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圓夢》

這是大學時代讀過的一本書,然後一直靜靜地躺在書架裏,今天又放了出來,封面上已經佈滿灰塵,甚至帶着一股經年累月被擱置形成的特別的味道。

49歲的博夫穿着灰色風衣,配着黑花領帶出現在《圓夢》扉頁上,微笑的臉上卻顯得滄桑。博夫原名樊祥和,江蘇張家港人,旅日華僑,後移居南美洲,曾在海外多次舉辦個人藝術作品展,遊歷過二三十個國家,其散文,遊記風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一位成功的作家,藝術家,文學家,並擔任《世界文學大觀》的主編。

1997年,《圓夢》由華藝出版社出版發行。這一長篇小說是博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創作的紀傳體紀實文學。用獨特的視角,以旅日華僑趙祥榮的奮鬥經歷以及與日本貴族女兒松雅子的愛情故事爲主要線索,以從辛亥革命到上個世紀90年代前後的中國,日本歷史畫卷的背景,展示了趙祥榮由一個備受生命磨難的農村青年到世界著名藝術家的經歷。小說主人公趙祥榮揹負着家族的重任,在動盪不安的生活中艱難跋涉。他幼年就勤奮好學,多才多藝。趙家從宋代就成爲一個名門望族,藏書萬卷,他似乎隔代遺傳了趙氏家族血液裏的聰慧、堅強、挺拔。走過自學之路,走出文化大革命的的陰影,邁過世俗的流言蜚語,衝出國門,日本打工求學,經過一系列的艱難和困苦,到了南美的阿根廷,見過美麗神祕的摩瓦湖,請教了什麼的摩瓦老人,藝術,藝術,他的夢想凝聚於藝術,他的心靈停駐在藝術,就是這個多難的人,終於崛起在東京。

小說以趙祥榮的經歷爲主筆,圍繞着他的經歷寫了一羣留學生的故事,也寫了日本社會以及中國社會的許多歷史和現實問題。人物和故事都刻畫得真實而感人,讀來給人深深的心靈震撼。

我想,《圓夢》對於很多大學生,尤其是那些出國在外或者準備出國的學生們有很多的意義。而對於普通人而言,也會留給其很多的人生的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