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重新理解了“孝順”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並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簡單來說,就是大凡有孝心的子女們,要孝敬他的父母,父母生前,要對父母敬重,讓父母開心,父母去後,要對父母盡哀慼之情。不然的話,就是徒有形式,失去孝道的意義了。

說起孝道,孔子老人家給我們解釋得清清楚楚了。可是,很少有人能百分之百做到。當然,也包括我。

上週有一天的傍晚,我正在家讀書,接到爸的電話,讓我去菜場接下媽去,說媽喫不消了,快暈倒了。我聽了,二話沒說,手忙腳亂地換好衣服,開車飛奔而去。

一路上,我腦海裏交替出現的,全是媽媽前天才因爲眩暈送醫院和爸爸爲她擔心着急的畫面。我心裏一個勁地埋怨媽,爲什麼總是這麼固執?不聽我們的勸告,還要過分操勞,纔好了兩天,又要犯病了,弄得我爸跟着擔心。

究竟什麼事情呢?往年,媽都要去菜場加工香腸,今年,媽早幾天爲了這事又操心,就犯眩暈病了,之後全家不讓她操心加工香腸的事情了。她嘴上答應得好好的,說不做了,讓姐姐如果想喫,就自己去菜場加工。

可是今天她又去菜場了,從早上九點一直排隊到晚上六點,過程中我爸去換班排隊。媽站了一天,中飯僅吃了點麪包,讓她回家,她堅決不肯,我爸實在扭不過她,又心疼她,就打電話讓我去接媽。

我是願意接媽的,所以一路上我後悔不已,心裏責怪自己,爲什麼一整天沒有打電話去問候兩老?如果早點通電話,也好早點知道他們在忙這事,好去幫忙。


當我在自責與責怪的情緒漩渦裏翻騰時,我想起笑來老師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上說到一個“萬能鑰匙”,就是當我們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那是個需要被解決的問題好像是個被鎖上了的鎖頭,而解決方案就像是鑰匙一樣,一定不在鎖孔裏插着,而一定是在別的什麼地方。

我媽不聽我們勸告,總是過分操心,導致眩暈病反覆發作的問題,如果我們只盯着這個問題看,盯着這個問題想,盯着這個問題找解決方案,那我們無論如何也解決不了的。那何不幫助她去一起完成呢!想到這兒,我心中豁然開朗。

我們的父母生了我們,我們當是要孝順他們,當他們想做一件事情時,不要去阻止他們,而是想着如何去幫助他們完成心願,這樣他們也安心,我們作爲子女也放心了。

那說得容易,做到卻很難的,我們又如何行動呢?


一、感恩父母給了我們生命

《原生家庭》的作者蘇珊.福沃德說,有很多父母中了毒,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比如,有毒父母分爲:天下無不是的、不稱職的、操控型的、酗酒型的、身體或言語虐待型的、性虐待型的等等。這些“毒”讓他們的下一代也不會幸福快樂。

那我們如果一直也延續父母的有毒行爲,那這個“毒”永遠也戒不掉,更可怕的是會世世代代相傳。如何克服這種有毒父母給我們帶來的痛苦呢?那就是愛和感恩。用愛擁抱我們內在的小孩,用行動去感恩父母給了我們生命。

我在家排行老二,我媽就屬於那種操控型的,總是要我和姐姐聽的話。她經常對我說的話是:“你聽媽的話,按照媽媽說是去做,媽媽喜歡你,不喜歡你姐姐。”這樣的結果,造成了我總是以我媽爲中心,不能活出自我。

我以前還怪我媽,後來自己通過讀書修煉內心,也懂得了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有些缺陷,如何活得幸福,全靠後天修行。再說了,父母他們年輕時,也不懂啊!那就不如感恩他們,讓我們內心釋放出愛的力量,照亮我們人生前行的路。

二、幫助父母解決生活難題

我們的生活就是由一堆問題組成,你不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爲問題。我爸媽年紀大了,顯然問題更多,他們的生老病死顯然是我的一個最大的問題。

好在我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增強,他們一有問題,就先來找我,而不是找姐姐去。他們如此信任我,我爲此感到驕傲,同時也感到壓力很大。不過,壓力可以化爲動力,通過讀書找方法。

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這就是一個問題,那方法就是我們可以通過讀書學習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說,你一定覺得有點繞了。

也可以這樣說,每本書都是作者爲了解決一個問題而寫的,書裏有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你只要多讀書,就能掌握很多方法,爲你的生活解憂。

我以前不愛麻煩人,後來讀到《他人的力量》,知道了要學會他人求助,於是爸媽家遇到水電不正常的問題、看病難的問題,我就會求助於朋友,朋友會幫助我一起解決。

老人喜歡安靜規律的生活,一旦問題解決後,他們也就安心了,那我們做子女的,也可以放心工作學習了,也盡了對他們的孝心了。


三、陪伴父母學會開心快樂

百度上說, 孝順原指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我理解的意思是,奉養父母,一方面對於你認同的事,要盡心盡力,另一方面,對於你不認同的事,要順從他們。

就比如,我一開始講到的我媽不聽全家勸阻,又去加工香腸的事情,等到明年,我一定順從她的意願,幫助她一起去排隊加工,而不是阻止她不要去加工。過後,我將這個想法告訴媽,媽高興地說:“是啊!這才讓我心裏舒服踏實呢!”

我們很多幸福快樂是建立在確定性事件上的。我們的認知水平決定了我們情緒的掌控能力。我媽的認知明顯不足,經常發脾氣,原因就是因爲我爸不聽她說的話。她要一切都是她的掌控下,而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爸經常向我求助,我就要去安撫我媽的情緒,教她緩解情緒的方法,帶着她和爸爸走親戚,去聊天,讓他們開心快樂些。到了節日,陪同他們過節。我現在成了他們專職司機,隨叫隨到的那種,但我一點不嫌煩,而是盡心盡力順從他們,陪伴他們擁有更多的快樂時光。


臺灣作家龍應臺的《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是她辭職照顧93歲媽媽,專門寫成的。她在書裏說:人生裏,有些事情不能蹉跎,不做就來不及了!當父母逐漸老去時,有些事情不能蹉跎,要把握父母健在時光,多陪伴父母,也學習如何對待“生、老、病、死”這堂生命課程。

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也讓我越發感覺到時間的緊迫性。如果你的父母日漸年老,那你就要做一個跟時間賽跑的子女,不等不靠,盡心盡力孝順父母,照顧父母,讓他們開心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