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隨筆:《社會性動物》

書名:《社會性動物》。

作者:埃利奧特·阿倫森

人們爲什麼有從衆的傾向?長期看電視的人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戒菸的人爲什麼總是會失敗?我們都知道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可這到底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影響呢?螞蟻、蜜蜂、猴子也是社會性動物,那人類與它們有什麼不同呢?


《社會性動物》這本書就是研究人類的種種行爲和思想。

本書被稱爲美國社會心理學的“聖經”,本書從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來,在世界範圍內暢銷數千萬冊,是社會心理學領域內最具影響的著作。


本書作者是美國的埃利奧特·阿倫森,他是當代最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他也是美國心理學會110年曆史上,唯一一位獲得所有三項大獎的心理學家:傑出研究獎、傑出教學獎和傑出著作獎。


本書的出現,也是一個機緣巧合。當時的埃利奧特,是得克薩斯大學的教授,他受邀去一個地方呆一年,並且享有全職薪酬。在那個美麗的小山丘上,埃利奧特反思了自己曾經上課時講的話,說社會心理學是門年輕的學科。這無異於向學生承認這門學科,沒有辦法用現有研究成果解決世界的問題,這其實就是推脫責任,迴避風險。


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作者決定寫下這本書,並且明確地說明了寫下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爲了闡明社會心理學研究,有可能幫助我們理解、甚至解決困擾當代社會的一些重要問題。


亞里士多德說:“人時一種社會性動物,那些生來離羣索居的個體,要麼不值得我們關注,要麼不是人類。”


我們絕大部分人無疑都是社會性動物,但是社會是怎麼給我們帶來影響的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社會心理學。


大家可能會好奇,社會心理學到底是指什麼。其實,社會心理學的定義很清晰,就是他人真實的、想象的或暗示的存在,對我們的思想、情感、信仰和行爲的影響,以及我們如何影響他人的科學研究。


當然,讀這本書的時候,大家讀着讀着可能就會覺得,這些還需要研究嗎,我早就知道,或者我父母、長輩早就告訴過我。


但事實上,我們這種感覺的產生,完全可能是因爲自己的事後聰明偏見。事後聰明偏見就是指,一旦我們知道某件事的結果,往往就會高估自己的預測能力。就好像我們看某場比賽結束後,心理多多少少會產生“我早就知道他會贏”的心態


當然,社會心理學不會只講一些大部分人已經瞭解的事實,還有幫我們改正一些錯誤觀念,比如那些人們認爲理所應當的事,結果卻與現實恰恰相反。例如,很多人會認爲,那些做錯事而受到懲罰的人,懲罰越重他們越會懼怕,越會停止某種行爲。但實際上,面對輕微懲罰威脅時,人們會討厭被禁止的行爲,可如果懲罰過於嚴重,反而會讓人們被這個行爲吸引。


當然,這只是社會心理學中一點點理論,在進一步瞭解社會心理學前,我們首先要意識到,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與化學、物理、生物一樣,所以它也需要依據科學方法。一旦我們涉及到科學方法,就需要面對我們自己的偏見。


那科學方法都會有那些過程呢?


首先是觀察,比如你發現自己心情好的時候,聽到身邊人說話都是善意更多一點。觀察過後,我們就需要猜測,爲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這個猜測要是合乎規律的,之後就把這個猜測設置成可以檢驗的假設,最後就是設計實驗,把這個假設證實或證僞。


舉個例子,美國的肯尼迪總統在位時,曾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但令人意外的是,在犯錯之後,他在民間的聲望反而上升了,人們更喜歡他了。這不得不讓人們好奇,這是爲什麼,作者身爲社會學家,更是如此。


所以作者做了一個可以導致這種轉變的猜測,那就是因爲肯尼迪之前幾乎是一個近乎完美的人:他英俊、能幹、機智、熱情,而犯了錯之後的他更受人親近,是因爲犯錯讓他有了人情味兒,拉近了他與民衆之間的距離。


再根據這個具體時間,進一步設立一個關於這種現象的假設:犯錯會增加一個近乎完美的人的受歡迎程度。


最後再來設立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可以讓社會學家控制無關變量,實驗裏唯一的區別,就是錯誤的確切性質和犯錯誤人的類型。在這種簡單的情況下,就可以證實我們之前的假設是對的,那就是近乎完美的人在犯錯後會變得更有吸引力,而普通人在犯了同樣的錯後,吸引力會降低。


好了,在瞭解完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後,我們開始繼續來研究,人類這個社會性動物。


從圖庫選擇圖片


我們想要研究人爲什麼是社會性動物,首先要看看社會認知是怎麼形成的。什麼是社會認知呢?


說白了,社會認知就是“社會大腦”,也就是關注人們如何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人們如何解釋、記憶、預測、作出決定、評價自己和他人,以及爲什麼這些過程經常會產生錯誤。


人類是採取小型狩獵採集的羣體,所以進化的時候,人類的大腦會以此爲方向,讓人們傾向於合作和互相關心,但隨着社會的發展,世界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複雜,曾經進化的某些大腦裏的機制,現在會導致我們固守偏見,做出錯誤的決定。


而我們自詡的人類的理性、事實和批判性分析,其實都是爲了證明我們已經看到、感覺到或是相信的東西。



從圖庫選擇圖片


雖然人們確實一直都努力的做着正確的事,讓自己的生活減少痛苦、享受快樂,就像哲學家傑里米·邊沁說的:“人們會通過權和事務給自己帶來的幸福感,來確定事物的善惡與對錯。”但事實上,我們大部分人都是認知吝嗇者。什麼叫認知吝嗇者呢?認知吝嗇者就是說,我們總是尋求保存認知能量,並將複雜事物簡單化處理的方法。


不過,這也不怪我們,比較想要完全理性,首先要做到兩點。第一點是我們可以全知且沒有偏見的進行觀察,也就是我們需要有上帝視角,這基本上不太可能。第二點是,即使我們獲得的信息和數據有用且科考,我們也不可能有時間對所有事情都進行全面分析。


所以在處理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們會過度利用已知信息,來避免去搜集更多信息,或者直接根據直覺去做決定。


不過,每個人選擇的思維各有不同,這也導致了每個人面對同一件事做出的選擇是不同的。那我們思考的思維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人都說,我們剛出生時,就是一張白紙,日後有怎樣的思維和能力,要看後期的培養,也就是現在雞湯文裏常說的:“你可以成爲任何你想成爲的人。”但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準確,因爲科學研究已經表明人類各個方面都會受遺傳因素影響,但我們也不必氣餒,因爲後天的培養和努力,確實可以增強或改變一些我們的技能。


如果非要打個比喻,那就是我們的思想,其實更像一張草圖,它不是從零開始的,但我們卻可以對已經存在的東西加以細化,進行修正。


當然,在後期我們的生活中,使我們做出一切行爲和改變的,最主要的社會動機,就是歸屬感。但因爲人們對歸屬感的瘋狂追求,人們一旦相信一些不真實的事情,就很容易變得做事瘋狂扭曲,這也是爲什麼會有恐怖分子這樣的組織存在。


除了思想的進化過程,我們在生活中,最常做的事,就是感知與解釋各種事情。比如他爲什麼這麼做?爲什麼不理我?爲什麼我這次考試成績不好?這就是因果歸因。


一般情況下,歸因理論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性格歸因,它主要與個人的典型人格有關,另一種就是情境歸因,主要看當事人所處的情況。


不過因爲我們性格的不同,所以我們會過度使用其中一種類型,導致歸因錯誤。特別是在後面一步解釋問題,不同性格的人會有很大差別,這也影響了人們的控制感和幸福感。


比如一次考試考砸了,樂觀性格的人會說“這次考砸了沒關係,下次我一定會努力,提高成績”,而消極性格的人會解釋”我數學不好”“我沒有努力”等等。


這種機制,會創造一種自證預言,當我們對一些行爲作出最初歸因後,就發揮了作用,然後在最後以某種方式確認它。


當然,人並不是非理性的,人只是有能力變得理性和非理性,即使我們有這些認知偏見,讓我們成爲認知吝嗇者,我們依舊是嚮往善良、聰明、明智的人,一切都在儘量往好的方向發展。


不過,當我們所做的事不明智、不理性、不善良的時候,人也會進行自我辯護,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內容。


從圖庫選擇圖片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名叫薩姆的男子被催眠了,於是他凌晨4點的時候,穿上雨衣雨鞋,拿着雨傘走出了門,從來不喝酒的他,特意去了八個街區外的商店,買了波旁酒。


當他再次回到屋子的時候清醒過來,面對朋友提出的種種質疑時,卻不斷地進行解釋,試圖說服自己和朋友,他做的這些事情是有道理的。


其實這樣的事情並不罕見,比如在印度有個村莊發生了地震,而離這個村莊有一段距離的周圍村民們,雖然並沒有什麼迫在眉睫的危險,卻紛紛傳出一些謠言,比如:接下來某一天將會爆發洪水、地震等等災難。


這是爲什麼呢?因爲他們非常害怕,但事實上沒有足夠的理由讓他們害怕,所以就自己製造了恐懼。也是因爲這些現象,社會學家利昂·費斯汀格,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


認知失調理論就是說,當一個人處在緊張狀態,就會簡單地持有兩種心理不一致的認知,當然,認知包含了觀念、態度、信仰和觀點,當這種情況產生,人們就會變得不理智,試圖用各種解釋聯繫兩種不一樣的認知。而這種不理智,會影響人們瞭解基本事實,或者阻礙人們找到解決問題的真正辦法。



從圖庫選擇圖片


那麼,都什麼樣的情況,會導致我們認知失調呢?


首先,是當你需要做決策的時候,當然這個決策是重大的,不可挽回的。比如你要拿出自己幾乎所有積蓄買一套房,買一輛車。其次,是你做了一些不道德的行爲決策,比如一個誠實的孩子,爲了拿到一個好成績作弊或者撒謊。最後,你犯了一些錯誤,傷害了他人,或者自己覺得很殘忍。


不過不要擔心,想要解決認知失調問題,作者爲我們提供了三個解決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通過更好地瞭解自己的防禦和失調傾向;第二個方法,是認識到即使我們做一些愚蠢、不道德或傷害他人的事情,也並不一定意味着自己是一個無可挽回的、愚蠢的、不道德的或殘忍的人,因爲一次奇葩片不等於你成爲了一個騙子,除非你不斷地進行自我辯護;第三個方法,是通過培育強大的自我,來認識和了解自己的錯誤。


除此之外,認識到認知失調這個機制,對我們與他人溝通時也有幫助。比如著名的登門檻效應,就是利用了人們認知失調這一點,你只要獲得了一次小幫助,就有機會獲得這個人更大的幫助。因爲當他幫助過你一次,就會爲幫助你一次小忙找尋理由,認爲你是個值得幫助的人,幫助你更多。


或者,當你有兩個孩子,大的孩子喜歡打弟弟。此時你有兩個選擇,那就是嚴厲懲罰和輕微懲罰。這兩種都會讓大孩子感到認知失調,但效果可能㛑完全不一樣。如果你給他的懲罰非常嚴厲,當他有打弟弟的衝動,卻沒有做時,他會思考:他不打弟弟妹妹,是因爲他一動手,就會受到嚴厲懲罰,可一旦離開了你的視線,他就還會動手。但如果你的懲罰略輕,大孩子有打弟弟的衝動,卻沒有這麼做時,因爲沒有充分理由,他就會自我說服:他其實也不那麼喜歡打弟弟,打小孩一點也不好玩。


好了,關於自我辯護的內容我們就講到這裏,下面我們來看看可能大家討論最多的話題,那就是從衆心理。


從圖庫選擇圖片


現在一提起“從衆”這個詞,很多人可能都嗤之以鼻,畢竟“從衆”就代表着沒個性、沒思想。但如果我們要換一個詞語表達呢?


我們把從衆者換成“團隊合作者”,把非從衆者換成“叛經離道者”,那你會更喜歡哪一種人呢?


其實,正因爲人類是社會性動物,所以會一直在個性相關的價值觀和從衆相關的價值觀中糾結。


特別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實際上是會更傾向於喜歡從衆主義者的,因爲人類正是這樣進化過來的,這也是人類的進化優勢——犧牲個人願望與他人和諧共處。


當然,這並非說從衆就是正確的,其實說白了,從衆就是一個人的行爲或意見的改變,受到了來自另一個人或一羣人的真實或想象的壓力的結果。


從衆一般情況下,有兩種動機,一種是歸屬,一種是信息獲取。歸屬,無疑是我們通過表達和別人的相似性和思想上的親近,來保證自己在羣體中的地位;信息獲取,則是因爲別人是有價值信息的來源,或者因爲與別人差距太大令人感到不適。



從圖庫選擇圖片


不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羣體,從衆的程度也不一樣。影響人們從衆程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這七點:


第一點,是榜樣的聲望與受歡迎程度。當信息模糊不清的時候,我們最有可能像那些看起來行爲、外貌等可靠的人保持一致。第二點是一致同意,也就是看其他人是狗都持有相同意見。第三點是表態,通過誘導一個人對他最初的判斷作表態,就會減少對羣體壓力的順從。第四點是擔責,是否承擔責任,承擔多大的責任,也會影響你怎樣對待羣體壓力。第五點是自尊與安全,自尊較低的人和在羣體中安全感較低的人,會更容易屈服於羣體壓力。第六點是年齡,我們更容易像同年齡段的羣體屈服。第七點是羣體性質,如果我們所在的羣體是公認的專家,或者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或者在職業、年齡、種族等重要方面相似,我們則更容易屈服於羣體壓力。


只有我們瞭解這些從衆背後的心理和行爲機制,才能理解從衆背後的心理運作機制,才能夠改進人們的決策方式,當“從衆”讓衆人犯錯時,我們能夠及時改正。


從圖庫選擇圖片


因爲人處在社會中,所以會無意間成爲各種各樣羣體中的一員,有了不同的羣體,自然也就有了偏見。


前面我們也提到了,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偏見,偏見也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我們的生活。可以說,偏見是人類經驗中最常見和最令人不安的固定習慣之一。


但其實大部分人,都不瞭解偏見。偏見其實一直都存在,並且永遠難以消失。從我們的祖先開始,就在潛意識中明白,在危險的世界中,對陌生人保持警惕,會讓我們更容易生存下來。


偏見會隨着社會條件的變化而改變,會伴隨時代的變遷而循環,它其實是一個可區分的羣體對另一個可區分的羣體中的所有成員的消極態度。偏見包含了三個方面,分別是認知上的、情感上的、行爲上的。


我們先看看偏見的認知成分。偏見中認知上的部分,其實是因爲獲得了錯誤的信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會讓我們只關注一個特定羣體的整體特徵,而忽略了裏面個體的差異,就比如小時候大部分人總認爲,學藝術的學生,都是成績不好的、愛調皮的“壞學生”。當然,刻板印象也並不一定都是負面的,就比如“亞裔學生”在歐美人眼中,就應該是聰明、勤奮、數學優秀的。


但即使是積極的刻板印象,也可能是有害的,這會讓承受刻板印象的羣體中,那部分不具有這個特徵的個體,倍感壓力,並且受到不公平待遇。


其次,是偏見的情感成分,直覺和仇恨。情感是植根於抵制理性論據的直覺的。這也是爲什麼偏見很難被改變的原因。單純的刻板印象很容易被事實和邏輯推翻,但有了情感的存在,就會讓抱有偏見的人們,無視那些與他偏見不符的信息。


最後,是偏見的行爲成分,歧視。偏見會導致那個受鄙視的羣體的成員,遭受歧視和不公平待遇。比如社會調查研究,肥胖的人比苗條的人就業率更低,升職率也更低。


很多人可能會好奇,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我們的偏見呢?作者把導致偏見產生的基本社會心理原因,分爲了四種,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從圖庫選擇圖片


第一種是經濟和政治競爭或衝突。因爲任何資源都是有限的,所以無論是利益還是地位,支配羣體都會試圖剝削少數羣體,雙方目標的衝突,就會加深偏見。


第二種是替代性攻擊,通俗點說就是“替罪羊理論”。我們會把難以解決的麻煩,或無法反擊的挫折,歸咎於無辜和無能爲力的人。


第三種是自我形象和地位的維持。我們都需要爲我們的行爲和自我意識辯護,當我們處在強勢地位,就需要爲我們對弱勢羣體的殘忍找到理由,來證明自己是正義的。而當我們的地位較低,則需要壓迫另一個少數羣體,來證明自己比別人優越,維持自己的地位。


第四種,則是從中導致的偏見,前面我們也提到過,很多人只是按照所生活的地區準則來行事。


最後一種,偏見也可能是因爲社會制度的法律和習俗。比如以前的基督教規定同性戀是犯罪的,那當時的人們,自然就會對同性戀抱有偏見。


雖然這麼多種原因都會導致偏見,但想要解除偏見,我們其實只需要做兩步,第一步是解除和熟悉對方,接下來的第二步,就是通過合作和互相依存減少偏見。


其實,正如曼德拉說的,沒有人會因爲自己的膚色、背景或宗教信仰生來憎恨他人。人們只是學會了恨,如果他們能學會恨,便可以學會愛。因爲艾比愛的對立面來得更爲自然。


我們學會愛,自然也就減少了偏見。


從圖庫選擇圖片


那什麼是愛呢?我們爲什麼會互相吸引?愛能爲我們帶來什麼?


其實,在人們的基本生存需求被滿足後,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聯繫就成爲了最輕有力的動機。良好的人際關係,更有助於我們生存,更有益於我們的健康。


當然,良好的人際關係會包括朋友與愛人,我們在選擇這兩種親密關係時候,會有五種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分別是我們會更喜歡生活在離我們較近地方的人;與我們相似的人;喜歡我們的人;具有吸引力的人和選擇的悖論。


前四種都很好理解,那什麼是選擇的悖論呢?這其實是近現代社會或者說現代社會才逐漸出現的一種情況,因爲隨着科技的發展,人們的選擇越來越多,這就會阻礙我們作出決定,因爲選擇足夠多,總會讓人覺得“我可以獲得更好的”。無限的選擇讓我們把現實和幻想比較,但現實永遠比不過幻想,這就導致最後人們可能一無所有,這就是現在的人類更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選擇了一個人後,我們就會進入一段親密關係,而在種種親密關係中,最神祕的也是最爲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愛情,那愛情到底是什麼呢?我們怎麼維持愛情呢?



從圖庫選擇圖片


其實,愛情分爲浪漫之愛、伴侶之愛和完美之愛。浪漫之愛,就是激情+親密,而伴侶之愛,則是親密+承諾,只有完美之愛,包括了激情、親密和承諾。


大部分人的愛情過程,都是從浪漫之愛過渡到了伴侶之愛,這也是爲什麼人們總覺得愛情無法保鮮的原因。


不過激情褪去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但在愛情中,我們卻可以減緩激情褪去的進程。想要不破壞親密關係,我們就要保證與伴侶公開、真誠且真實。


我們要在親密關係中,學會坦率的談話,說出的自己的情感和心事,而不是對對方加以指責、挖苦或嘲笑。有效交流要表達情感而不是看法。什麼意思呢?說“我有點憤怒”是表達情感,說“你是個混蛋”則是看法。


我們不應該對對方抱有過度的期望,我們只是凡人,如果你能擺脫不切實際的期望,相信你一定會獲得一份滿意的愛情和美好的婚姻。畢竟,你所能得到的愛,只能等於你能提供的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