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重新理解了“孝顺”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并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简单来说,就是大凡有孝心的子女们,要孝敬他的父母,父母生前,要对父母敬重,让父母开心,父母去后,要对父母尽哀戚之情。不然的话,就是徒有形式,失去孝道的意义了。

说起孝道,孔子老人家给我们解释得清清楚楚了。可是,很少有人能百分之百做到。当然,也包括我。

上周有一天的傍晚,我正在家读书,接到爸的电话,让我去菜场接下妈去,说妈吃不消了,快晕倒了。我听了,二话没说,手忙脚乱地换好衣服,开车飞奔而去。

一路上,我脑海里交替出现的,全是妈妈前天才因为眩晕送医院和爸爸为她担心着急的画面。我心里一个劲地埋怨妈,为什么总是这么固执?不听我们的劝告,还要过分操劳,才好了两天,又要犯病了,弄得我爸跟着担心。

究竟什么事情呢?往年,妈都要去菜场加工香肠,今年,妈早几天为了这事又操心,就犯眩晕病了,之后全家不让她操心加工香肠的事情了。她嘴上答应得好好的,说不做了,让姐姐如果想吃,就自己去菜场加工。

可是今天她又去菜场了,从早上九点一直排队到晚上六点,过程中我爸去换班排队。妈站了一天,中饭仅吃了点面包,让她回家,她坚决不肯,我爸实在扭不过她,又心疼她,就打电话让我去接妈。

我是愿意接妈的,所以一路上我后悔不已,心里责怪自己,为什么一整天没有打电话去问候两老?如果早点通电话,也好早点知道他们在忙这事,好去帮忙。


当我在自责与责怪的情绪漩涡里翻腾时,我想起笑来老师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上说到一个“万能钥匙”,就是当我们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那是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好像是个被锁上了的锁头,而解决方案就像是钥匙一样,一定不在锁孔里插着,而一定是在别的什么地方。

我妈不听我们劝告,总是过分操心,导致眩晕病反复发作的问题,如果我们只盯着这个问题看,盯着这个问题想,盯着这个问题找解决方案,那我们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的。那何不帮助她去一起完成呢!想到这儿,我心中豁然开朗。

我们的父母生了我们,我们当是要孝顺他们,当他们想做一件事情时,不要去阻止他们,而是想着如何去帮助他们完成心愿,这样他们也安心,我们作为子女也放心了。

那说得容易,做到却很难的,我们又如何行动呢?


一、感恩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原生家庭》的作者苏珊.福沃德说,有很多父母中了毒,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比如,有毒父母分为:天下无不是的、不称职的、操控型的、酗酒型的、身体或言语虐待型的、性虐待型的等等。这些“毒”让他们的下一代也不会幸福快乐。

那我们如果一直也延续父母的有毒行为,那这个“毒”永远也戒不掉,更可怕的是会世世代代相传。如何克服这种有毒父母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呢?那就是爱和感恩。用爱拥抱我们内在的小孩,用行动去感恩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我在家排行老二,我妈就属于那种操控型的,总是要我和姐姐听的话。她经常对我说的话是:“你听妈的话,按照妈妈说是去做,妈妈喜欢你,不喜欢你姐姐。”这样的结果,造成了我总是以我妈为中心,不能活出自我。

我以前还怪我妈,后来自己通过读书修炼内心,也懂得了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有些缺陷,如何活得幸福,全靠后天修行。再说了,父母他们年轻时,也不懂啊!那就不如感恩他们,让我们内心释放出爱的力量,照亮我们人生前行的路。

二、帮助父母解决生活难题

我们的生活就是由一堆问题组成,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我爸妈年纪大了,显然问题更多,他们的生老病死显然是我的一个最大的问题。

好在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增强,他们一有问题,就先来找我,而不是找姐姐去。他们如此信任我,我为此感到骄傲,同时也感到压力很大。不过,压力可以化为动力,通过读书找方法。

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这就是一个问题,那方法就是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学习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说,你一定觉得有点绕了。

也可以这样说,每本书都是作者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写的,书里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你只要多读书,就能掌握很多方法,为你的生活解忧。

我以前不爱麻烦人,后来读到《他人的力量》,知道了要学会他人求助,于是爸妈家遇到水电不正常的问题、看病难的问题,我就会求助于朋友,朋友会帮助我一起解决。

老人喜欢安静规律的生活,一旦问题解决后,他们也就安心了,那我们做子女的,也可以放心工作学习了,也尽了对他们的孝心了。


三、陪伴父母学会开心快乐

百度上说, 孝顺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我理解的意思是,奉养父母,一方面对于你认同的事,要尽心尽力,另一方面,对于你不认同的事,要顺从他们。

就比如,我一开始讲到的我妈不听全家劝阻,又去加工香肠的事情,等到明年,我一定顺从她的意愿,帮助她一起去排队加工,而不是阻止她不要去加工。过后,我将这个想法告诉妈,妈高兴地说:“是啊!这才让我心里舒服踏实呢!”

我们很多幸福快乐是建立在确定性事件上的。我们的认知水平决定了我们情绪的掌控能力。我妈的认知明显不足,经常发脾气,原因就是因为我爸不听她说的话。她要一切都是她的掌控下,而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爸经常向我求助,我就要去安抚我妈的情绪,教她缓解情绪的方法,带着她和爸爸走亲戚,去聊天,让他们开心快乐些。到了节日,陪同他们过节。我现在成了他们专职司机,随叫随到的那种,但我一点不嫌烦,而是尽心尽力顺从他们,陪伴他们拥有更多的快乐时光。


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是她辞职照顾93岁妈妈,专门写成的。她在书里说:人生里,有些事情不能蹉跎,不做就来不及了!当父母逐渐老去时,有些事情不能蹉跎,要把握父母健在时光,多陪伴父母,也学习如何对待“生、老、病、死”这堂生命课程。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让我越发感觉到时间的紧迫性。如果你的父母日渐年老,那你就要做一个跟时间赛跑的子女,不等不靠,尽心尽力孝顺父母,照顾父母,让他们开心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