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茶事雜感。

    週末,老友邀我去其茶室組織的一個小茶會品茶。本來這幾天在家中照顧老人挺累,不想動,想了想權當出去散散心吧,去了。

    席間輪到一位陌生茶友主泡,是位三十歲左右的女同志。她取出六隻自己帶來的內、外壁均爲紅色的直筒小瓷茶杯擺在桌上,預備好給大家分茶。水開後,一手扶蓋碗,對側胳膊揚起,手把水壺舉得較高,高過肩膀,然後“唰”地一下注水,水柱由高而下重重地衝進了蓋碗內。

  這個動作搞得我很納悶。大家說說笑笑,稍微熟悉點了,我就抑制不住好奇問:“您剛纔注水,爲什麼要把壺舉的那麼高啊,這有什麼說法嗎?”,“哦是這樣的,這是學茶的老師教我們的。把壺舉高注水,這時候水柱衝下來力量是比較大的,這樣可以把茶葉的香氣砸出來”,“”哦,原來如此.. ”,不熟悉,不好說什麼,取杯飲茶。

    時至今日,我們飲茶時面對的是白、綠、黃、青、紅、黑六大茶類,面對湯色各異的茶類,要想準確表達出每一種湯水的色澤,一定得首選內壁爲白色的茶杯,這是最合理的。選擇茶杯要以符合人體工學的握持及口脣與杯沿的接觸均感舒適爲佳。杯口形狀衆多,敞口、脣口、束口、直口、斂口、撇口、喇叭口,盤口…,怎麼選擇?對飲者來講,杯體口沿首先要細緻光滑,其後要以“杯脣相融”爲選擇依據,一如貼身衣物,越是穿在身上沒感覺,才越是舒服。依照着這個感覺去選,定不會錯。

    物理常識告訴我們,高溫揚香,湯水溫度高可以使茶葉中的芳香物質得以更好地揮發。同樣的茶葉、同樣的茶器,沏出來的茶湯香不香,只取決於沏茶的水溫,溫度越高,茶葉中的芳香物質揮發得越好。用高衝的方法沏茶,沏茶時把煮水壺高高舉起,理由是高衝可以用水的力量把香氣砸出來,這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大家想,高衝延長了水流自壺嘴至沏茶器的路徑,路徑延長,損失的必然是水的溫度,高衝能令茶更香嗎?正確的方法是儘可能地降低注水點,縮短壺嘴與沏茶器之間的距離。再說,高衝是危險動作,不小心會燙到自己,現在還用這種方法的朋友們不要再用了。

  相對而言,胎體薄、身量修長的茶杯比胎體厚、身量矮小的茶杯容易聚香。胎體薄,杯子吸收茶湯熱量就會少,從而有利於湯水保持高溫,利於揚香;胎體厚,杯子吸收的茶湯熱量就會多,從而降低了湯水的溫度,不利於揚香。胎體薄,茶湯在杯內初段降溫慢,是以起香;後段降溫快,令茶湯易冷,便於及早入口。這個道理就是《潮州茶經·功夫茶》作者翁東輝所講:“精美小杯...質薄如紙,色潔如玉,蓋不薄則不能起香,不潔則不能襯色。”胎體厚實的杯子特點是茶湯在杯內初段吸熱較多,湯水降溫快,但後段降溫慢,保溫效果較好,便於悠品慢啜,尤適冬季使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人的口腔跟食道表面都覆蓋着柔軟的黏膜。正常情況下,口腔和食道的溫度多在36.5℃—37.2℃之間,能耐受的高溫在50℃—60℃。當口腔感覺到很燙時,溫度大多已在65℃以上了。經常喫燙食的朋友,口腔習慣了高溫,在食物溫度很高的情況下也不覺得燙,但實際損傷已經存在了。在接觸到65℃以上的熱食、熱飲的時候,食管黏膜就會有輕度灼傷。經常燙傷食道黏膜,就會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反應,增加食道癌變的風險。所以我們應該飲用50℃左右溫熱的茶湯爲宜。

  茶本身是苦寒之物,大家在飲用上一定要以健康爲前提,每天一個健康人總的幹茶用量最好在5克-12.5克之間,不要超過12.5克,這個我在《懂點茶道》一書中做過詳細論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那本書。明代大茶家許次疏在其《茶疏》中就沏茶濃度做過相當精闢的論述,他說“茶宜常飲,不宜多飲。常飲則心肺清涼,煩鬱頓釋。多飲則微傷脾腎,或泄或寒。蓋脾土原潤,腎又水鄉,宜燥宜溫,多或非利也。古人飲水飲湯,後人始易以茶,即飲湯之意。但令色香味備,意已獨至,何必過多,反失清洌乎。且茶葉過多,亦損脾腎,與過飲同病。俗人知戒多飲,而不知慎多費,餘故備論之。”

  這裏我也順帶回答一個在淘寶小店“耕而陶茶齋”後臺被茶友問的最多的問題,“耕而陶老師,爲什麼很多人在120毫升容量的蓋碗下建議的投茶量都是7-8克,而您在店內的推薦量是其一半呢?”一個茶青原料優質、製茶工藝合格的茶品,在恰當的茶湯濃度下可以正確反映出該茶類品種特點且適口,即爲佳。能夠品嚐出這些滋味,說明您的味蕾敏感,說明您的身體健康。如果一定是在濃湯下才覺得有滋味兒,要反思一下了。

    “但令色香味備,意已獨至,何必過多”,省錢、建康、又好喝,三全其美,何樂而不爲呢?



版權聲明:本文爲簡書作者"耕而陶的茶"原創撰寫,歡迎茶友在簡書上轉發,交流茶知識。但,任何單位、媒體、個人未經允許不得複製轉載,違者必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