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篇:刘备吃人肉这事儿竟有原型!

《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有一段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描写,这件事情恰恰就发生在那位整天满嘴仁义道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动不动就跟别人吹牛逼说自己是皇室后裔,整天哭鼻子的刘备刘玄德身上。

话说刘备与吕布交战不利,扔下关张兄弟二人和妻子儿女,自己跑路了。其实,这事儿刘备同学这一生没少干过,纵观刘备的一生,可以说是跑路的一生,抛妻弃子的一生。世界那么大,他想自己去看看。

逃跑途中,到一个叫做刘安的猎户家中投宿。估计当时的情景是刘备故作镇定,掩饰着被追赶的恐慌,面带微笑,微笑里面又暗含着一丝得意说:“我乃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这是他最得意的广告语,逢人必讲。刚和张飞见面,就说自己是汉室宗亲;第一次去请诸葛亮出山时,跟诸葛亮的小门童也说:“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他以为这么一大串华丽的头衔一报出去,小门童会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嚷着去报信儿了。没想到小门童一点面子都不给:“我记不得许多名字。”好尴尬!

刘安还是很给刘皇叔面子的,一听说皇叔来了,想弄些野味来给刘皇叔下酒,却没有弄到,于是把自己的妻子杀了,割下女人手臂上的肉,煎炒烹炸,不知道是怎么个做法了,骗刘皇叔说是狼肉,刘备饱食了一顿,估计吃得还挺香,或许其间还竖起大拇指夸奖刘安的厨艺也说不定。

这件事情听起来很荒诞,简直可以跟拉美的荒诞派文学相媲美。当然,这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小故事,其目的就是想突出刘备这个汉室宗亲仁德布于四海,拥有大量的铁杆粉丝。不过最终的效果好像并不理想,现在我们说起刘安杀妻款待刘备这事儿,感觉更多的是刘安的做法太荒唐,太残忍,而不是刘皇叔的仁义道德有多高。

不过,我们不要以为这只是小说,是作者虚构的,不必认真,不必去计较。其实,罗贯中在描写这件故事的时候还真是有原型的。而且,恰恰就发生在三国时代,不过主人公并不是刘备同学,而是一个叫做臧洪的人。

大多数读者可能对臧洪这个人没什么印象,我们都能对刘关张、曹操、袁绍、孙权、诸葛亮、周瑜,甚至是黄忠、马超、许褚等人有所了解,讲出一二三来,却对臧洪这个名字深感陌生。其实,臧洪这个人在三国时代是很有名望的,远远超过曹操手下的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渊,以及刘备手下的黄忠、马超,孙权手下的黄盖、韩当、程普等人。

陈寿在《三国志》中为他作传,把他和天下第一的大英雄温侯吕布吕奉先并列在一起,排在诸夏侯曹的前面,可见这个人在三国历史上的地位。简单说一个事儿,你就明白他的分量了。《三国演义》中描写董卓作乱,危害社稷,曹操行刺董卓不成,跑回老家,联合十八路诸侯,要打倒董卓。十八路诸侯歃血为盟,推举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本初做盟主。

其实,这么惊天地、泣鬼神,嗷嗷牛掰的事儿最初并不是曹操和袁绍搞起来的,而恰恰就是这个臧洪。《三国志》记载:“乃设坛场,方共盟誓,诸州郡更相让,莫敢当,咸共推洪。洪乃升坛操盘歃血而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兖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陈留太守邈、东郡太守瑁、广陵太守超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暞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洪辞气慷慨,涕泣横下,闻其言者,虽卒伍厮养,莫不激扬,人思致节。”

十八路诸侯联合反董卓是作者的虚张声势,历史上只有十二路人马联合起来,要做了董卓。而这十二路人马在起事的时候也没都到齐,到场的只有刘岱、孔伷、张邈、张超、桥瑁这五路人马。这五路人马起事的时候,公推臧洪为盟主。其余七路是后来陆续加入进来的,才公推袁绍做了盟主。论资排辈的话,臧洪在袁绍前。

就是这个曾经的盟主干了一件让后人无法评说的事情:曹操派兵围攻臧洪曾经的领导张超,此时臧洪已在袁绍账下,臧洪向袁绍请兵去救援老领导张超,没想到袁绍不答应,因此臧洪和袁绍断绝关系。袁绍派兵围攻臧洪,臧洪死守城池,拒不投降。城中粮尽,城外又无救兵,臧洪就杀掉了自己的爱妾,然后把肉分给将士们吃。

这个小故事被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罗贯中听说了,就移花接木,把这件事安在了自己心中的大英雄刘备的身上。

也由此可以看出,在古时,妇女的地位是多么的低微。究其缘由,应该是受封建卫道士们鼓吹的二十四孝等等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那个刽子手刘安的家中有两个女人,一个是被他杀了款待刘皇叔的妻子,另一个是他的老母亲。“刘安告玄德曰:‘本欲相随使君,因老母在堂,未敢远行。’”

这就是我们现在也常说的“父母在,不远游”,为什么不能杀了老母来款待刘备呢?因为是大不孝!又不能不款待刘使君,因为刘使君仁义布于四海,是大仁之人,如果不款待,自己就是没有仁义之人。在“孝”和“仁”这两个巨大的伦理道德光环的普照下,杀了女人就没有什么罪过了。或者说孝悌和仁义完全掩饰了女人生命的价值,是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

因为老母在堂,未敢远行,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要款待一个仁义之人,就杀了自己的女人,这样的仁义实在有些可怕、荒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