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和窮人之間差別最大的到底是什麼?

或者換句話說,富人以爲窮人需要的,和窮人覺得自己需要的,到底差別有多大?

先講個小故事。

王甲是一個富人,同村有一個人叫李乙,是個窮人,一把年紀還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王甲覺得李乙很可憐,便決定幫助他發家致富。

王甲先是送了李乙一頭牛,同時叮囑他去開荒,春天來了撒上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脫離貧困了。

李乙滿心歡喜地感謝王甲,開始認認真真地耕田開荒,可是沒過幾天,忙着開荒失去生活來源的李乙發現,不僅養不起牛,更養不起自己了,生活比以前還要艱難。

他想去請教王甲,可是王甲的家人告訴他,王甲到外地做生意了。於是李乙盯着眼前的這頭牛,尋思道:我現在連飯都喫不上了,還哪有閒工夫開荒啊,不如先把牛賣了,再買幾隻羊,然後殺掉一隻羊,把剩下的養起來讓它生小羊,等小羊長大就可以拿去賣,賺更多的錢,我還耕什麼田啊!

李乙就這樣照做了,可是他發現,一隻羊喫完以後,其他的羊都還沒生小羊羔。

再次陷入艱難境地的李乙忍不住又殺了一隻羊來喫。

眼看着就剩下一隻羊了,李乙又想:等羊喫完,我就要餓死了,不如把羊賣了買幾隻雞回來養,等生了雞蛋就拿去賣錢。雞生蛋總比羊生小羊羔要快一點吧?以後日子就肯定好過了。

然而日子並沒有李乙想象中的好過,眼看着就剩下兩隻雞,越來越發愁的李乙覺得,王甲肯定是騙他的,耕什麼田,致什麼富!

於是李乙又去殺了一隻雞烤了,把另一隻雞賣了,換了一壺酒,先飽餐一頓再說。

故事到這裏,大家覺得李乙還能發家致富嗎?

那是肯定不會了。


經常聽見有人批判,窮人的窮就窮在思想上,他們總是覺得這不可能那不可能,總是心理暗示自己做不到,結果就真的用實際行動來進一步“驗證”自己做不到,於是陷入了惡性循環,變得越來越窮。

可是很多人並沒有想過,窮人思想上的“窮”,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


其實故事裏的富人王甲也有錯,他自以爲在幫助李乙,但如果不花比較長的時間改變窮人腦子裏根深蒂固的思想,並同時保證他每頓都能喫飽,就算送李乙再多的牛,他也照樣會宰了來喫。

窮人的很多選擇,只不過是當下根據客觀條件判斷後作出的最理性的選擇而已。

說白了就是,每天都喫完上頓沒下頓,誰還關心未來的發展?

那些高高在上的指責,只會引起別人的白眼和反感。

善良不是壞事,但如果不瞭解事情的根源就盲目地去幫助別人,反而很容易好心辦壞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