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噪声

底层规律与噪音

这个世界有着无数的噪声,每一种噪声都在干扰我们的决策,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忽视所有底层规律以外的声音,找到事物的本质

我们所看到的公平,很多时候都不公平,就像法官判案、高考批卷、医生诊断等等,因为做决策的人很容易被噪声所影响。

在没有拿到过哪怕一次的结果反馈的单一次数决策中要排除噪声,做出更好的决策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有时候经常会神化某些组织、团体、个人的决定,认为他们能做出相对更有智慧的决策,其实不一定,尽管他们常常在事后自圆其说,让这个决策看起来还不错。

单体在非重复决策中的表现,大部分时候是不太好的,那是因为以单人的片面知识储备,很难判断出哪些是噪声、哪些不是

机制性消除噪音,民主和多次决策

但当人数足够多的时候,无数不同的背景知识组合,会导致情境噪声大致上相互抵消,于是群体的智慧就胜利了,这就是“民主决策”如此重要的原因。

要注意,这里的关键在于独立,我们都知道人很容易被其他人影响,如果不是独立做出判断,那么人群就容易受到别人答案的锚定,从而往同一个方向上产生叠加影响。

因此排除情境噪声最好的方法是民主,但必须独立决策。

如果是一个人,连续做出两次决策,和过一段时间再做一次决策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这个“过一段时间”拉得越长,几次平均以后的决策更接近正确。

我们常说,当我们很喜欢一件东西,很有冲动买下它的时候,先告诉自己“忍三天,如果三天后我还是很想买,那就买”。它本质上就是一种“隔上一段时间,在不同的情境噪声影响下,再做一次相对独立的决策,以此取平均数来提升决策的正确率”的做法。

因为你并非在所有时刻都一样,随着噪声变化,你的情绪、认知都会变化(你可能完全意识不到),因此你需要自己给自己设定机制。

用智能算法消除噪音

作为人类,我们只能用机制、人数、决策数量、经验等各种方式去尽量降低噪声的影响,但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时候陷入到陷阱之中,那么有没有能完全避开噪声的呢?有,将你能想到的条件下的决策编写成一条条的规则,然后严格按照你的规则执行——除非严格不适合,那就添加新条件,否则能简则简,没有“例外”,没有“综合考虑”,没有“情绪偏向”。

人类总以为自己的判断是灵活的、是综合的、是更有效的,其实往往被各种噪声影响着而不自知,不如简单粗暴的机械规则来得更有效。

“未来如果让人类医生来诊断病情,那可能大家都是不会接受的”,原因就在于此。如果让人类医生都独立做判断,你会发现很多时候,10个医生下的判断都不一样,那不可能大家都对呀,只能说几乎每个医生的判断都会被自己当时专属的噪声所影响。

而机器和规则的表现,就会好上太多,现在我们去到医院,抽血、CT、B超,这些还需要人来操作,未来都是全自动,一顿操作,你的病情就十分精确了。但在没有这些仪器的时代呢?人类医生的观点常常差异巨大,如果你只看一个医生,可能从来都没怀疑过他们的能耐,如果同一种病你能“货比三家”,你就可能会怀疑这些到底是不是医生。

投资就更是如此,所有个人感受、个人判断最终都敌不过简简单单的几条底层规则,但人类总是更愿意相信自己当下的感受,被情绪牵着走,这种过度自信往往就是亏损的重要原因。

而当数据足够丰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复杂得多的人工智能自学习的方法找出更有效的模式,它的预测就更为即时、精准和细化——几乎完全撇除了噪声,拥有人类想象中的完人智慧——人们完全想不通为什么要这样做,但照做就可以了。

随机性让未来难以预测

总体而言,复杂算法的人工智能只要有足够多的数据,在预测上的确会超越人类和简单模型很多,但如果是关于未来的长期判断,依然是低得离谱。

无论如何,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预测未来的算法,哪怕是接近。

这个世界充满了随机,随机的原因在于人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跟这个世界的所有元素发生着交互,同时又在影响着这个世界的每一种元素,这个混沌的系统是根本不可能被预测的。

人类的凭感觉

人类的判断在几种判断方式里基本上是最差的,人容易受噪声影响的原因是:人是凭感觉判断的动物。

感觉是什么?是一种综合判断,但这种综合判断非常粗糙,常常会混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人类判断事物的机制,如何评价你好不好?看你跟某个参照物的相似度,相似度高,评价就靠近参照物,丝毫不考虑细分的某些因素相似,到底值不值得增加评价分——人们看的只是总相似度。

按照相似度去判断事物,本质上还是人有一致性倾向。当我们先按照相似度打了一个分之后,我们就对事物有了一个初始判断,接下来我们就是去不停地验证这个初始判断的正确性。

正是由于我们希望自己初始的判断是对的,所以我们才会有意无意地忽视那些相反的证据,而不断加强那些正面的证据,于是结果就会偏离得更狠。

这种一致性倾向就是错误的量表。

同理还有情绪,情绪也是一种错误的量表。当我们对一个人十分厌恶时,我们看起来会对他的日常行为都很挑剔,但如果我们十分喜欢一个人,那么无理取闹也会变得可爱。

使用错误量表更多的人,往往是思维定式更多,思想更不开放的人。他们的大脑更容易快速判断某些事情,导致他们的决策往往错误率更高。

但与此同时,他们的这种僵化和频繁使用错误量表的状态,又能为你所利用

总结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噪声的社会之中,对于个人来说,要尽可能地消除噪声对我们的决策影响。而对于我们要面向的集体,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制造对自己有利的噪声,以及懂得利用别人能被噪声利用的特点,达成我们自己的目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