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玲觉知生活361】:常见儿童问题的识别与干预(长沙县村社区儿童主任培训分享)

昨天歆然老师给长沙县300多名儿童主任讲常见儿童问题的识别与干预,现在社会各界都在高度关注儿童的成长,落实到每一个社区,责任到每一个人。

为了夯实儿童主任的专业水平,特邀请专业老师来普及和深化。


常见不被关注的孩子,孩子会显得淡漠,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孩子这么多问题,我们会习惯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跟孩子讲道理,夸夸他,吓唬他。

我会经常讲到孩子哑口无言,以为成功的沟通了他,看起来他都听我的,却从来没有改变,甚至经常在网吧里找到孩子。

觉得好奇怪,怎么会这样,才发现自己之前要补的东西太多了。

如果家长们能够更早学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帮助更多,其实作为孩子,作为人类,0-100岁,都有2个需要,只要是一个人,就想要自己是重要的,想要是被归属在之内的,要不然孩子都没机会活下来。

以前听过一个案例,妈妈把两个孩子关在家里,邻居发现死了才知道。

我们跟小朋友玩游戏,跟他笑就会很开心,凶他就会生气,这两大需要是特别不可或缺的,我不重要,不被爱。

据调查,孤儿院的儿童死亡率很高,当一个人在心里上得不到关心,连活都活不下去。

孩子需要被认可,我很棒,我不是一个人,不是被排除在外的。

孩子对归属感的需要,希望他的家庭是欢迎他的,看到爸爸妈妈不高兴,就会很害怕,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这种归属感 ,他的朋友不跟他玩,同学联合起来孤立他,会觉得特别难受。

所有的需求基于这两个需求,因为需求不被满足我,感到很气馁,感到像泄了气的皮球,很沮丧,不喜欢这样,想要感觉到安全。

孩子就会做出一些偏差行为,气馁的程度不是很深时,就会是寻求关注,

比如说家里来了客人,父母要陪客人,孩子会觉得不重要。就会不断的跟妈妈说,你来一下,孩子也很害羞。

妈妈,你看,我写的作业,想要妈妈可以夸夸他,是画的不错。有一个学员,讲童年的经历,写了一个下午的字,想要给妈妈看,妈妈一句话就打发一下,还是感到很饥饿。

写的这么差,还给我看,有一些气馁,以为妈妈会给我想要的重要性,有时候妈妈正在忙,孩子总是拉着你不断的讲,没有好好陪她,总是没有吃饱。

寻求关注,我们可以给孩子精心的时刻。

有时候在上课,孩子跑来跑去,想要感觉自己是重要的。我会去看她几秒钟,孩子好像喝到了一滴甘露。

有一次和朋友在聊天,烤电火炉,总是推到,我就是好奇的关注他,孩子看着我就害羞的笑了一下。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就是不睡觉,其实精心时刻并不需要很多时间。早一点有意识,更容易安下来。

孩子喜欢玩的时候没陪她,长大了就不愿意出去,当时觉得不重要,自己的想法被淡忘。潜台词,你应该看出来我生气

孩子和父母也是一样,孩子和我们对着干的时候,只是用这样的方式请求爱。


比较柔和的方式没有要到,就会用针锋相对的方式,不吃饭不睡觉,让父母很难堪。

开始有一点故意唱反调 ,有时候买它喜欢的玩具,他说不要,其实只是想要更加多一点耐心。

妈妈前段时间工作忙,没有关注到你,对不起,我现在真的没时间,拒绝他时有真挚的爱。

你用什么样的态度满足他,看起来明显有问题,很想纠正行为,讲道理,隐含着批评,会很抗拒。用更大的力气想要操控他。

今天别想吃饭,零食也不要吃了,hzw胳膊拧不过大腿,更加感到不被爱。

在10岁前累积了憋屈,到了青春期,就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表象为,孩子内在越受伤,愤怒越大。关注孩子内在的需求,

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孩子喜欢鸡腿,客人还没有上桌就吃了,父母一个劲的说等一下,隐含着对孩子的批评,孩子就说,我不吃了,我走过去对孩子说,生气啦,是不是妈妈这样说你让你很难过呀,关注他的感受,妈妈这样说你一定很生气。

我不吃,我说等你气消了再来吃饭哈。堵气不吃饭,不是真不想吃饭,看到他在报复。

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生气,就赌气不吃饭,就等着妈妈来哄,我当时不吃饭只是感觉到不舒服,想要妈妈来哄我,让我感觉到重要。如果不来哄,我会更加觉得难受,也会更加生气。

有一次孩子和我聊天,一生气就往前面冲,后来我问孩子,他说刚说完就后悔了,想要妈妈来追我。

孩子的不舒服累积更大了,孩子就会故意破坏规则,让大人尝尝受伤的滋味。

极端的报复就是报复学校,小时候累积的,甚至去犯法。

妈妈怎么样给孩子爱,我们心中有爱,有多才能给出去,首先得要自己是慈悲有爱,

哪怕我们正在忙,也可以跟孩子去说,妈妈现在没办法处理你的事情,这也不是你的错,晚些时候来聊,

诚实,不需要装,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舒服。我们容易因为自己觉得很受伤,容易压制孩子。孩子会感觉到更糟糕,做父母的会做无意识的事情,给她一点厉害。


有一次看到孩子在学校和同学打架,就会想要制服孩子,后来同学说,你妈怎么这么狠心,导致孩子很长时间有社交恐惧症,把我惹毛了,自己并不知道,用狠劲想要制服。


生命力会放大到这个世界,自暴自弃这样的状态,有些孩子严重的自我封闭,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连床上都不睡,自我价值感很低。睡觉都要睡地上,不肯睡床上,自暴自弃,就这样了,随便吧。将来长大了要讨米,他会说讨米就讨米,孩子会出现自残自杀,酝酿了无数次。孩子11岁,内心为什么封闭,看到你很心痛。一般的孩子这个时候会有转变,情感非常淡漠。很容易做的是想要把他拉出来打的,骂的,都无效,家长所做的孩子加重孩子的抑郁。

我们会说去你玩得好的朋友那里玩,父母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我们需要对孩子不离不弃,持续的耐心和爱。

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他,看到你不开心,我也很难过,不知道做什么能够帮你,这样孩子就不反感你,慢慢的建立关系。

你可以说,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心里很难过

如果做不到持久的耐心,不透支自己,有一些小小的误区,让孩子很容易毛带着这个目的,效果就不好,看见他的优良品质。下次再努力一点,考一百分,保持一种很安静的品质,有压力,就不会听了,只是肯定。

拒绝孩子,要不要给孩子买手机,拒绝的时候会找一堆理由,只是表达你自己,没办法支持你的愿望,我的心里有担忧,并不是事情会那样,没办法放下我的担心。只是有一份担心,因为我们自己的愿意没办法支持他,因为爱是心与❤️的连接。

成绩怎么样,有没有听话,孩子很有压力,只是关心这个人,只是爱他,跟他分享我们的生活不从根源上做功课,先爱他眼前的样子,好奇。

课程结束了有同学还一直围着老师,等着晚上的沙龙,原来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才是核心,才是根本,问题是用来超越的,不是解决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