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來自奧地利的阿德勒跟你說說,個體心理學。

01喜歡和討厭

被稱做“自我啓發之父”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創建了自己的心理學派別,叫:個體心理學,後來有個日本作家岸見一郎,據此寫了本書,書名:《被討厭的勇氣》,從書名就能知道,這本書指在勇氣兩個字,被討厭的只是定語,往往定語起修飾作用。

小時候家庭聚會,小朋友都會被猝不及防地拎出來,被要求着表演節目,逗大家開心,收穫家長們的喜愛。從小,我們就知道,只有被喜愛了,想要的玩具纔有人買。長大後,我們漸漸發現被人喜愛的前提,居然是妥協,妥協了自己,滿足了別人,最後成了討好型人格。

被人討厭,一直就不在我們的成長課題裏,如果被人討厭了,迎接而來的可能是孤立,校園暴力,自卑,孤僻,一堆的負面情緒或者性格,發出一個究極疑問:爲什麼大家不喜歡我?找不到原因,不知道出路,最後鬱鬱寡歡。

我們需要勇氣,去面對很多莫名其妙的討厭。沒有誰,能讓所有人喜歡,甚至金錢也無法做到。直面這種不喜歡,直麪人生路上遇見的所有討厭,而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02書裏的重點內容。

01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哲學書裏經常寫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說到底是調動自己面對問題的積極一面,而現在要給主觀能動性一個參照物,就更能明白阿德勒強調目的論。

弗洛伊德的原因論,很符合我們邏輯思考的慣性。因爲和所以,簡單的因果關係。

因爲以前溺過水,所以再也不敢下水學游泳。

因爲小時候有被綁架的經歷,再也不敢相信人。

因爲被愛情傷害過,所以再也不敢去愛別人。

所有的結果,往前尋找,總有個原因在那裏,在深處,支配着我們目前的行爲舉止。

阿德勒則強調目的論,把因爲所以顛倒過來。

因爲不敢下水學游泳,所以找到了以前溺水的經歷。

因爲不敢相信人,所以找到小時候的經歷。

因爲害怕受傷害,所以說以前受過傷。

把因爲和所以顛倒一下,克服的問題也就不一樣。

這就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果,以目的爲導向,從自身找理由,什麼都以我的意志爲轉移,只要我可以,那我就可以。

02一切煩惱都源自於人際關係。

人的本質是一切關係的總和。——馬克思。

從降生起,我們就已天然擁有了親子關係,後來會有朋友關係,同事關係,上下級關係,男女關係,甚至妯娌關係,叔侄關係,我們肯定是誰的誰。而這些關係孕育出的煩惱也伴隨着我們的一生。

父母不愛,朋友不和,家庭不睦,職場陷害等等等。那麼問題來了,怎麼解決這些麻煩?從這些麻煩裏脫離出來?找到幸福?

本書給了具體的方法論:課題分離。

什麼意思?

劃清責任範疇,分清楚,你是你,我是我。

舉個例子,職場上,有同級同事想把自己的一部分工作,分到你頭上,藉口是今天家裏有事,想讓你幫忙頂一下,這時候,你會怎麼做?

大部分人心裏會不爽,但是想到都是擡頭見的同事,可能就會答應下來。

但是課題分離說:這是他自己的事,是他自己做不到平衡生活和工作,是他自己的課題,不是我的課題。而我只專注自己的課題,並且尊重別人的課題。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明確拒絕,尊重別人的課題,而不深入參與課題,尤其是在職場裏。

其實說到底,課題分離是劃分你我,但除了職場關係是很清楚的劃分,像親子,家庭等關係是很難劃分清晰,畢竟父母會去管教孩子,家庭會去影響婚姻。

但課題分離至少給了一個尺度,一個讓自己快樂幸福的尺度。

當你的行爲態度,不再想着去影響別人,改變別人,而是掌控自己,尊重他人,自己會幸福很多。

03我們都需要勇氣來面對人生這一路遇見的妖魔鬼怪。

勇氣這個東西似乎和年齡成反比,越長大,越害怕失去,越承擔不了後果,小時候胡作非爲的霸王,最終成爲了穩重的成人,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所牽扯和羈絆的人事也越來越多,而面對困難和麻煩,逃避,躲藏,不作爲,也逐漸變成解決問題的手段,小時候的勇氣也蕭然殆盡。

從哪裏去汲取我們所渴望的勇氣?

答案只能是自己。

真實地看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知道自己的底線,在作爲和不作爲之間找到平衡點。勇氣是一種看不見的東西,而當心底反覆問自己,還有勇氣嗎?

我希望你的答案是:有。

微信公衆號首發:茶梅未了CHAR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