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8

貢入燕都①,留京一年,終日靜坐,不閱文字。己巳歸②,遊南雍③,未入監④,先訪雲谷會禪師於棲霞山中,對坐一室,凡三晝夜不瞑目。

【註釋】

①燕都:指燕京。即今北京。燕都因古時爲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爲“燕都”。以後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爲北京的別稱。

②己巳:指1569年。

③南雍:明代稱設在南京的國子監。雍,辟雍,古之大學。

④入監:稱進國子監讀書爲“入監”。國子監,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晉武帝司馬炎始設國子學,至隋煬帝時,改爲國子監。唐、宋時期,國子監作爲國家教育管理機構,統轄其下設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等,各學皆立博士,設祭酒一人負責管理。明清兩代,國子監兼有國家教育管理機構和最高學府的雙重性質。明代國子監規模宏大,分南、北兩監,各設在南京與北京。南監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規模尤盛。

【譯文】

以出貢的機緣而進入北京,在京師一年,我卻整天靜坐,不看文字。己巳年回來,進入南京的國子監,在還沒有入監讀書前,我先去棲霞山拜訪了雲谷禪師,與他在一間禪室中相對而坐,三天三夜不合眼。

【點評】

了凡先生補貢後即成爲被選拔入京師國子監讀書的學子,於是他到北京停留了一年。這一年裏,他終日靜坐,無所事事。靜坐實則是儒、釋、道三家共有的修養方法,儒家有所謂“主靜”,有“半日讀書,半日靜坐”;道家有“心齋”、“坐忘”;佛家更講禪定,“戒、定、慧”乃“三學”之一。唐代興起的禪宗,北宗禪和南宗禪對待禪定有着不同的態度,北宗禪神秀一系強調坐的功夫。《六祖壇經》上記載着這樣的趣事,神秀曾派弟子志誠來南方六祖處偷聽法門,結果被慧能發現,反而問詢志誠北宗的教法。志誠言道:“常指誨大衆,住心觀靜,長坐不臥。”慧能則斥之道:“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並作偈一首:“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爲立功課?”在慧能看來,佛法功夫,在於覺與不覺、悟和不悟的區別,前念迷誤則是凡夫,後念悟道就成佛陀。表明了南宗禪反對不了心性、只能修身靜坐的漸修途徑,提倡直了心性、明徹本源的頓悟之道。

了凡先生不僅終日靜坐,而且不閱文字,即是不思進取,喪失了求知的慾望。因爲既然一切皆是命定的,那麼人爲地去求知和作爲也都是徒勞和枉然的。此時的了凡先生已深深陷入了爲命運所拘的無可奈何之中。

一年之後,即隆慶三年(1569),了凡先生回到南京入當時的高等學府國子監讀書。南京乃“六朝佳麗地,金陵帝王州”,是東南形勝,亦是人文薈萃的文化中心。了凡先生此時對於讀書進取已經絲毫不起心動念,他更關注的是人生觀如何爲繼的問題,所以他到南京後先行去拜望了當時的佛門高僧雲谷禪師。之前與孔先生是偶遇,而此次見雲谷禪師則是專訪,冥冥中還是與佛有緣,其實是人具備了怎樣的氣稟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和事。

雲谷乃禪師的號,其法名爲“法會”,明代憨山德清曾經撰有《雲谷大師傳》。大師早有異志,十九歲便開始行腳參方,遍訪名師問道,於道濟禪師處受教,修習天台小止觀法門。道濟禪師指點他:“止觀之要,不依身心氣息,內外脫然。子之所修,流於下乘,豈西來的意耶?學道必以悟心爲主。”說的是不必拘於禪定,而應終於心悟。雲谷禪師也曾一度執迷於道濟禪師的教化之語,日夜參究,廢寢忘食。一天喫飯時連自己喫完了也不知道,一不留神碗掉在地上,當下頓悟,一切放下,放下執着、放下思量、放下分別、放下言語,迴歸本心自性了。

雲谷大師所住棲霞山,古稱攝山,因山上多珍貴草藥,有利於人攝之養生,故而得名。梁朝時武帝曾於棲霞山開鑿千佛嶺,後來日漸荒廢。雲谷大師愛其環境幽深,入山修行。後來雲谷禪師名聲不脛而走,聲震金陵。在當地名流和官員們的助益下,棲霞道場得以恢復。以後的棲霞寺也成爲東南古剎,名動一方。

雲谷大師此時卻隱居於棲霞山深處一個叫“天開巖”的地方,一如既往的清修,對待大衆往往以參話頭來接引,遇到前來拜訪者,往往丟一蒲團請其參“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種公案在後期禪宗留存的大量語錄中屢見不鮮。如問的最多的有“何爲佛祖西來意”、“所傳之法爲何”等。就如同學生追問老師什麼是唯一正確的標準答案,其實是拘泥於答案本身。《金剛經》正是教人要掃相破執,《六祖壇經》中南宗禪的思想也是要明心見性。作爲一種思維方法,禪宗哲學是引導人去全面整體地把握事物的本質,而非停留於表面。所以佛家讓人要無分別心,不起心動念分別,直視事物本來面目。將生命迴歸到“父母未生前”的湛然空寂,老子《道德經》中也有相類似的思想存在。

了凡先生去參訪雲谷禪師,由於心如死灰,了無生趣,所以他與雲谷禪師在一間房間裏相對而坐,接連三天三夜都沒有閤眼,也未曾說過一句話,頗似禪家所說的“不倒單”,彷彿有着高深的道行。

了凡先生之所以在燕都能終日靜坐,此時又能三晝夜不合眼,可以推論他於靜坐上是修學有年的,加之在認識雲谷禪師之後,又精研天台禪定之學,以至後來總結自己的心得著成《靜坐要訣》一書。該書分爲《辨志篇第一》、《豫行篇第二》、《修證篇第三》、《調息篇第四》、《遣欲篇第五》和《廣愛篇第六》。《辨志篇第一》中說要學靜坐,先要認清自己的動機:如果是爲名聞利養,那就種下地獄的因;爲聰明勝人,那就種阿修羅的因;爲畏苦報,那就種人天的因;爲疾得涅,那就種小乘的因。所以最好是爲了普度衆生而靜坐。《豫行篇第二》中說要使靜坐達到各種禪定成就,首先是要能持戒,使身心清淨,罪業消除,如果只因自感惡業深重而自暴自棄,則可以從觀心入手,瞭解此心畢竟空寂,一切諸罪,根本性空。可以發起大悲心,代一切衆生懺悔無量無邊重罪,還可以從《華嚴經》的觀點求身心不可得,則戒亦不可得而不住於戒。《修證篇第三》除了介紹一般靜坐要領外,提到靜中種種奇特光景都要識破。《調息篇第四》簡明扼要地描述了修行的次第。《遣欲篇第五》介紹了不淨觀。《廣愛篇第六》則紹述了四無量心,即慈悲喜捨(一爲慈無量心,即能與樂之心。二是悲無量心,能拔苦之心。三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之心。四舍無量心,如上述三心舍之而心不存着)。此四心普緣無量衆生,引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