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志 | 前燕篇(十四)国之栋梁

似乎没有哪个政权是可以逃出“盛极必衰”这个历史定律的。前燕也是如此。

在慕容俊当权的时代,前燕政权到达了鼎盛时期。然而,若是后继者无法在治国方面超越前代君主、无法开辟新的局面;又或者说,无法将前代君主的事业继承下去——没办法保住江山的话,那这个政权便会趋于毁灭。

慕容俊死后,群臣欲立慕容恪为尊。慕容恪则说道:“国有储君,非吾节也。”于是,乃立慕容俊的第三子慕容𬀩(𬀩读作伟)为主。

慕容恪才兼文武,有雄才大略,但并无觊觎帝位之心,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史称“𬀩既庸弱,国事皆委之于恪。”(《晋书·慕容𬀩载记》)由此可知,在慕容俊去世以后,慕容恪担负起了前燕政权的重担,成为了前燕的支柱

然而,前燕政权的不安要素也正是在此时滋生而出的。宿将·慕舆根首倡其乱。他曾劝说慕容恪自立,为恪所拒绝。一计不成,慕舆根又同慕舆干谋划杀掉慕容恪和慕容评(慕容皝之弟,辅政大臣之一),继而篡位。事情依然未能成功。

当时,慕容垂和皇甫真都劝慕容恪诛杀慕舆根,慕容恪皆未从之。

虽然慕舆干的阴谋连连失败,但祸乱的种子已经被播下——内讧的现象既然已经出现,即使在一时未见其效,那日后会不会爆发,谁都无法保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