫成的,整個故事也非常簡單。主角是一位20歲的高中生“我”,爲了排解內心的憂鬱和苦悶,獨自一人前往伊豆旅行。暮秋時節的伊豆,山林間落葉繽紛,時不時有一陣秋雨落下,清朗的少年身穿和服裙褲和高齒木屐,揹着書包行走在山間,遇到了一羣巡迴演出的江湖藝人,其中有一個看起來有十七八歲的舞女,讓“我”念念不忘。

於是,“我”便與江湖藝人們結伴同行。在短短几天的相處中,巡迴藝人們的熱情、善良和淳樸讓“我”感受到了來自他人的關懷和溫暖,而“我”也與那個實際上只有十四歲的天真爛漫的小舞女之間萌發了一種朦朧的初戀之情。

四天後,“我”告別巡迴藝人,啓程返回學校。在回程的船上,“我”感覺到自己內心的鬱結早已得到疏解,但仍不由自主地灑下了一把澄澈的淚水,“然後便是一片空白,只留下一番甘美的欣快”。

在小說中,川端康成並未對“我”的家庭情況和憂鬱苦悶的緣由做出詳細的交代,對巡迴藝人的情況也只用了寥寥幾筆便交代過去。整個故事最主要的篇幅都集中在“我”與舞女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我”的心理變化過程,連其他人物也都只是背景。

儘管如此,川端康成也並沒有以明確的筆觸去描寫這段愛情。曾經,我以爲這段感情是雙向的,如今重讀,我才發現,實際上川端康成描述的知識“我”對小舞女單方面的好感和思慕,而小舞女對“我”的友好和熱情不過是出自她熱情淳樸而天真的本性,並非男女之情。

所以,在故事的結尾,“我”不由自主地哭泣,實際上也是暗示“我”腦海中原本對小舞女的邪念最終被她天真質樸、純潔無瑕的本性所淨化了。

另外,儘管川端康成並沒有交代“我”的身世,但在聽到小舞女說他是個“好人”時,“我”曾有過這樣的心理活動:

“二十歲的我曾不斷嚴苛地反省自己的孤兒根性造成了性格的扭曲,我因不堪這種令人窒息的猶豫而走上伊豆之旅,能被人認作世間尋常意義的好人,對我來說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慶幸。”

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發現,故事中的“我”的原型就是川端康成自己。童年時期,川端康成就先後失去了父母,由祖父母撫養長大。16歲時,他的最後一個親人、雙目失明的祖父也去世了。本就體弱多病的川端康成常年幽閉家中,心理十分敏感和寂寞,漸漸地形成了一種孤僻的“孤兒氣質”“受恩惠者氣質”。

爲了逃脫這種憂鬱情緒帶來的壓力,川端康成踏上了伊豆的旅程。在旅途中,就如小說中描寫的一般,他遇到了一名十四歲的小舞女,並被她的美貌和純真所吸引,不由自主地跟隨巡迴藝人們一路輾轉旅行多地。而這次經歷,就是《伊豆舞女》故事的來源。

瞭解了故事的背景,我們就能夠懂得,爲什麼這個看起來平平淡淡的故事始終籠罩着一層憂傷,故事中的“我”始終沒有向小舞女表明心意,而是將這份感情深埋在心底。

故事的結尾,“我”登上輪船時想要回頭跟小舞女說聲再見,卻並未說出口,而只是朝她點了點頭。直到駁船走遠了,小舞女才揮手向“我”作別。這樣的場景,想必不僅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裏,也會長久地留在我們的心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