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即将到来

大家来到“绿洲”是因为可以做各种事,但是他们沉沦于此是为了不一样的人生。

——电影《头号玩家》

虚拟也是现实

元宇宙是人们娱乐、生活乃至工作的虚拟时空。Roblox这款游 戏,展示了元宇宙的诸多特征。核心是数字创造、数字资产、数字交易、数字货币和数字消费,尤其是在用户体验方面,达到了真假难辨、虚实混同的境界。

元宇宙具备从虚拟物品生产到消费的宏观产业链条的闭环,从而形成以虚拟商品为主要交易对象的独立经济体系。元宇宙经济学呼之欲出,成为数字经济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部分。

共创、共享、共治是元宇宙的基本价值观。在元宇宙中生活、工作正在成为M世代亚文化中的一部分,进而形成社会思潮,从而重塑元宇宙社会,并影响现实社会。在传统文化和元宇宙文化相互渗透融合中,人类文明或将被重新塑造。

大约再过15年,互联网就可能会发生一次重大的变革。正如从PC为主要上网终端过渡到手机,现在也将由手机过渡到VR/AR设备,开始互联网下一个15年的演变周期,人类将迎来互联网大变局的前夜。

就体验的丰富性来讲,虚拟世界是远远超越物理世界的。对个人而言,无论是虚拟世界还是物理世界,体验都是真实的。

体验真实,感受真实,超越了物理世界,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将不再清晰

元宇宙中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体验真实,超越物理世界。

元宇宙是精神世界的逍遥与物理世界的星空璀璨的奇妙融合。

5G、3D、VR等技术发展,把心即宇宙的心学认知,变成了超现实的虚幻存在.


共创、共享、共治的价值观

元宇宙中用户创造内容是主流的方向,有了创造,才有可能形成产品。有了产品,就需要交换的场所。因此也就发展起数字市场。如何激励用户创造,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因为这是元宇宙中“生产”的前提,同时也是满足玩家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很难像管理员工一样管理用户,因为难以制定时间明确的任务、确立考核指标。

共创是一起做蛋糕,共享是一起分蛋糕,共治是一起制定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的游戏规则。“共创”“共享”“共治”分别关乎生产力(共创)、生产关系(共享)、上层建筑(共治)三个元宇宙社会结构的根本方面。共荣则是从元宇宙整体来讲,达到的最终目标——元宇宙的繁荣

共创和共享方面,一些企业都做得不错。譬如苹果给开发者分 成;微软公司新推出的Windows 11,号称开发者在其系统上创造的所有应用都免费,微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上,创作者也可以获得可观的报酬

但是在共治方面,这些中心化的公司体制,几乎没有给共治留下 制度空间。许许多多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支撑的去中心化应用,走在了前面。用这三个价值观考察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发现其“共治”价值观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共治,恰恰是区别新经济与旧经济、新理念与旧理念、新模式与旧模式的关键点。


元宇宙的经济体系

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非物质产品,只要在生产、流通、消费的任何一个环节,利用数字技术或者数据,都是数字经济的范畴。而元宇宙经济严格限定数字产品的创造、交换、消费的所有环节,都必须在数字世界中完成

元宇宙经济同时是数字经济的组成部分,必然体现出数字经济的 一般性特征。特殊性主要体现为“经济人”假设崩溃、认同决定价值而非劳动决定价值、边际成本降低、边际效益提高、交易费用趋近于零等特性。一般性体现为符合经济的基本原理,市场规模越大,经济就会越繁荣。

元宇宙经济要素包括数字创造、数字资产、数字市场、数字货币、数字消费。其特征明显区别于传统经济,表现为计划和市场的统一、生产和消费的统一、监管和自由的统一、行为和信用的统一。

元宇宙经济的特征决定了它是深入研究数字经济的绝佳样本。我们在元宇宙经济中得到的一些结论,放在数字经济体系中详加考查的话,结论未必和元宇宙经济完全相同,但对于建立我国的数字经济体系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基本特征

第一,沉浸式的体验。沉浸式的体验,给我们带来超越现实的震撼,从此与物理世界“阴阳两隔”。就像两个平行的宇宙,需要借助“虫洞”连接。穿越虫洞,就是另外一个宇宙。

第二,创造。创造,本质上是精神生活。在元宇宙中,简单易用的创造工具,给了人们无尽的创造能力。创造只取决于人们的想象力。尤其是在元宇宙中,那种创世的感觉。创造也是元宇宙经济的基础。没有创造,就没有资产;没有资产,则没有交易;没有交易,也就没有所谓的经济系统。

第三,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是元宇宙的标配。

第四,经济系统。经济活动,是社会的基础。元宇宙作为虚拟的社会,同样离不开“虚拟”的经济。

第五,文明形态。所谓文明,是人类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的总和。每个人都是“多面”的,孩子在父母面前的行为,与他和朋友在一起的行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元宇宙中形成的文明形态,既和物理世界文明形态有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

因此,不同的元宇宙,很可能形成物理世界文明形态的不同投射。也正是这些不同的文明形态,反映了物理世界中文明的复杂性、多样性。正因如此,我们才能体验到不同的人生。

技术基础

元宇宙技术基础,可以用BIGANT(大蚂蚁)来概括。 

B 指 区 块 链 技 术 ( Blockchain ) ,

 I 指 交 互 技 术(Interactivity),

G指电子游戏技术(Game),

A指人工智能技术(AI),

N指网络及运算技术(Network),

T指物联网技术(Internetof Things)。

“大蚂蚁”可以说集数字技术之大成,元宇宙对于数字技术的拉动作用。


区块链与元宇宙,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区块链提供了元宇宙基础的组织模式、治理模式、经济模式所必需的技术架构,更重要的是,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价值观,与元宇宙“共创、共享、共治”的价值观完全一致,相互成就。

是元宇宙中,必须有规则,而且这些规则的执行,最好不必依赖某个中心化的组织。因此,区块链就派上了用场

构建真正统一的元宇宙,需要“跨宇宙”机制,保证在不同的宇宙中,都能以相同的身份活动,而不是成为一个个平行宇宙的分身。

能提供这种跨宇宙传递数字资产的技术,目前只有区块链可以做到。

NFT非同质化代币,它是区块链的一个条目,代表了某个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如博物馆里的世界名画,或者一块土地的所有权。它是数字世界中的一种资产,独一无二、不可复制,同时也可以进行买卖,可以用来代表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商品,但它存在的方式是数字化,保存在以太坊的区块链中。

许多人大力宣传,NFT是区块链最重要的应用场景,是推动元宇宙 发展的重要力量。的确,NFT让我们看到物理世界的资产与数字世界资产联通的可能性,但是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能被NFT的拥趸们忽略——NFT的内在价值,缺少足够的共识

对这些高价格合理的解释只能是信仰的力量、炒作的结果。因 此,有专家曾公开发文呼吁人们慎重对待NFT。很多人急于投资NFT,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彰显自己在数字世界的领先地位并抢夺NFT升温后可能大幅升值的潜在收益,并会为此不遗余力地夸大NFT的价值,甚至进行相互炒作以擡高NFT的价格,竭力让更多的人相信并跟随投资,存在强烈的“传销”特性,投资风险是非常大的。

在元宇宙中,每个数字产品,都有真实的游戏玩家支撑。每个NFT可能很难代表实际的价值,却是玩家体验的真实记录。从这个意义来讲,元宇宙赋予NFT意义。

没有NFT,元宇宙同样得到发展,就像现在Roblox做的一样,然而元宇宙可以带动NFT成长,甚至规范其交易规则,并且渐渐趋于理性。


蒂姆·伯纳斯-李在1990年发明了第一个网页浏览器,自此互联网开始蓬勃发展。苹果2007年发布第一代iPhone手机,互联网进入移动互联时代。PC互联网独领风骚17年,移动互联网也已历经14年。上网的终端从以PC电脑、笔记本为主,过渡到以智能手机为主。现在即将迎来新的变革,上网终端很可能从智能手机,逐步过渡到VR/AR等设备。这个大周期估计也将持续10到15年。

另外一条发展脉络就是前面提及的区块链。自从2009年比特币上线以来,区块链技术日益得到普及。从区块链衍生出来的治理模式、商业模式,叠加互联网的发展,构成一曲恢宏的乐章。

以VR/AR设备、区块链、游戏叠加形成的新的互联网形态,正呼之欲出。继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即将过渡到元宇宙时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