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之序2

可以说,正因为有了区块链,元宇宙才能从平平无奇的“虚拟世界”跃迁到开天辟地的“宇宙

区块链是一个全球性、安全、点对点的网络。虽然区块链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却解决了加密技术不能解决的许多问题。

区块链技术不是简单的点对点网络和密码技术的线性组合,最重要的是它让全部的区块链网络参与者取得共识。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成了历史的见证者,从而避免了因缺乏信任而无法完成操作。(增强信任)

区块链的数据库和账本不依赖特定公司存在。两个不同的公司可以以分布式数据库和密码学保护用户隐私,获得网络效应带来的好处,躲避大公司的垄断,这样一来,大公司主导某个行业的情况就再难发生。 (反垄断)

区块链的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囊括支付、预订、个人身份认证等。

区块链保障了元宇宙居民自身拥有数据的权利,把数据的权利归还给元宇宙的居民。


互联网让人有了线上“化身”,元宇宙让人有了数字世界的“分身”:一个虚拟数字人的你,既与现实世界的你是数字孪生的一对,又是原生于数字世界的另一个你,可能比现实世界的你要更丰富多彩、生动灵现、角色多元。

元宇宙是一个规模成本递减、规模收益递增的生态系统,因此能生生不息、延绵不绝。

这样一个“无限游戏”的元宇宙,它的治理结构是分布式、去中心、自组织的。加入元宇宙是无须许可的,沉浸在元宇宙中是自由自在的。元宇宙制定规则依靠的是共识,遵守规则依靠的是自治。

这样一个“无限游戏”的元宇宙,它的经济模式是“利益相关者制度”。价值共创者就是利益共享者,没有股东、高管、员工之分。所有参与者“共建、共创、共治、共享”。

这样一个“无限游戏”的元宇宙,它的商业模型是创作者驱动。互联网是消费者驱动,用户数是互联网估值的核心指标。区块链是技术开发者驱动,开发者社区的建立是区块链成功的标志。元宇宙是内容创作者驱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内容是元宇宙“无限游戏”的关键。

元宇宙不是下一代互联网,而是下一代网络。CT技术构成了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构成了信息网络;而人类社会迈入数字化时代,AI、云计算、区块链等构成了数字网络。元宇宙是新一代的网络:数字网络。


过去100年里,人类基本解决了衣食住行这些现实世界的种种困扰。

过去30年里,人类创造了可以承载精神寄托的网络平台和数据工具。

现实世界中我们无法企及的幻想和难以排解的焦虑,可以在平行的精神“元宇宙”中解放了,何其快哉也 。

人类归根结底是精神生物,几千年的产业文明积累让我们享受物质化生存,而几十年的互联网和数字革命则让我们回归精神社会

更加快乐和有创造力。

“元宇宙”不同于哲学家的冥想空间,这是一个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大千世界,我们可以设计、编辑、运行、体验和把握的超现实世界,而且可以关联、干预、创造和操控我们生存的现实世


元宇宙是一个完整、自洽的经济体系,是纯粹的数字产品生产、 消费的全链条。从商品的属性来看,元宇宙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相同,遵循相似的供需规律,但是从商品生产、消费的全链条来看,又完全不同。

元宇宙中的商品,完全是在元宇宙中制造和消费的,层层剖析到最后,无非是“0”“1”的排列组合。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元宇宙的商品是脱离物理世界的单独存在,尽管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要素作为关键生产资料的经济活动.元宇宙经济的特殊性体现在数字商品的创造和消费中,数字商品 不消耗任何的物理世界的“物质”,也不存在物理世界的仓储、物流等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呈现“量子”的特性。本质上数字商品,或者更严格地说,数字物体都是“离散”的、不遵循任何物理规律的,所有在元宇宙呈现的“规律”都是代码规定的人工规律,可以模拟任何物理规律,譬如量子纠缠、瞬间移动等。在元宇宙中,时间和光速都是可以任意修改的参数。

元宇宙天然是“原子性”的,所有物品、关系、规则,最终都体现在二进制代码“0”“1”的排列组合中。元宇宙的原子性和离散性是确切无疑的.物理世界可以在元宇宙中被精确还原

比特币定义了金融场景的原子操作,就是点对点的货币支付.由点对点金融支付,可以衍生出所有的金融业务。以太坊定义了数据变换的原子操作,就是点对点的数据变换,可以通过编程的方式实现任何点对点的数据变换,并且确保这种变换是不可逆的、不可被篡改的。这就实现了元宇宙社会中,关于“信任”“信用”的原子性操作

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让任意的被加密的“一段数据”成为数字资产,给无差别的“数据”打上了独一无二的“身份”标签。从而数据变成了资产,具备有偿流通的可能性,进一步衍生出经济行为,发展为充满活力的商业世界。

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物理世界和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虚拟世界, 在人的需求层次上是一个整体。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多、改造物理世界技术的进步,人们在物理世界中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沉浸在虚拟世界的时间越来越多。人们不可逆转地向虚拟世界迁移。

未来人们的思考和决策都是在虚拟世界中完成的,而执行是在物理世界中完成的。就像人们的思考依赖大脑,执行依赖四肢一样。

我们不是在空 谈一个类似乌托邦的概念,而是通过对元宇宙的探讨,加速改变整个世界,建立起日益丰富的数字世界,改造出更加美好的物理世界。

全书从六个方面来研究元宇宙,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概述元宇宙种种特性、技术基础。部分读者从第一章中就可以获得全书的观点概要。

第二章分析元宇宙的居民,并给他们取了一个名字——M世代。M即“Metaverse”的首字母。以“95后”“00后”为主体的M世代。他们的喜怒哀乐,决定了元宇宙的种种特性。他们才是元宇宙的原住民。

第三章重点讲游戏。游戏是元宇宙的第一个雏形,其能够以可视化的形式体现元宇宙的特征,游戏对于画面清晰度、流畅度、真实度方面的不断的追求,一直是通信、3D技术、算力发展的原动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借鉴游戏的发展,其他各行各业都可以找到通往元宇宙之路。当然不同的行业难易程度不同,进阶必有先后,但是思维却须同步。

第四章探讨元宇宙经济学。本章指出元宇宙经济学是数字经济中最活跃、最具前瞻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出了元宇宙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的一些显著特征,同时向传统经济学奉为金科玉律的观点提出了挑战。

第五章讨论元宇宙治理问题。我们很难在元宇宙中建立类似“政府”的机构。自治似乎是唯一的解决方案。面临“邪恶共识”的情况、面临大面积发生的“灾难”事件,目前似乎并无统一解决的良策。治理之路仍然在探索之中。技术进步很快,治理模式则在物理世界的摩擦中艰难前行。

第六章以“超大陆”之名,探讨元宇宙的基础设施。本章从物理层、软件层、数据层、规则层、应用层展开论述,并且提出了产业“超大陆”的领先实践——EOP(生态运营平台)的概念。

第七章讨论技术对产业和社会的影响。数字技术正在系统性地和人类大脑、躯干更紧密地融合。后人类社会和硅基生命在数字技术浪潮中,正一步一步变成现实。人类则借助VR/AR等终端设备,在不同的元宇宙之间自由穿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