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卡(1124)

明代大儒陳白沙很出名的一句話,就是“日用間隨處體認天理”。我想這就是文學家與理學家的不同處,理學家隨處體認天理,文學家隨處體認美感。

花開花謝是天理,有了花謝更珍惜花開,是美感。種瓜得瓜是天理,種瓜愈苦喫瓜愈甜,是美感。想做文學家,就得從觀察日常生活做起,拋棄世俗社會實用功利的盤算,摔開升斗小民日常粗陋的感覺,深一層去發掘美:

當聽到鐘聲,也能像杜甫那樣,聽出那雲外的鐘聲是溼的嗎?

望着漫漫雲漢,也能像李賀那樣,飛昇起來似的,聽到天上的銀河裏有水潮聲嗎?

在湖上,能感到鼓着肚兜的檣帆,是剛喫飽的嗎?

在野外,能看出冬天虛弱乏力的炊煙,是飢餓的嗎?

在山上,影子會像一支筆,飽蘸暮色,在山坡上繚亂地描繪着夕陽嗎?

在家中,會發現從紅顏到白髮,原來是鏡子管理了自己一輩子嗎?

在庭前,春已去了,落紅滿階,但在花瓣間奔來跑去的風,也是癡的!

在房內,寒夜來了朋友,知己間溫暖的笑話,是可以當棉被蓋的!

在船上,那大片濃綠的山的倒影,一直壓在心上很重呀!

在客廳,將松枝、菊花與梅蕊,一齊插入瓶中,會感覺像在歷史上替許多高士合寫一篇傳記嗎?

說話時,不肯說杞人憂慮天空會墜下,偏感覺上天也在怕杞人太多呢!

夢醒時,忽然驚覺那入夢的青山,纔是一生最好的朋友!

不必問夢裏去世的朋友爲什麼出現得愈來愈多,是自己太老啦!

再老下去,就愛談前生來世,細細品賞:芳草的前生是美人,柳絮的來世是浪子……

這樣隨處體認美,必須時刻留心,陳白沙說的“去耳目支離之用,全虛圓不測之神”,乃是不二的方法。如何使花想雲思,都成奇趣?那就必須歇了奔競的熱腳,穩住慧光的冷眼,將榮枯得失,興廢喧寂,都不放在眼下,像重擔挑上了肩膀,前後左右的凡俗事務,都看不見了,一時閉上了耳目的開關,全神凝注,只管直上精神世界的千峯萬峯而去!


——《隨處體認美》黃永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