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山異獸譚》:不遺忘,是最後的紀念

最近讀了一本很有趣的小書,叫做《裏山異獸譚》。

一開始,我看這書名,以爲它是一本像《山海經》或《聊齋志異》那樣講一些妖獸精怪的故事。誰知,翻開後才發現,它所講述的故事,都發生在距今並不久遠的時代,而故事的主角都是現實世界中曾真實存在過的動物們。

《裏山異獸譚》的作者早川孝太郎是日本著名的民俗學家、畫家,生活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他曾跟隨著名畫家松岡映丘(東山魁夷的老師)學習畫畫,後來與民俗學家柳田國男結識,併成爲了一名民俗研究者。

投入柳田門下後,早川孝太郎就開始深入偏僻地區旅行,蒐集民俗資料,開始投身於民俗研究。作爲日本民俗調查的開拓者之一,早川孝太郎一生著述頗豐,除了這本《裏山異獸譚》,還有研究愛知縣的奧三河民俗祭典的《花祭》,以及《三州橫山話》《能美郡民謠集》《羽後飛島圖志》等作品。

《裏山異獸譚》原名《豬鹿狸》,是早川孝太郎走訪了三河、橫山等地後,蒐集的老獵人等所講述的山中野獸野豬、鹿和狸貓的故事,還收錄了一些在日本流傳甚廣的民間傳說,比如淨琉璃姬與鹿、狸貓所邊的文釜茶壺等故事。

原書出版於1926年,距今已近百年。雖然書中所講的是與動物生活有關的故事,但是它並不是一本動物學方面的著作,而是一本民俗學方面的著作。因爲,書中所記錄的並不是動物生態的客觀現實,而是人與動物、動物與環境的關係的故事。

神奇的是,在這裏,“豬”指的是野豬,而普通家養的豬在日本文化中稱之爲“豚”。所以,在日本文化中,“豬”的含義並非貶義,而是充滿了褒獎,所以有人會以“豬”來給自己取名。

書中講到了不少獵人與豬的故事,還有一個以獵豬聞名的家族。字裏行間,我們都能感受到作者對那個逝去的時代的惋惜和懷念。

讀着這些古怪而迷人的小故事,我不由地想起了小時候。

小時候我生活在四川東北一個小山村裏,無論是爺爺奶奶家還是外公外婆家,都在山裏。那時的科技還不發達,連電燈電話還還是稀罕物,城市和科技的力量還遠沒有侵入到這個小小的山村裏。

太陽一落山,整個世界都會變得混沌起來,白日裏熟悉的山林都會變得陌生而未知。一家人圍坐在昏黃的電燈下,喫飯,閒談,然後早早入睡。

夏天的夜晚,一擡頭就能看到滿天繁星。晚飯後,我們會在院子裏乘涼。伴隨着不遠處草叢裏傳來的蟲鳴,爺爺會給我講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

比如,小孩子在路上遇到蛇,不能驅趕也不能傷害,那是家族裏過世的長輩回來探望;

比如,夜裏聽見“夜貓子”叫就不要出門了,它在誰家叫,誰家就會有人過世;

還有和蠶神有關的蠶馬傳說……

當然,也有一些神鬼精怪的故事。小小的我一邊覺得害怕,一邊又想聽,總是纏着爺爺講了一遍又一遍。

冬日的夜裏,也會有人上山打野兔。隔着漆黑的夜色望見遠處山上有燈一閃一閃,那是打野兔的人戴的頭燈。那時我就想,他們真膽大啊,不怕遇到“鬼打牆”嗎?

如今,二三十年過去。故鄉早已不是舊模樣。早先以爲有神靈和鬼怪居住的地方,如今看來不過是再普通不過的山林和巖洞。一代一代人離開家鄉,進入城市,我也如此,甚至很少回憶起那個給過我無數樂趣的村莊。

此刻,讀着早川孝太郎筆下那些或真實或奇異的故事,我的心裏也泛起了淡淡的懷念和惋惜。他說:“這本小書算是對那些山陰最後的孤影的守望,是對悄無聲息隱匿蹤跡的野豬、鹿、狸們的紀念,也是一座類似千頭豬之塚的供養塔。”

時光無情,往昔難追。對於這個世界,對於和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的動物和植物,我們的確還了解得太少。

而我們的下一代,更可能更難以體會我們對山野的熱愛和懷念,他們早已習慣了在電子屏幕上和動物園裏與各種動物相見。因爲現實中早已沒有了它們生活的空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