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管理之发力期1

抢滩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混乱中先“活下来”。那个时期,上级更多关注的是你能不能稳住团队、不出岔子。到了发力期,上级关注的就是业绩。

你团队的业绩,应该比前任或者比之前的时期有大幅提升,而且有拿得出手的公司级的大项目,或者大业绩的达成。所以这个模块最终是为了一个大目标,就是带领团队“打一场大胜仗”,向公司证明你的领导力。

一、战略落地

把战略方向落地成行动计划。也就是说,你不再只是完成一个个任务,而要进行战略拆解和执行。

1.战略分解

战略既有宏大的目标,也包含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是带兵打仗、分配资源、管理团队的核心依据。

中层管理者作为连接高层和基层的腰部力量,本职工作就是向上承接战略方向,向下落地战略执行。

这是因为,战略既有宏大的目标,也包含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是带兵打仗、分配资源、管理团队的核心依据。

怎么把这些开放性题目,转变成基层可以看得懂、做得到的行动计划?

有一个误区是:管理者们认为落地战略就是分指标。

战略不仅仅包括目标,它更关注的是,实现目标需要什么路径、方法和资源。

这些落地的问题没有解决,就会导致团队最终干了一年,完成目标的团队,也不知道做对了什么;没完成的团队,就说是当初目标分高了。

2.战略实现的四步法

第一步,头脑风暴做加法。

作为中层,当你刚拿到高层给你的战略目标,你先不要急着把目标去按人头分配给你的下属,也不要给自己设限——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

你可以先召集你的团队,做一次关于战略落地的头脑风暴。在这个头脑风暴会上,你可以邀请你的团队,写出所有可以支持战略目标达成的行动。

不过,头脑风暴不是只针对大话题“如何提高新品销售”来做。那样,很容易遗漏一些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才是你们要重点进行头脑风暴的。

比如,销售额=进店人数×成交率×件数×单价

那么,你在头脑风暴的时候,就可以请下属们针对:

怎样带来更多的进店人数?

怎样提高成交率?

怎样提升每次购买的件数?

怎样提升每件的单价?

这些问题分别做四次头脑风暴。

通过头脑风暴,你就可以找到多个行动路径

类似这样的小点子,越多越好。你先不要管可行性,只要这些行动是团队认为可以提升销售、达成目标的,都一一写下来。

我再提醒一下,千万不要在头脑风暴的时候,打击下属积极性。头脑风暴的目的,是为了做加法。即使点子本身没意义,但也可能启发到其他人,同样有价值

第二步,计算绩效积木。

光有点子是不够的,你要和你的团队开始计算:每个点子背后,可以贡献多少业绩?同时要消耗多少资源?

“绩效积木”是一个比喻,它是指为了达成目标采取的行动,就好比搭房子的一块块积木。你需要算出来,所有积木堆在一起之后,能不能够到目标?要不然,你这个战略计划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

一定要锻炼团队“量化”的计算能力。即使没有历史数据,也要去收集行业数据。

只有这样积累数据、预测结果、验证假设,你对业务的预判能力才会越来越准确,对团队的控制力才会越来越强。

不要以为只有销售部才有数据,技术部开发一款产品的工时、人力资源部的员工流失率、物流部的供应链成本等等,都可以落到具体的数字上。

计算价值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也许你会发现,所有的绩效积木叠加在一起还完不成目标。这时候,你就要向上反馈这个情况。

这么做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寻求公司额外的支持。

第三步,通过可行性验证做减法。

除了业务,可行性分析还包括法律、财务等方面。

当你在带团队做战略拆解的时候,最好能邀请跨部门的同事一起参与讨论。一方面,可以更容易帮助你发现计划上的可行性漏洞;另一方面,也能加强跨部门沟通,帮助你在未来执行战略计划的时候减少阻力。

一般来说,经过这个步骤,你最终留下的战略重点绩效积木,要控制在10条以内

第四步,要跟下属们对齐工作任务。

第一是你的10条优先级事项。我建议你把价值最大,也就是优先级最高的排在前面。

第二是关键指标。也就是说,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做到位了?

第三和第四,分别是何时、何人。

第五是完成情况说明。

最后是要想达成这些关键指标,需要哪些资源。

二、争取资源

作为中层管理者,你不能指望老板把资源分好了再交到你手上。你必须主动出击,去引导资源的分配,才能为你出业绩打下好的基础。

所以,学会科学地向公司要资源,是你的必修课。

1.怎么科学地跟公司要资源?

找准时机,找准资源,和谁要,有什么回报,怎么花

2.什么时候是要资源的最佳时机?

向公司要资源有三个最佳窗口时机:一是你的战略计划初步完成时,二是任务布置下来的当场,三是项目阶段性覆盘期。

3.要什么资源?

中层必须要有资源整合的意识。你可以从财、物、人、事四个方面来寻找资源。

4.向谁要和利益点?

接下来,你要清楚资源该向谁要?要回来了,你能给公司带来什么?

中层管理者要资源,不能只盯住拍板人,你面对的是全公司的资源所有者。

这比单纯说服你的上级要复杂多了。公司的资源所有者,分为ACE三个角色:

A 角色负责Approve,拍板人。

C 角色负责Consult,给意见。

E 角色负责Execution,做执行。

相应的,你拿来说服他们给资源的利益点,也是不一样的。

跟拍板人有两套要资源的算法

第一,开源节流。

这种算法适用于有直接经济产出的部门,比如销售、供应链。你可以帮公司赚多少钱?省多少钱?都可以用金额明确算出来。

如果数字不是特别有说服力,还可以从效益去说明方案的价值,比如投入产出比、人均产出等。

第二,对标算法。

这种算法,适用于竞争对手信息比较透明的情况。

也许你没办法说清楚可以带来多少好处,但是你可以说清楚不做有什么坏处。

比如,新增200万促销费,也许你不太清楚能不能带来额外的生意增加,但竞争对手的促销力度,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

如果我们不追加投入,很可能连已有份额都丢掉。

提醒你一下:给公司利益点不要是单选,而是要多选。不是你给资源,我就做,不给我就不做。这是威胁。

多选题应该是:老板我有三套方案,分别是激进版、正常版和保守版。投入资源力度不同,取得结果的快慢也不一样,我们一起来挑。

这样跟公司一起商量着解决,肯定能提高你要资源的成功率。

但是,CEO不清楚那么多细节。所以,他一般来说会咨询财务总监和销售副总裁的意见。

这时候,财务总监和副总裁就是C角色,意见人。他俩的利益点,是要帮老板把关。看你怎么证明,你能兑现承诺?在找拍板人之前,一定要拿他的方案,先说服意见人。

最后还有一个E角色,做执行的人

要联合技术、财务、客服等等部门,一起落实到业务。

他们不关心这能帮公司赚多少,他们关心的,是做起来没有太多麻烦。

所以,在找拍板人之前,你也要和执行人沟通过,方案的可执行程度。

我建议你,各自找他们沟通之后,把所有的利益诉求都写下出来。再把你的上级拉到你这边,跟你一起完善方案。毕竟,能要来更多资源,对他完成整体业绩也有好处。

5.怎么花?

作为中层管理者,你要的资源越多,公司给你的压力就越大。你要给到公司详细的资源使用说明书。这当中,你要回答好这三个问题:

第一,花资源的节奏,是前期一次性投入,还是分批次?

第二,用什么监管机制能保证资源不会被浪费?怎么防止腐败等黑箱操作?

第三,万一投入产出不理想,你怎么止损?有没有调整机制或者备选方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